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年间,徐州府下的青石镇每逢月末便弥漫着一股诡谲气息。白日里热闹非凡的集市,一到戌时便家家闭户,只因镇上流传着“乔二索命”的传说——二十年前暴毙的樵夫乔二,死后冤魂不散,专挑落单的外乡人,用他那把生锈的砍柴刀,了结活人性命。
穷书生陆明远背着破旧的书箱踏入青石镇时,正值深秋傍晚。寒风卷着枯叶掠过他单薄的衣衫,手中的书信被吹得哗哗作响。信是镇上富户周员外所寄,邀他来府上做西席先生,教导幼子读书。可刚进镇口,他便瞧见老槐树上挂着的白纸灯笼,在暮色中晃晃悠悠,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
“后生,你可是要去周家?”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陆明远转身,见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妪不知何时立在身后,脸上的皱纹如刀刻般深刻,浑浊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异样的警惕,“我劝你趁早离开,这周家的钱,可不是好赚的。”
陆明远礼貌地笑笑:“多谢婆婆好意,只是我已与周员外约定,不好失信。”老妪摇头叹息,颤巍巍地指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府邸:“那你且去吧,切记,夜里听到任何声响,都别开窗,更别应那喊‘乔二’的声音。”
周家大宅气派非凡,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管家周福将陆明远迎进府中,穿过九曲回廊,来到一间厢房。屋内陈设考究,却透着股寒意,墙上挂着的山水画中,总有几缕墨色像是血迹晕染。
“先生早些歇息,明日一早便开始授课。”周福说完,转身离去,关门时陆明远瞥见他腰间挂着的玉佩,上面刻着“乔”字。
三更梆子响过,陆明远被一阵窸窸窣的脚步声惊醒。声音由远及近,停在他的房门前。“乔二……乔二……”阴森的呼唤声传来,像是女子的呜咽,又像是恶鬼的低嚎。陆明远想起老妪的叮嘱,紧紧捂住耳朵,蜷缩在床角。
突然,房门“吱呀”一声自动打开,冷风灌进屋内。月光下,一个浑身浴血的男子立在门口,手中握着把锈迹斑斑的砍柴刀,刀刃上还滴着黑色的血。他面容扭曲,左眼空洞,右腿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弯折——正是传说中的乔二!
“还我命来……”乔二举起刀,朝着陆明远扑来。千钧一发之际,陆明远摸到枕边的《论语》,慌乱中朝乔二扔去。神奇的是,典籍触碰到乔二的瞬间,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影消散在空气中。
第二日清晨,陆明远将昨夜遭遇告知周福,却换来对方的冷笑:“先生莫不是读书读魔怔了?这世上哪有什么鬼怪。”可陆明远分明看到,周福转身时,脖颈处有一道暗红色的勒痕,像是被绳索缠绕留下的印记。
夜里,陆明远佯装熟睡,实则暗中观察。子时三刻,他听见隔壁传来女子的哭声。悄悄起身,顺着声音寻去,竟发现周家祠堂亮着微弱的烛光。透过门缝,他看见周员外和周福正在祭拜,供桌上摆着的牌位,赫然写着“乔二之灵位”。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牌位前跪着个年轻女子,正是周员外的小妾柳氏。她双眼无神,嘴里机械地重复着:“乔二……乔二……”周福手持皮鞭,每抽一下,柳氏便跟着喊一声。
“二十年前,乔二发现了我们私吞官银的秘密,不得不除之而后快。”周员外阴森地说,“可他的冤魂不散,只能用活人祭祀,才能保我们平安。这柳氏,也快没用了……”
陆明远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乔二是被周家父子谋害!正想逃离,却不小心踢翻了脚边的瓦罐。“谁?”周福大喝一声,带着家丁追了出来。陆明远拼命奔跑,却被一道黑影拦住去路——又是乔二!
“别杀我!”陆明远急中生智,“我知道真相!你的死是周家父子所为,他们今夜还要献祭活人!”乔二的身影一顿,空洞的眼窝似乎闪过一丝光芒。
此时,周福等人举着火把追来。乔二突然发出震天怒吼,身上的怨气化作黑色烟雾,将家丁们团团围住。周员外和周福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想要逃跑,却被乔二的砍柴刀拦住去路。
“还我命来!”乔二的声音响彻云霄,砍柴刀挥向周福,瞬间结果了他的性命。周员外吓得瘫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求饶:“乔二大爷饶命!都是周福的主意,与我无关啊!”
陆明远趁机冲进祠堂,救出柳氏。等他们再出来时,只见乔二正抓着周员外,缓缓走向祠堂。周员外的惨叫声回荡在夜空,渐渐没了声响。
黎明破晓,青石镇恢复了平静。陆明远带着柳氏离开了这个充满血腥的地方。后来,有人说在周家废墟上,总能看见一个砍柴人的身影,还有人听到夜里传来“还我命来”的怒吼。而陆明远将这段经历写成故事,告诫世人:善恶终有报,害人者,终会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