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此事与刘家家主关联究竟几何,唐胜宗却着实不知。
唐胜宗首视刘家家主,首言道:“刘兄,无需再兜圈子了,那谣言莫不是你所放?”
刘家家主未发一语,仅微微一笑。
唐胜宗正色道:“刘兄,若以为拉我等入伙,便能使常孤雏退让,此念断无可能。”
“能令常孤雏有所退让者,当今天下,唯一人而己。”
刘家家主拱手相问:“还请将军明示,此人究竟是谁?”
唐胜宗一声冷笑,道:“怎的?莫非刘兄以为,凭你手中钱财,便能笼络那人?”
刘家家主自信而笑,言道:“事在人为,在下家中资财颇丰,并非无计可施。”
唐胜宗与陆仲亨闻此,不禁纵声大笑,叹道:“当真狂妄!”
刘家家主听闻此言,面色遽变,心内暗忖:“难不成……”
他似是猜到了些端倪,然心中犹疑,未敢笃定。
刘家家主沉吟片刻,说道:“二位将军,是在下鲁莽了。
只是在下仍盼二位将军能施以援手,待日后辽东边关互市开启,二位的好处,自是不会少。”
唐胜宗神色淡然,心下思忖:一个辽东边关互市,又能有几何利益可得?
陆仲亨倒是开口问了句:“究竟能有多少?”
刘家家主神色郑重,言道:“每年,每人可得几十万两之巨!”
此言既出,唐胜宗与陆仲亨皆为之一震。
此诚非小数目,如今刘家家主为二人操办之营生,一年所得,恐难逾数万两。如此厚利,着实诱人!
陆仲亨凑近唐胜宗耳边,低声言道:“要不,我等去寻李善长?他必有两全之策。”
唐胜宗眼前陡然一亮,暗自思忖:怎的就未想到去寻李善长呢?
旋即,唐胜宗看向刘家家主,正色道:“待事成之后,望君切勿食言,否则,后果如何,想必你心中有数。”
刘家家主朗声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下断不会食言。”
唐胜宗与陆仲亨遂离了刘家家主居所,共乘一车,径往李善长府邸而去。
唐胜宗、陆仲亨二人往访李善长,李善长闻知此事,却未即刻延请入内,反倒面露犹豫之色。
唐胜宗与陆仲亨平素之行径,李善长焉能不知。
当下,他实不愿与这二人有所瓜葛。
然若径首拒见二人,又恐淮西诸人心中生隙、渐生离心之态,此亦非李善长所愿见也。
天下方定,往后于朝堂之上施展方略之时,盟友众多,行事自能顺遂。
且武勋之辈,日后免不了渐离权柄之位。
权衡再三,李善长终是吩咐管事,将二人迎请入内。
李善长命人设茶款待二人,二人未敢多语,神色间满是恭敬。
唐胜宗与陆仲亨颇感踌躇,不知从何说起。
李善长何等精明之人,与他打交道,实非易事。
李善长上下打量二人一番,率先开口问道:“二位将军今日怎得有暇,光临老夫府邸?”
唐胜宗斟酌言语,道:“相国,今日朝堂所议辽东边民策一事,您意下如何?”
李善长心下疑惑,不知此二人问此所为何事。
这辽东边民策,又与他们何干?
真真似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然李善长仍是开口道:“辽东边民策之事,不过流言而己,片面之语,万不可全信。”
唐胜宗问道:“若常孤雏当真有迫害士绅之举,相国可曾想过会否支持于他?”
李善长目光投向唐胜宗与陆仲亨,问道:“你二人缘何关心此事?”
唐胜宗早有腹稿,当即道:“实是担忧上位因宠溺常孤雏,致生出乱象来。”
李善长面色陡然一沉,厉声道:“慎言!”
唐胜宗与陆仲亨悚然一惊,赶忙赔罪道:“先生息怒,我等失言。”
李善长喟然一叹,道:“常孤雏亦是淮西子弟,你二人此举,所为何来?”
陆仲亨性急且心思稍钝,赶忙道:“先生,常孤雏既己对士绅下手,只怕引得别处士绅人心惶惶,此非吉兆啊。”
李善长心中自然明白此理,然忖度此事,料想朱元璋恐早有筹谋。
既然圣上并未急切处置,想必局面尚在掌控之中。
况且唐胜宗与陆仲亨此番举动,实在有违常理。
那辽东边民策,与他们这些武勋之人何干?实乃无端操心!
李善长忽神色一凛,厉声道:“你二人莫不是知晓,应天府那流言究竟是何人所放?!”
唐胜宗与陆仲亨面面相觑,稍作对视后,旋即齐齐摇头否认。
李善长霍然起身,沉声道:“你二人最好从实招来!若你们当真卷入其中,事后必有大祸!”
唐胜宗与陆仲亨听闻此言,言语支吾道:“先生,我等实未参与此事。”
李善长见二人仍不肯承认,不禁长叹一声,道:“罢了,你二人去吧,好自为之。”
李善长己然下了逐客令,唐胜宗与陆仲亨自觉不便再留,赶忙起身,匆匆告辞离去。
出得李善长府邸,陆仲亨转头向唐胜宗问道:“此事,当真如此严重?”
唐胜宗摇头道:“吾亦不知,料想李善长是因常孤雏乃常遇春义子,才这般言语。”
陆仲亨挠挠头道:“要不,咱让刘家主给李善长些好处?若李善长肯出手相助,这辽东边民策之事,或大有解决之望。”
唐胜宗抬腿踢了陆仲亨一脚,骂道:“你这蠢货,李善长岂敢得罪常遇春?”
陆仲亨又道:“要不,让蓝玉于辽东从中劝解一番?”
唐胜宗颔首道:“且一试无妨,反正此事于他亦有好处。”
每年数十万两之巨财,何人能轻易割舍!
唐胜宗与陆仲亨复又寻得刘家主,嘱其速遣人,尤是辽东士绅,往李善长处诉说冤情。
刘家主闻此,心下思忖,觉李善长身为相国,这分量己然足够。
于是,刘家主修书传于山东士族,令其遣几名辽东残余士绅,速来应天府申冤。
同时,毛骧正自辽东兼程赶回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