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北巡

光阴悠悠,转瞬之间,便己过了数日。

这日,常府门前,一阵马蹄声急骤响起,尘土飞扬。

但见一行人,气势非凡,径首行至常府门前。

为首之人,正是朱元璋身畔的心腹二虎。

二虎神色端肃,举步迈入常府。

常孤雏听闻动静,急忙自内堂步出。

见着二虎,常孤雏心中暗自思忖:这宫中之人,怎的又来?此番还是二虎亲至,不知陛下唤我,又所为何事?

二虎抬眸,见常孤雏出来,赶忙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说道:“小将军,上位有请。”

言罢,便垂手而立。

常孤雏见二虎如此,亦赶忙抱拳回礼,朗声道:“将军稍待,我即刻便来。”

语毕,转身返回屋内。

进得屋来,常孤雏先端起铜盆,舀起清水,简略净面,那清凉之水划过脸颊,令其瞬间清醒几分。

继而,伸手抚平衣袍褶皱,又仔细端正头上冠冕,确保仪容齐整。

一切收拾停当,常孤雏便随着二虎,一同朝着皇宫方向行去。

一路上,马蹄哒哒作响。

入宫之后,常孤雏紧随二虎,穿过一道道宫墙,绕过一座座宫殿。

未几,二虎便将常孤雏带至武英殿书房之前。

二虎轻轻推开那扇门,门轴转动,发出“嘎吱”一声闷响。

常孤雏抬眼望去,书房之内,朱元璋正端坐在主位,身姿挺拔,不怒自威,那眼神仿若鹰隼般锐利。

朱标立于一旁,神色温润,尽显儒雅之气。

而刘伯温则站在一侧,手持羽扇,神态悠然。

常孤雏举步入书房。

他双手抱拳,先对着朱元璋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拜见陛下!”

随后,转向朱标,又是一礼,说道:“拜见太子殿下!”

最后,面向刘伯温,微微拱手,客气道:“见过刘大人!”

朱元璋抬手摆了摆,笑着说道:“孤雏,起来吧。”

言罢,转过头,看向刘伯温,笑声陡然放大,“哈哈哈哈,伯温呐,你瞧瞧这小孤雏,在辽东之地待了几年,果真是长进不少。”

他眼中似有回忆闪过,“想当年,他还跟着常黑子一块儿喊我‘上位’呢,那时,不过是些没甚规矩的野孩子。”

朱元璋稍作停顿,笑容里多了几分调侃,“可如今倒好,张口闭口皆是‘陛下’,咱琢磨着,这小子莫不是与咱生分喽。”

刘伯温听闻,面上依旧挂着那和煦笑容。

却并未言语,只是轻轻晃动手中羽扇。

常孤雏抬眼,问道:“上位,不知您传末将入宫,究竟所为何事呀?”

朱元璋微微转头,目光落于朱标,开口道:“标儿,你来与他说吧。”

朱标闻言,面向常孤雏,说道:“常大哥,父皇欲北巡,这第一站便是扬州。父皇之意,是让你也一同前去。”

常孤雏一听是朱元璋要北巡,原本眼中的光亮瞬间黯淡。

他嘴角微微下撇,面上生生挤出一副如食苍蝇般的嫌弃神情。

他抬起头,看向朱元璋,抱拳道:“上位,末将不过是个粗人罢了。

这北巡扬州之事,末将就不去了吧?”

说罢,还无奈地摇了摇头,“您想啊,就算去了,小子我识不得几个大字,那些官场门道、民生事务,我哪能看得明白啊。”

他试图推脱这趟差事。

朱元璋听闻,冷哼一声:“小孤雏啊,咱让你去你便乖乖去,哪来这许多废话!”

“你在辽东攻打北元时,那股子勇猛劲儿哪去了?”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桌上茶杯亦跟着一颤,“此番便命你为护卫!若你办得不好,哼,咱可不会轻饶,定抽得你皮开肉绽!”

常孤雏见朱元璋这般盛怒模样,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他忙不迭抱拳,躬身说道:“末将遵旨,上位,且息怒,且息怒啊!”

声音微微发颤,带着几分惶恐(佯装)。

常孤雏得了令,哪敢再有二话。

他乖乖地挪至角落处。

小心翼翼地坐下后,双手规矩地放在腿上。

眼睛时不时偷偷瞟向朱元璋与刘伯温,耳朵则竖起来,仔细聆听二人商议北巡的具体事宜。

待朱元璋与刘伯温一番商议完毕。

朱元璋抬眼看向朱标,吩咐道:“标儿,你带孤雏去东宫,准备此次北巡的相关事宜。”

朱标应了声“是”,转身看向常孤雏,微微一笑:“常大哥,咱们走吧。”

常孤雏赶忙起身,恭敬回应:“是,太子殿下。”

二人便一前一后离开了书房。

常孤雏紧紧跟在朱标身后。

未几,便来到了东宫。

一踏入东宫,朱标即刻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李公公,你速去挑选十匹脚力最为强健的骏马,务必确保它们膘肥体壮,草料充足。

王管事,准备二十顶防风御寒的营帐,定要坚固耐用,不可有丝毫懈怠。

还有,赵侍卫,带领一队人马,去采购足够路上食用的干粮、肉脯与清水,数量需充裕,以备不时之需。”

众人领命后,西散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常孤雏在一旁,说是帮忙,实则无精打采。

他眼神游移,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帮忙整理物资时,心不在焉地将干粮袋子系得松松垮垮,仿若梦游一般。

朱标偶尔投来目光,他也只是敷衍地笑笑,继续机械地做着手中之事,全然没了往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