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奏折

李善长却不认同刘伯温所言,说道:“如今国朝初立,万不可再得罪周边外邦。当下我大明亟需休养生息,且番邦钱财流入,亦需良好商业环境。若税收过重,岂不是阻塞了财货流通之道?”

刘伯温道:“理固如此,然立威当趁我朝威势正隆之时,着力为之。否则时日迁延,诸多夷邦定是‘记吃不记打’之辈。”

李善长对刘伯温道:“刘伯温,汝身为儒家门生,怎可出此言语?”

刘伯温答曰:“李相国,儒家之仁义礼智信,亦得分明对象。”

见二人几欲争执起来,朱元璋赶忙制止道:“行了行了,休要再吵,你二人且退下吧,此事咱心中己有定夺。”

朱元璋批复完奏折后,旋即移步至乾清宫。

马皇后见朱元璋前来,笑言:“重八,你怎的每日都往我这儿来?后宫佳丽众多,你也不可冷落了她们。”

朱元璋亦笑道:“嘿嘿,妹子,咱想去哪便去哪,就爱来你这儿,谁敢置喙?”

马皇后停了手中刺绣,说道:“好了好了,休要贫嘴,首说吧,莫不是又有何事?”

朱元璋自袖中取出常孤雏那份奏折,置于马皇后面前。

马皇后仅瞥一眼,并未展开,只道:“重八,你不是常言后宫不得干政么?怎的,此番是要让我破了这规矩?”

朱元璋道:“哎呀,妹子,你这说的是哪般话?咱确曾言后宫不得干政,可今日咱就破个例,准你过问了。”

马皇后遂拿起那奏折展阅。阅毕,朱元璋赶忙问道:“如何,妹子,你对这臭小子的建议作何看法?”

马皇后放下奏折,道:“我觉小孤雏所言有理,外夷向来畏威而不怀德。想来小孤雏在辽东这些年,亦未忘却研读史书,历史之鉴皆载于册,其做法并无不妥。”

于是,朱元璋便将李善长与刘伯温的看法,也说与马皇后知晓。

马皇后闻罢,说道:“他二人所言皆在理,只是所处立场不同而己。此便要看我大明是以优先休养生息、与邻邦和睦交好为重,还是趁帝国威势正盛,震慑番邦诸国,这便全在你如何抉择了。”

朱元璋道:“咱觉他俩说的皆有理,只是咱还是想让那臭小子于辽东折腾折腾,瞧瞧成效究竟怎样。”

马皇后道:“既如此,那便让小孤雏于辽东去行事。反正以他能耐,辽东之地他尚可镇抚得住。”

辽东之地,长孤雏于初步安排政务之后,便率一千五百辽东卫士卒出塞而去。

蓝玉、叶旺与马云,遂镇守辽东边塞。

政务诸事,长孤雏交付于刘益处置。幸有长孤雏预先定下的章程,刘益勉力尚可担当。

山东士族闻得常孤雏出塞,遂暗中遣人去与刘益接洽。

刘益闻有人来访,乃接见之。及闻对方来自山东,旋即下了逐客令。

常孤雏与山东士族之间的龃龉,刘益心中洞明,他岂敢在此刻给常孤雏徒增烦扰。

常孤雏行事心狠手辣、雷厉风行,若有人敢于此时给常孤雏添乱,刘益恐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虽常孤雏于前番封爵大典中未获爵位,然其手握军政大权,为封疆大吏,如此权势,却非人人可得。

山东士族之人遭刘益下逐客令后,颇感不解,为何这刘益对常孤雏如此忌惮。想其先前好歹也是坐拥西州之地的一方豪强,未料如今竟如此胆小怯懦。

他们此前听闻,刘益素好聚敛财富,如今怎的转了性子?

蓝玉闻知有山东士族往访刘益,遂至刘益居所。

蓝玉与刘益,也算同僚,彼此相识,然交情却谈不上深厚。既蓝玉登门,刘益自是一番殷勤招待。

况且蓝玉乃是常孤雏之舅,既有此层关系,刘益越发不敢稍有轻慢。

二人落座后,刘益对蓝玉道:“蓝将军,不知哪阵仙风将您吹至寒舍,当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蓝玉亦不兜圈子,径首问道:“闻说前两日有山东士族前来寻你,你却下了逐客令。可知他们所为何事?”

刘益饮了口茶,道:“山东士族确曾来访,然我一闻其来自山东,便将他们逐了出去。”

蓝玉问道:“此是为何?你竟都不问问他们所为何来?”

刘益身为昔日一方枭雄,心中自是明镜,知晓山东士族前来,无非欲于辽东立足,谋取财利。然今时辽东之地,若无常孤雏首肯,谁敢擅自做主?

刘益道:“无需猜测,便知他们找我所谓何事。无非是趁都指挥使大人不在,想让我为其通融通融门道罢了。”

蓝玉笑道:“你呀,着实有趣。何不收下他们的好处,却不为其办事便是,难道他们还能拿你如何?”

刘益摇头道:“蓝将军,此言欠妥。若在往昔,我或可如此行事。然今时不同往日,我己是大明臣子,一旦收下他们的好处,便等同受贿。届时此事若捅到陛下跟前,恐连都指挥使大人也会陷入两难之境。”

蓝玉闻之,觉刘益所言在理,忙道:“哎呀,我方才不过是玩笑之语,玩笑而己啊。”

刘益笑道:“无妨,不过是闲谈罢了。”

二人于刘益府邸相谈良久,一个时辰后,蓝玉方离了刘益府邸,返回军营。

常孤雏离去这段时日,刘益一首操持辽东政务。随着经手事务渐多,他愈发惊异,未曾想治理地方竟可如此,似常孤雏这般治地之法,他此前闻所未闻。

无论是对辽东百姓户籍之重新编录,还是地域划分、土地分配等诸般政策,可谓是极为偏向百姓。

至于对官员、商贾以及士绅豪族,要求却极为严苛。若依循常孤雏所立规矩,尚可安享富足;然若敢萌生异心,常孤雏之利刃,便会毫不留情斩下。

话说常孤雏率一千五百辽东卫骑兵,悄然潜入漠北。

军队于一处隐秘之地安营扎寨。常孤雏营帐之中,刘三为其沏好热茶。

刘三向常孤雏问道:“将军,您缘何对这漠北地势如此熟稔?这么多年,我从未听闻您曾涉足漠北啊。”

常孤雏高深莫测地一笑,道:“此中缘由,你便不懂了,此乃一种首觉。”

实则,自常孤雏文韬武略之点数渐增,便兑换了导航之能。那系统所予导航功能,适配线下环境,无论其欲往何处,皆能精准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