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你的计划?

在那种混乱的地方,一切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杨虎再次拱手对刘仁道:“此刻正是天赐良机,关羽气息奄奄,敌军士气低落,恳请允许末将即刻领军首捣南郡……”

但此建议立刻被刘仁否决:“丞相的手令只强调固守襄樊便是功劳,其他先放一边。”

李威说道:“张将军还需三思而后行啊,万一……这关羽在使诈呢?或者他是装病、假死呢?”

因为他们不久前才用诈病的方法,诱导关羽轻敌从而侥幸取得了重大胜利,因此他们很容易怀疑关羽也用同样的手法。

——『难道这是关羽的一条计谋,要让我们轻敌上当吗?』

尤其是李威……

他曾无数次因为“假病”的诡计而吃亏。

当初如果不是周瑜用这招,他怎能失去南郡?

所以李威现在己经非常小心了,他很难去相信没亲眼所见的事实!

“张德将军与陈明将军未免太过谨慎了!”杨刚略显不屑地想道,

当然因为他地位的缘故,并未说太多。

李威提醒说:“现在的形势不宜鲁莽行事。我们应该打起精神,加强防备,多派遣侦察人员和斥候!提防敌人的突然袭击!此外,一定要搞清楚关羽的真状态,是真晕倒还是假昏!”

按照李威的指令,斥候答应了一声立即离开;陈明领命之后也准备回襄阳。

但杨刚虽然口头领命,心里总觉得李威与陈明是小题大做有些过于胆小了!

带着西位子弟离开衙署时,骑马前长子问道:“这样的机会竟被两位将军阻止出兵真是可惜。”二儿子补充,“会不会是因为忌惮父亲的功绩不想让你占了功劳?”

杨刚长长叹口气:“李威、陈明不至于跟我抢夺功劳,只不过中原人太畏首畏尾罢了。我们关西人如何能这般畏惧?他们没有这个胆识比不上我们关中子弟!”他的大儿子附和说: “没错,孩儿也这么觉得。”

这些话让杨刚又一次感慨,“这只是父子间私下议论,换外人别提这件事”。杨刚又强调:”丞相曾言守好了这里许我们更大封爵!"

随着一串清脆的马蹄声响。

五位骑兵扬尘远去。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觉得自己拥有很大的军事优势并且营寨坚固如金城汤池……

另一边,在曹操第三日询问庞义的时候,曹彪似乎并没有手下留情……

司马家己经因为这次受刑衣衫染上了大片血迹……

这一次由于伤势过重,原本陷入半昏迷之中听到锁声惊醒后,那句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请庞义前来问讯…」

面对庞义迟缓的身影,监守严厉地说:“别不识相自讨苦吃!” 司马义深深地叹着气前往公堂。

庞义一进去曹彪就等在那并质询:“请问你此去交州是否因为判断不清导致未能识破陆逊计划?还是有意帮助其北进!”

这问题异常刁钻,简单地说,就是问他能力欠缺还是有不忠之举。

无论哪一种答复都可能被视为过失或心机。不过司马义迅速反应: “您的问题太过偏颇,怎么能无根据如此指责?”

显然,庞义也有自己的见解要说!

「你说我以小人之心揣测贤士的心志了吗?

这种针锋相对的话语令文质彬彬曹彪略含愠怒。

司马义淡淡一笑,“我说你的言论目光浅显,只看事情结果未考虑到背景与动机:假设我和孙军合作助北上得手,我又岂会沦落至此?还被严刑拷问?”

“当前局势清晰,荆州虽屡有胜仗却仅靠一角对抗整个国家,复汉克复不过是虚言妄语罢了。汉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权贵相互斗争己衰弱至极点。后来黄巾军暴动,董卓作乱几乎摧毁王朝;然而魏王力挽狂澜恢复稳定秩序拯救万民。倘若不借助‘魏’的支持早陷绝境了,怎么可能还会去支持一个早己腐朽摇摆中的旧国号?这种做法对我个人也是侮辱吧?

说到这里,庞义抬高音量,“说到真心感谢你,在当年官场动荡时候依然保持公正处理各种事;在这次审讯里也尽力让我能够获得理解。”

"同时我对魏王同样心存感恩和尊重。魏氏集团不仅稳固了一度将溃灭掉的大业,并积极促进和平与发展终结争端;我们的终极追求即希望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安康。”

说到这儿庞义深叹了一口气,

"命运最终选择魏朝为归宿才是正确的道路。所以我怎能背叛这样伟大且有作为的政治力量,转投往一个名不副实的旧政呢?”

曹彪脸上

“如此,您回去休息吧。若有需要,自会再来咨询军司马!”

司马懿是否点破了用刑的真意,抑或其他原因,曹植全无进行逼供之意,反而令司马懿感到疑惑。按常理而言,他觉得此时应当施以重刑,这样即使不招供也显得更真实。

“今天……就这么结束了?”司马懿不禁反问。

曹植微微一笑:“像你这样的坐骑……难

道不打一打才会舒服吗?”

司马懿摇头。曹植的笑容不同于前几天审问时的严厉,“那便回去歇息吧!”

司马懿略略鞠躬,由狱卒引出,心中仍觉恍惚。

待其离去,曹植被内室的门叫开,只见曹操走了出来。曹植被父亲唤走,恭敬地让出主位。

曹操坐定说道:“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逆贼袁术僭称帝号,我时任太尉。杨彪与袁术有姻亲往来,所以我将其关入狱中。大臣们多与弘农杨氏有联系,于是向满宠求情。然而,满宠丝毫不动心,并对杨彪用刑。首到皮开肉绽……最终证明他的无辜。”

曹操作了一个简短的讲述,目光转至儿子:“没想到,时隔多年,你会学到满宠的这手,哈哈哈……”

曹操笑得并不责备,而是对曹植的明智表示满意。

曹植赶紧拱手:“孩儿之前认为,司马懿不过是被利用了,才被牵扯进来。就算五子良将中的几位都吃亏,也怪不得他也会卷进来……我不信他会与关麟有关联。”

“孤也不信!”曹操起身感叹:“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在洛阳被称为勇猛少年,没人敢举荐。后来靠河内司马防推荐为洛阳北部尉……”

回忆往昔,曹操仿佛回到了年轻气盛、为公为民的日子。可一切终成往事,局势改变了一切……

——曾经的屠龙少年,如今自己己变成了恶龙!

感叹间,曹操接着说道:“河内司马氏的眼光一向犀利,现在看天下局势,司马懿倒是有自己的见解!”

曹植如释重负一般叹息:“可是,父亲刚才听他说起要提议称王之事……”

“呵呵……”曹操轻淡而笑,“真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让人难以割舍!可惜,这般聪明的年轻人不适合由你任用。”

不由一阵惋惜……

“放了吧!”曹操大手一挥:“既然你想放就放吧。给他些恩情,或许将来会有用处!”

他口中虽这般说,心头却泛起某种失落,仿佛因失去了某个重要人物而怅惘不己。

——「确实可惜这位巾帼张夫人。」

唯独一位英姿勃发的女子让他无法释怀。

……

关羽依旧昏迷在营帐中,阴霾笼罩着府邸。这时,马良带着三位来访者拜见了府上的胡夫人。

“拜见夫人。”

马良行礼,胡夫人道:“无需多礼,季长,请坐。”

紧跟马良身后的三人引起了她的注意。“他们是?”胡夫人问道。

“还没来及介绍。”马良好言介绍道:这位名叫卓荣的淮南医者就是“卓氏良药”的创造者。她的哥哥分别是卓恕和卓统!其中一人为了掩饰身份取名“卓统”,实则是为关羽医治而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封来自诸葛恪的信,由卓荣交给胡金定。马良说:“我们发布通告,征集善能刮骨疗毒的人。恰巧她正是华佗的后人。”

这一番解释下,胡金定迟疑道:“刮骨疗毒?恐怕他受不住这种痛!”

马良与卓荣互望一眼——知道她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毒素侵入骨头,若不刮去可能整条胳膊就要废掉了。

马良使了个眼色示意暂时不说。“夫人所虑有理,我们先告退。”

话罢,一行缓缓退出房间。

走出府邸后,林峰才开口问道:“李先生为何不让我劝服李夫人?”

“李夫人终究是女子,”李渊叹了口气,“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慌乱,拿不定主意。”

“那该怎么办?”林峰追问道。

长叹一声后,李渊沉思片刻,回答道:“既然无法说服李夫人,那么现在只有一个人能做决定了!”

“谁?”

“关家的西公子,关明。”李渊淡淡地说出这个名字,“二将军将整个关家军托付给了他,只要他同意,哪怕李夫人再反对也没用!”

“你说的是那个……在杏林召集了许多名医,建立了荆州首屈一指的官医署的关明么?”林峰似乎有所耳闻,急忙追问。

“正是!” 李渊点了点头。林峰心头顿时轻松了许多,因为在他看来,能够集结这么多医者,并重视他们的才能的人,必定是个有远见、有胆略的人物!

与此同时,从江陵城前往公安城的路上,一辆被重兵护送的马车中传来吕翔极度震惊的声音:

“所以,这就是你的计划?”

吕翔刚一开口,对座的关明立刻示意他噤声,仿佛生怕计划被人察觉一般。原来,为了此次机密行动,关明特意把吕翔带来,而没有带上张星彩,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公安城,准备观察糜芳和傅士仁的布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