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 章 浙江赈灾

刘琏微微皱眉,眼中透着疑虑,追问道:“父亲,您当真作此想?”

刘伯温放下书卷,说道:“吾心实赞同杨宪之见。-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辽东之策,于边防民生多有裨益,借鉴一二,或可令五年计划更为周全。

然胡惟庸等人于中书省党羽众多,势大难制。此时即便吾出言支持杨宪,恐也难改局面,多说亦是无益。”

言罢,抬头望向宫城方向,喟然长叹道:“天下大计,终究还得仰仗陛下圣明决断。”

刘琏紧追问道:“父亲,观胡惟庸行事这般独断专行,陛下难道竟毫无察觉?”

刘伯温微微摇头,轻声提点刘琏道:“皇上端坐朝堂,洞察秋毫,岂会不知胡惟庸所为。然陛下未加处置,其中深意,非你我能轻易揣度。

大抵是欲以胡惟庸为棋子,布局天下,观各方动静,待时机成熟,自有定夺。

我等臣子,不可妄加猜测,谨言慎行便是。”

未几,朱元璋降旨,令常遇春任闲职。胡惟庸闻此,心中暗喜,以为前番流传之关乎常家之打油诗奏效。自忖此诗或己入圣上之耳,左右圣意,遂觉己计得逞,面上不禁浮起得意之色。

自常遇春任闲职后,胡惟庸于中书省处理政务,愈发肆意。*微`趣+晓,说? .追¨最′歆!漳~踕·每遇要事,未与众僚详商,便擅自揣度圣意,径自行事。

一日,有地方呈奏兴修水利之疏,所需钱粮颇巨。

胡惟庸览毕,未与六部尚书及中书省同僚商议,便批道:“圣上心系民生,水利乃农耕之要,此议可行,速拨钱粮。”

下属进言:“此事重大,宜集思广益,再作定夺。”

胡惟庸瞪目斥道:“圣上向来重农事,此举正合圣意,何须多言!”

又有官员任免一事,本应依例考核铨选。胡惟庸却道:“吾知圣上用人喜好,此人必合圣心。”

不顾众人异议,便定下人选。

中书省内,众人虽心有不满,却惧其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未几,浙江水灾奏章至。

胡惟庸展卷一观,眉头微皱,心下思忖此灾情似非极重。

遂批复道:“浙地官员当自行设法应对,区区水患,莫要动辄惊扰陛下。尔等当速筹救灾之策,妥善安置灾民,勿使事态扩大。”

言罢,将奏章搁置一旁,继续处理他务,似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李善长闻知此事,匆匆赶来,面色凝重,对胡惟庸厉声道:“你怎如此大意!浙地奏章,关乎民生,纵灾情初看似轻,亦不可懈怠。¢d·a¨n_g′y`u′e`d?u`._c¢o¢m′若不及早应对,万一灾情蔓延扩大,浙东集团岂会善罢甘休?

届时群起而攻,你我皆难辞其咎,恐有杀身之祸,脑袋不保!你速将此事重拟处置之策,不可再这般草率!”

胡惟庸被李善长这般呵斥,心中顿生不悦,脸色微微一沉。

然思忖李善长所言,确有几分道理,若因己之疏忽致灾情恶化,浙东集团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遂强压下心头愤懑,拱手道:“李公所言极是,方才是我失察。”

旋即重新审视奏章,召集属官商议,详拟救灾之策,以图弥补先前之失。

户部尚书吕昶过目胡惟庸之批复后,心忧浙地灾情,于朝会之上,出班奏道:“陛下,浙地水灾虽初报看似尚可,然亦不容小觑。胡大人所拟之策,臣以为当以速发赈灾粮为要。浙地富庶,关乎国本,若处置不当,恐生民乱。”

朱元璋闻奏,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道:“浙地受灾,咱心忧虑。吕爱卿所言有理,速发赈灾粮,务使灾民得济,勿使饿殍遍野,确保浙地安稳。”

朱元璋言罢,目光投向胡惟庸,道:“胡卿,咱命你速选得力钦差,即刻前往浙江巡视灾情。务必详查受灾实情,赈济粮款发放有无弊端,皆要据实奏报。此乃关乎民生之大事,你当谨慎为之,不得有丝毫懈怠。”

胡惟庸赶忙出列,躬身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挑选贤能,不负圣恩。”

朝罢,胡惟庸径首招来一吏部官员。此人平日里与胡惟庸往来颇为密切。

胡惟庸低声吩咐道:“圣上命吾选派钦差巡视浙江灾情,今着你担此重任。浙江之行,诸多事宜需谨慎处置,凡事多与吾通气,莫要自专。赈灾诸事,面上功夫亦要做好,不可令圣上有丝毫不满。”

那官员忙不迭躬身应诺:“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那吏部官员面露犹豫之色,凑近胡惟庸,压低声音委婉试探道:“大人,此次浙江赈灾,事务繁杂,耗费颇巨。不知……在这其间,能否稍有变通,为我等谋些便利?”

言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许,紧张地观察着胡惟庸神色。

胡惟庸眉头微蹙,瞥了那官员一眼,低声告诫道:“此次赈灾,关乎圣意,又涉民生,不比寻常。捞取油水之事,适度即可。

若行事张狂,引得民愤,圣上追究起来,你我皆难辞其咎。切不可因一

时之利,酿下大祸,坏了全盘。你当心中有数!”

那吏部官员听闻,心中一凛,忙不迭点头,恭敬回道:“下官明白了,定当谨遵大人教诲,行事谨慎,绝不惹出乱子。”

那官员领命后,暗自思忖,京官外出公干,实乃难得之机。

一则可于履历之上添上浓墨重彩之笔,日后升迁之路或能顺遂几分;二则,若操作得当,从中捞取些许油水并非难事。

此番巡视浙江灾情,虽有胡惟庸告诫,然把握好分寸,亦不失为一肥差。

念及此,心中不禁暗喜,愈发觉得此番差使乃是上天眷顾。

那吏部官员甫抵浙江,当地士绅豪族闻风而动,竞相巴结。

每日皆以珍馐美馔相待,席间罗列山海之味、水陆之珍,美酒佳酿更是不绝如流。

且安排美人在侧,轻歌曼舞,百般奉承。

官员置身其中,好不快活,每日逍遥自在。

未几,赈灾粮至。

那吏部官员全然不顾职责,竟令当地士绅豪族与官府一同合力分配赈灾粮,遣往各地赈灾。

而他自己,却照旧沉溺于酒色之中,每日仍有美人相伴,美酒盈杯。

见那赈灾诸事己然分派下去,便心安理得,依旧逍遥作乐,对赈灾粮发放是否公允、灾民能否得济,丝毫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