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仔 作品

第222章 聊斋故事之过河

夜雾浓稠如墨,将青冥河两岸的芦苇荡染得一片死寂。张生背着书箱行至渡口时,忽听得对岸传来咿呀歌声,像是女子在哼唱摇篮曲,声音空灵缥缈,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拢了拢粗布长袍,这是他第三次来这渡口。前日来此,渡船的老艄公正巧生病,昨日则是河面风急浪大,渡船停摆。今夜,他必须渡河,家中老母亲病重,他在外求学,好不容易凑够了抓药的钱,心急如焚,只想赶紧回去。

渡口旁的老槐树上,挂着一盏忽明忽暗的油灯,在雾气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张生眯起眼睛,终于瞧见河面上有一叶扁舟缓缓驶来,船头立着一位白衣女子,手中握着船桨,长发垂至腰间,在夜风中轻轻飘动。

“姑娘,劳烦送我过河!”张生扬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河面回荡。

女子闻声抬起头,张生借着微弱的灯光,看清了她的面容。那是一张苍白如雪的脸,毫无血色,眼眸却漆黑如深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她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森白的牙齿,声音轻柔得如同耳语:“公子请上船。”

张生心中莫名涌起一丝不安,但想到家中病重的母亲,还是硬着头皮踏上了小船。船身摇晃了几下,很快又恢复了平稳。女子轻轻划动船桨,小船缓缓向河中央驶去。

河面上静得可怕,除了船桨划水的声音,再无其他声响。张生偷偷打量着划船的女子,发现她划船时动作轻盈,却不见水花溅起,仿佛是在水面上漂浮而行。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手心渐渐沁出冷汗。

“公子为何独自夜行?”女子突然开口,声音依旧轻柔,却让张生浑身一颤。

“家中母亲病重,我急着赶回去送药。”张生如实答道,目光不敢与女子对视。

女子闻言,轻笑一声:“公子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只是这青冥河,可不是那么好渡的。”

张生心中一惊,抬头看向女子,却见她的眼神变得阴森可怖,嘴角咧到耳根,露出一个诡异至极的笑容。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女子的长发突然如活物般向他缠来,瞬间将他紧紧捆住。

“救命!”张生拼命挣扎,大声呼救,可他的声音仿佛被浓雾吞噬,传不出多远。

女子的笑声愈发刺耳:“这么多年了,终于又等到一个活人。这青冥河下寂寞难耐,正好带你下去作伴!”说着,她用力一拉,小船猛地倾斜,张生和女子一同坠入河中。

冰冷的河水灌入口鼻,张生只觉得浑身发冷,意识渐渐模糊。就在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突然感觉腰间一紧,有一股力量将他向上拉去。等他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躺在河岸上,身旁站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

“多谢老妈妈救命之恩!”张生挣扎着起身,向老妇人连连道谢。

老妇人面容慈祥,叹了口气道:“公子,你可知这青冥河的来历?百年前,这里本是一条普通的河流,河两岸百姓安居乐业。可后来,有一伙强盗乘船经过,见对岸村子富足,便起了歹心。他们在夜里突袭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们奋起反抗,却寡不敌众,许多人被强盗逼入河中,活活淹死。那些冤魂怨念不散,化作厉鬼,盘踞在这青冥河中,专门迷惑过往行人,拖他们下水。刚才那白衣女子,就是当年被强盗害死的新娘。”

张生听得毛骨悚然,想到刚才的惊险遭遇,心有余悸:“那老妈妈您为何能救我?”

老妇人微微一笑:“我本是这河岸边的土地婆,守护一方安宁。见你孝心可嘉,不忍你命丧于此,便出手相救。只是这青冥河的厉鬼作祟已久,若不将他们超度,日后还会有更多人遭殃。”

张生沉思片刻,说道:“老妈妈,我虽一介书生,但也愿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可怜的冤魂解脱。只是不知该如何做?”

老妇人点头道:“难得公子有此善心。三日后便是月圆之夜,届时阴气最重,也是超度冤魂的最佳时机。你去准备九十九根白蜡烛、九十九串纸钱,再抄写九十九遍《往生咒》。待月圆之时,在河岸边摆好祭坛,点燃蜡烛,焚烧纸钱,诵读《往生咒》,或许能化解他们的怨气,让他们早日投胎转世。”

张生牢记老妇人的嘱咐,第二日便四处奔走,筹备所需物品。他向邻里乡亲说明情况,大家听闻青冥河的恐怖传说,纷纷伸出援手,帮忙准备蜡烛和纸钱。张生则日夜不停地抄写《往生咒》,手指磨出了血泡也不在意。

三日后,月圆之夜,天空中一轮圆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张生在老妇人的指导下,在青冥河岸边布置好祭坛。九十九根白蜡烛围成一个圆圈,烛光在夜风中摇曳,九十九串纸钱整齐地堆放在祭坛中央。

张生深吸一口气,点燃蜡烛,开始焚烧纸钱。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庞,他双手合十,开始诵读《往生咒》。随着他的诵读,河面上渐渐泛起波纹,雾气变得愈发浓重。

突然,河水中冒出一个个黑影,正是那些冤魂。他们面容狰狞,眼神充满怨恨,向张生扑来。张生虽害怕,但想到老妇人的话,强自镇定,继续大声诵读。

老妇人见状,挥动拐杖,口中念念有词,一道金光从拐杖中射出,将靠近的冤魂逼退。“冤魂们,莫要执迷不悟!这位公子心怀善念,想要助你们超脱苦海,莫要伤他!”

冤魂们听了老妇人的话,稍稍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继续逼近。张生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没有停下诵读。就在冤魂即将冲到祭坛前时,奇迹发生了。那些燃烧的纸钱突然化作漫天星火,飞向冤魂,烛光也变得格外明亮,照亮了整个河面。

冤魂们在星火和烛光中,表情渐渐变得平静,身上的怨气也开始消散。张生看到,那个白衣女子也在其中,她的面容恢复了几分生前的模样,眼神中不再有怨恨,而是充满了感激。

随着《往生咒》一遍又一遍地诵读,冤魂们的身影逐渐变得透明,最后化作点点星光,升入夜空。青冥河上的雾气也慢慢散去,河水恢复了平静,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老妇人欣慰地看着张生:“公子,你功德无量。这些冤魂终于得以解脱,青冥河日后也会恢复太平。”

张生拱手道:“全靠老妈妈指点,不然我也无法完成此事。如今我要赶紧回家给母亲送药,他日若有需要,定当效劳。”

告别老妇人后,张生连夜赶路回家。到家后,他发现母亲的病情竟有了好转。母亲说,在他回来前,迷迷糊糊中仿佛看到有一群人在床边走动,其中一位白衣女子对着她微笑,随后她便觉得身体轻松了许多。

张生知道,那定是被超度的冤魂们在报恩。从此,青冥河再也没有发生过诡异的事情,两岸百姓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而张生的善举也在当地流传开来,人们都称赞他是心怀慈悲的大善人。后来,张生更加刻苦读书,考取功名,为官期间也一直心系百姓,造福一方,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好官 。每当有人提起青冥河的故事,都会想起那个勇敢善良、超度冤魂的书生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