许君. 作品

第九十七章 刘备未逢其谋

......

“我等坐拥守城之利,岂有反去攻他的道理?”

关羽理所当然的反问,众皆讷讷无言。首发免费看书搜:我的书城网

刘备问之曰,“二弟可有应对之策?”

“今我军兵寡,而袁术势众,他之所以没有仓促进攻而使我们灭亡,是忌惮我们拥有守城之利。

若依孙先生所言,我等出城而战,是以将寡兵微,攻敌十万之众,弃守城之利,伐他结营而守。

如是攻守易形,以短击长,徒损士卒性命而换彼之土丘,填他之沟壑。

这正是袁术所期望的事,大哥慎思之。”

刘备深以为然,“二弟所言甚是,那么何以破敌呢?”

关羽手握春秋半轴,轻抚长髯,一对丹凤双眸轻睨了孙乾一眼。

“某非军师,请孙乾先生试言之。”

刘备:“......”

孙乾:“???”

我没说计策吗?依我所见,那咱们就打呗,越早打越好,否则等袁军深沟高垒建起来,不是瓮中捉鳌,等死而已?

我难得想出一个如此合理的计策,你直接给我否了,现在又要我说?

见众人看向自己,孙乾被堵的好半晌说不出话,这才尝试着开口。

“上次子仲筹措粮草,多有富裕。

我军尚有三月之粮,护城河之水未绝,豫州又多水脉,城中多深井。

今食水未绝,主公,何自乱也?

应之以动,不若镇之以静,任他深沟高垒,我自岿然不动,可保三月无虞。”

刘备:“......”

“敢问先生,三月之后,袁军深沟已成,壁垒已建,而我军粮水尽绝,又当如何?”

孙乾没好气的看了边上从容翻阅春秋的关羽一眼,语气颇为幽怨。

“主公所言,乾岂不知?然关将军所言亦然有理。

此时出城与袁军决死,便是转守为攻,弃坚城之利。

以势弱之军,攻他深沟壁垒,十万之众;用士卒之命,填他土丘壕沟,徒劳无功。

袁术此举实以堂皇大势凌压而来,乾实无解法,孰攻孰守,犹待主公自决。”

刘备闻言深深叹了口气,也感无奈,忽见关羽端坐如常,没事人般读着春秋,不由眼神一亮,笑问之曰。

“二弟熟读春秋,若有破敌之策,还不为兄解惑,何必为难孙先生?”

“大哥说笑了,关某若有破敌之策,岂有私藏不助大哥之理?”

他笑着将手中半轴春秋展开,示以众人,只见其上所书正是!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进谏:“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随之灭亡。

谚语所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这样的关系。”)】

见众人看罢,关羽这才淡然而笑。

“关某虽无破敌之策,陈元龙必有之。

现今我们同吕布,不正是像虞国与虢国这样唇亡齿寒的关系吗?

眼下袁术势大,非一家一力所能敌之,有陈元龙在吕布处谋事,陈公台亦非无谋之辈。

连关某这样的一介武夫,都知晓春秋大义,他们这些当世谋者岂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一旦我等灭亡,便该轮到他吕布的徐州,直面袁公路之凶威滔天。

再者,此前天子发诏,将豫州许以大哥,乃曹操欲借我等之手同袁术长久抗衡,以谋自身长远。

今若坐视我等猝然败亡,豫州尽归袁术所有,而袁军丝毫无损,曹操所谋岂不尽付空谈?

届时袁军尽得豫州两郡四国之地,再犯兖州,他又如何抵挡?

他袁公路携陈国大势堂皇压来,挖深沟,筑碉堡,步步为营,此用兵之阳谋正道也。

然陈国之大势,袁家之大势,怎敌天下大势?

大哥汉室贵胄,天子称之为皇叔,今奉诏讨逆,举大义,兴义兵,以伐不臣,天下人心熟不归附?

时任豫州牧,朝廷之所赐,诸侯之所望也!

今时今日,袁术一家之大,已为诸侯所忌,只需大哥秉持大义不倒,于豫州举抗袁之大纛飘扬。

近者如吕布、曹操,远者如刘表、袁绍,凡有识之士,孰不助大哥以抗暴袁,相大义以伐无道?”

话音落下,手中《春秋》一合,关羽凤眸微眯,犹自端坐。

“任他深沟高垒,我自岿然不动。

世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说的便是如大哥你这般

仁义的君子,与袁术那般无道的乱臣。”

刘备恍然!

他现在这个豫州牧的位置,包括此时此刻与袁术军在此地对峙抗衡,都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而是时势将他推到这么一个位置上。

因为袁术势大,天下诸侯需要一个能秉持大义而抗衡袁术的人。

而这个人非他刘玄德,谁能当之?

于是他就被时势所推,一步步来到了今时今日的地步。

那么无论曹操、吕布亦或者其他诸侯,希望看到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他刘玄德能同袁公路两败俱伤,再不济也得损耗袁公路实力,拖延其时间。

而袁术显然也是明白这点,才没有像攻伐颍川那般挥师攻城,而是选择了现在这等虽旷日持久,但损失最小的战法。

可这绝不是诸侯想看到的!

唇亡齿寒,如果他刘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但没有消耗袁术一兵一卒,反而猝然败亡,使袁术鲸吞豫州。

如曹操、吕布者,一定恼怒他刘备怎生这般无用,然后比身陷长平遭受围困的他自己还要着急。

哪有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分明是利益纠缠,诸侯顾惜自身,需要有他刘玄德站出来,顶在抗袁的第一线罢了。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为时势所趋。

一路走来,一十二年功名尘与土,终不过是乱世棋子不由人。

说起来,他刘备还真是有些窝囊。

......

刘备目光悠远遥望天边龙挂,心中从未有过的迫切渴望。

那位能助他跳出棋盘改变命运,为他落子布局于天下的先生,究竟何时才能找的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