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仔 作品

第205章 乔子安德行善报

清末民初,江州城有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街边林立着各色商铺。其中最不起眼的,当属街角那间破旧的“济世堂”药铺。药铺掌柜乔子安,年近四十,身形消瘦,生着双总含着笑意的丹凤眼,待人接物温厚和善,只是因不善经营,药铺生意冷清,勉强维持生计。

一日深夜,暴雨倾盆,电闪雷鸣。乔子安正要关门歇业,忽见雨中跌跌撞撞跑来个浑身湿透的老妪。老妪白发凌乱地贴在脸上,麻布衣衫沾满泥浆,怀中还紧紧抱着个襁褓。“大夫,救救我的孙儿......”老妪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乔子安赶忙将人迎进屋内,点亮油灯。掀开襁褓,只见里面躺着个面色青紫的婴儿,呼吸微弱。他顾不上多想,立刻着手施救。把脉、煎药、推拿,忙至天光微亮,婴儿终于“哇”地哭出声来。老妪激动得老泪纵横,千恩万谢后,抱着孩子消失在雨幕中。

此后数月,乔子安的生活依旧平淡如水。直到一日,药铺来了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自称姓赵,是江州城有名的富商。赵老爷说,家中老母亲缠绵病榻多年,寻遍名医都不见好转,听闻乔子安医术精湛,特来相求。

乔子安随赵老爷来到赵府。只见赵府内雕梁画栋,奴仆往来穿梭。在后院厢房里,乔子安见到了病榻上的老夫人。这一看,他心中大惊——眼前的老夫人,竟正是那日雨夜抱着婴儿来求诊的老妪!老夫人见到乔子安,也老泪纵横,拉着他的手直唤“救命恩人”。

原来,老夫人本是赵府家主母,那日带着孙儿微服出府,不想孙儿突发急症,自己又迷了路。幸得乔子安相救,才保住孙儿性命。赵老爷得知此事,对乔子安感激涕零,不仅重金酬谢,还将乔子安奉为上宾,逢人便夸他的救命之恩。

消息传开,乔子安的“济世堂”声名远扬,求医者络绎不绝。药铺生意日益红火,乔子安也将药铺重新修缮,还雇了几个伙计帮忙。日子越过越好,乔子安却并未忘本,依旧对穷苦百姓分文不收,免费施药。

然而,好景不长。一日,乔子安正在药铺坐诊,忽见一位面色惨白、身着素衣的年轻女子跌跌撞撞冲了进来。女子身后,跟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壮汉,为首的满脸横肉,腰间别着短刀。

“这贱人偷了我家东西,今日定要她好看!”壮汉恶狠狠地说。乔子安挡在女子身前,问道:“她偷了你家何物?我来赔。”壮汉冷笑:“她偷了我家传的玉佩,那可是价值连城,你赔得起吗?”

乔子安细看女子,只见她瑟瑟发抖,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绝望。他心中不忍,说道:“这位兄弟,若姑娘真偷了你家玉佩,待她家人来,我定让他们加倍奉还。只是她如今这副模样,还望你能网开一面,容她先在我这休息片刻。”

壮汉大怒,挥拳便向乔子安打来。乔子安躲避不及,被一拳打在脸上,鲜血顿时从嘴角流出。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赵老爷带着一众家丁赶到,怒斥道:“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我恩公的药铺撒野!”

壮汉见是赵老爷,顿时慌了神,连忙赔罪。赵老爷一打听,原来这女子是城郊的贫苦人家之女,被这壮汉诬陷偷窃,实则是壮汉觊觎女子美貌,意图不轨。赵老爷命家丁将壮汉等人扭送官府,救下了女子。

女子对乔子安感激不尽,后来,乔子安得知女子孤身一人,便将她收留,认作义女。几年后,义女出落得亭亭玉立,还为乔子安招了个踏实能干的女婿,一家人其乐融融。

乔子安行善积德,不仅收获了名声与财富,更得到了真挚的亲情。街坊邻里都说,这是他应得的善报。而乔子安依旧每日在药铺忙碌,脸上的笑意从未改变,逢人便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岁月流转,江州城的老街换了一茬又一茬商铺,唯有“济世堂”药铺始终屹立不倒,乔子安的善举和他的故事,也在城中代代相传,成为了劝人行善的佳话。只是鲜少有人知道,乔子安临终前,曾对家人说,那日雨夜救的老妪怀中的婴儿,分明早已没了气息,自己施救时也并无把握。或许,正是他一心救人的善念,感动了上天,才有了后来的种种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