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随着审查的进行,大理寺很快将王继勋同丁德裕这两件案情奏本递交到了赵匡胤御案上,同奏本一起的,还有从金陵——眼下该称之为江宁府了——带来的玉佛。
玉佛自瓦官阁被王继勋带出后,便一直藏匿在江宁城中,同玉佛一起藏匿的,还有王继勋借宫中大火命麾下抢掠的珍宝。
王继勋本是想着过些日子再运去洛阳,若他今后回京师任职,那就再从洛阳运去开封就是。
可他完全没有想到,他的所作所为,竟然都清晰得落在了别人眼中,同时也包括他其他所有恶行,彼时以为没人会在意,眼下一笔笔开始清算。
除了王继勋自己,参与这次劫掠的麾下也都被捉了出来,他们没有资格入大理寺,全部投入了刑部审查,这么一查,不少人为了推卸自己罪责,将事都推到了王继勋头上。
丁德裕的罪行便更是容易了,他自己都已是认罪,待石岭村证人的证言到了京师,一切也都明朗了。
最后一步,便是等朝廷下旨,看到底给他二人判何种罪名。
只是这两人在大理寺中怎么都想不明白,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天妒人怨的事,在凯旋领赏的这个时候居然会有人跳出来弹劾。
王继勋不明白的是,当初他写奏本要同去江南,枢密院曹彬也是点了头的,难不成是担心自己威胁到他的地位,这才想了这一出?
只可惜太子那会儿不在金陵,要不然也能为自己说话。
想到太子,王继勋有了主意,他虽然人在大牢,但到底还没有宣判,想着托人给太子托个话,怎么都要让他给自己说话才好。
至于丁德裕,他能想到的得罪的人只有钱俶,可钱俶又如何能同范正辞勾连呢?
“圣功丁忧的日子也快到了,老师可有想过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
忙完了江南国的事,赵德昭也是空闲了几日,这日便去政事堂找薛居正说说话,作为他的其中一个学生,也该关心一下自己同学的归期了。
薛居正闻言笑了起来,看向赵德昭道:“殿下是不是已经有主意了?是想让他去江南做一城知州?”
做两年知州,便能回京里,按照他的才学,入六部或者进三司、枢密院也都没问题。
赵德昭听了这话却是摇头道:“我本来倒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我有了别的想法”
“哦?殿下是有什么想法?”薛居正兴趣问道。
“我想让他直接来我太子府,”赵德昭说道:“老师觉得如何?”
宋朝太子府属官同前朝不同,唐朝设有詹事府,专门管理东宫事,可到了宋朝,赵德昭还是第一个太子,没有詹事府,而太子属官也多为虚职,赵德昭自然也想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协助自己。
“太子府少詹事”薛居正想了一圈,太子詹事三品,于吕蒙正而言太过,少詹事的品级对他而言便是正好。
少詹事和少詹事也有不同,官家封的是虚职,可赵德昭给的,就是差事,是给太子做事的官吏。
赵德昭听薛居正觉得自己这意见可行,心中更是高兴,“今年秋闱后便可召他回京了。”
“说起秋闱,”吕余庆在旁边听到这话,朝他们二人说道:“这次王参政家大郎似乎也要下场,没瞧他最近憔悴得很嘛,下官前几日问他,他说每晚盯着大郎写文章呢!”
“他呀”薛居正笑着摇了摇头,“他家大郎这般勤奋,天资也是不错,有何可担心的。”
“对了,”吕余庆说着又问道:“此次秋闱可要加殿试?”
薛居正听了这问题,也转头看向赵德昭,要知道,前次殿试便是因为太子殿下提议才加的,可这次要不要加,也不知朝廷的意思。
赵德昭也不清楚赵匡胤的想法,上次是因为状元人选有争议才加的殿试,这次就不一定了。
“届时问了官家再定!”赵德昭说道。
正说着,外面一个小吏快步走来,似乎没有看见坐在一旁的赵德昭,将手中文书直接递给了薛居正,“薛相,北方来的消息。”
一听是北边的消息,诸人俱是凝神,薛居正将文书打开,快速浏览之后将文书递给赵德昭,“此前枢密院的消息,说辽军大败之后便再没有了动作,没有增兵,也没有求和的消息,好像这一战就跟没打了一样”
赵德昭低头看着手上文书,上面写着辽国的几个消息,第一个,萧绰萧皇后,病故。
对于萧绰的身体拖了这么久才熬不住,赵德昭的确是有些惊讶,想着这女人果真是不简单。
第二个消息,其实也同第一个有些关联,萧绰死后,耶律贤力排众议,将完颜妃升为贵妃,虽不是皇后,但后宫皇后凤玺交给她来掌管。
也就是说,虽然看在萧家的面子上,耶律贤没有将完颜妃封为皇后,但实际上完颜的地位已经形同皇后。
更重要的是,完颜生下了一个小皇子,也是耶律贤唯一的一个儿子。
“不对,他还有个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赵德昭突然拍了一下自己大腿,想起留在京中为质的耶律贤过继来的儿子。
薛居正、吕余庆二人还在说着辽国内的这些突发事件,不想听到赵德昭说了句“他的儿子”,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了赵德昭的意思。
“殿下是想”薛居正看向赵德昭问道:“将耶律鸿德送回去?”
赵德昭笑道:“眼下这个时候合适吗?还是过些日子再送回去?”
“不用这么着急,再等几日吧!”
辽国,耶律贤正在完颜妃的宫里,新生的婴儿躺在摇篮中,已是香甜入睡。
夏日的晚风轻轻吹拂,让这座宫殿充满了安详和宁静,可殿中耶律贤和完颜妃两人脸上都没有什么笑意。
“除非陛下立郑哥为太子,不然,我父兄不会出兵。”完颜妃脸上露出一抹为难,说完这话就低下了头,她夹在中间也很是为难。
夫君要让自己说服父兄出兵助大辽夺回山前七州,父兄又说要让陛下立下太子才行。
她也知道,完颜虽然收复女真其他部落,但也需要靠大辽支撑才行。
况且完颜部兵马也不多,这次出兵相助若损耗过大,谁知道草原上哪家会趁势而起,这宫中,也会再多一个女人。
有她这完颜贵妃,便会有下一个贵妃,甚至皇贵妃,更甚至
只有将太子名号立下,完颜部才能放心。
耶律贤叹了一声,“你也看到了,朕本想封你为后,可朝堂上眼下实不是立太子的好时候”
耶律贤说着瞄了一眼完颜妃,见她不为所动,继续道:“你放心,朕只有这一个孩子,将来百年之后,不是他还能有谁?”
完颜妃抬起头的时候,眼眶中隐有热泪,“陛下,您说的这些妾都明白,只是父兄之意,妾也着实难为。”
“爱妃不如去信再劝一番,若你父兄点头,朕保证,将来太子之位,只能是咱们的郑哥。”耶律贤伸手握着完颜妃的手,语气温柔说道。
“好,”完颜妃点头,“妾便再劝一劝。”
“辛苦爱妃!”耶律贤笑着在完颜妃额头上轻吻,而后借口忙政事,起身离开了宫殿。
在他走出宫门的瞬间,带着笑的脸当即板了起来,朝身边跟随的心腹侍卫吩咐道:“大妃送出去了吗?”
“按照陛下的吩咐,已经送出城外青山观,臣安排了人时刻盯着,陛下放心!”侍卫说道。
“好,务必让她平安生下这个孩子,不得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你知道朕的意思。”耶律贤神情很是严肃。
侍卫颔首领命,“陛下放心!”
大妃是渤海国人,渤海国国姓为大,在完颜妃生下孩子后,大妃也诊出有孕,但耶律贤吩咐她族人上书,阻止皇帝封贵妃此事。
借此,耶律贤斥责贬职,大妃顺势求情,也被牵连送出宫去。
但实际上,所有这一切都是障眼法,不过为了能让大妃生下孩儿。
毕竟雁门关外大战,使得大辽元气大伤,女真时必须要联合的人,不然,他们哪里能再夺回山前七州,有了长城这道阻碍,如何成就中原霸业。
但完颜这部却也不得不防,此消彼长之下,他也担心完颜部将来把矛头对准他们大辽。
殿中,耶律贤一走,完颜妃哪里还有楚楚可怜之色,她脸上泪水早已抹干净,脸上一副倨傲神情,起身走到妆台前将发髻上的首饰一件件除下。
贴身婢女将其余服侍的人都遣出殿去,遂即走到完颜妃身后,替她卸妆整理头发,看着镜中的人笑着道:“娘娘生了孩子后,还是如此明艳动人,难怪陛下许诺给郑哥太子之位。”
完颜妃哼笑一声,“逢场作戏罢了,陛下要有得选,定然是希望太子出自萧氏。”
说完,朝外头瞄了一眼,轻声问道:“陛下今夜去哪儿了?”
婢女附身道:“陛下去前殿处理政务了,今夜没有宣任何人。”
完颜妃点了点头,这才又看了看镜中的自己,起身沐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