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时节,雨丝如愁绪般缠绵不绝。临河镇的青石板路上,积起层层水洼,倒映着灰沉沉的天空。镇东头新开了一家灯笼铺,名曰“红颜阁”,白日里门可罗雀,一到夜间,朱红的灯笼便次第亮起,暖光透过薄绢,映出一个个袅娜的美人剪影。
裁缝铺的女儿阿绣最爱往灯笼铺跑。老板娘柳娘生得极美,肤若凝脂,眉似远山,只是终年穿着一袭绯色长裙,鲜少踏出店门。每回阿绣去,柳娘都会教她扎灯笼,指尖缠绕的金线在烛火下泛着柔光,“灯笼做得精巧,魂灵才住得安稳。”柳娘说话时眼波流转,阿绣却总觉得她的笑不达眼底。
一日,阿绣在灯笼铺待到月上中天。忽闻后院传来女子啜泣,她寻声而去,只见月光下,柳娘正对着一面铜镜,手中握着把银梳,缓缓梳理着长发。那头发竟如活物般,在她身后蜿蜒盘绕,末端还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阿绣吓得捂住嘴,倒退几步,不慎踢翻了脚边的木桶。
柳娘猛然回头,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眼眶里渗出黑红色的血泪,“谁让你乱闯的?”话音未落,阿绣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待再睁眼,自己竟被困在一盏灯笼里。透过绢布,她惊恐地看见柳娘正将其他灯笼逐一撕开,里面蜷缩着的,竟是一个个面色惨白、浑身湿透的女子。
“你们看,又来了个新鲜的。”柳娘的声音尖细刺耳,她伸手抚摸着阿绣被困的灯笼,“当年我也是被人骗进这临河客栈,他们将我溺死在河里,又用我的皮做成灯笼绢。如今,该换你们来替我守着这店了。”阿绣这才惊觉,柳娘脖颈处有道青紫勒痕,原来她早已是个亡魂。
镇上开始接连失踪年轻女子。有人说深夜路过灯笼铺,看见无数灯笼里映出美人面容,眉眼间皆是哀怨;还有人听见店内传来阵阵哭声,似有无数冤魂在哀嚎。阿绣的父亲寻女心切,四处打听,却无人知晓女儿下落。
一日,一位云游道士路过临河镇。他驻足在灯笼铺前,眉头紧皱,“此处怨气冲天,必有蹊跷。”入夜,道士手持桃木剑,闯入灯笼铺。屋内,柳娘正对着铜镜梳妆,身后挂满了灯笼,每个灯笼里都有个女子的魂魄在挣扎。
“妖孽,还不速速现形!”道士大喝一声,桃木剑金光乍现。柳娘发出凄厉的尖叫,长发化作万千黑蛇扑向道士。两人缠斗间,阿绣拼尽全力呼喊,终于引起道士注意。道士甩出符咒,击中困住阿绣的灯笼,绢布应声而裂,阿绣跌落在地。
“快去找灯笼铺的火种!”道士边战边喊。阿绣慌忙在屋内搜寻,终于在角落找到火折子。她咬牙点燃所有灯笼,火焰瞬间吞噬了整间屋子。被困的女子魂魄随着火焰升空,发出解脱的哭喊,柳娘的身影在火中扭曲,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大火熄灭后,灯笼铺只剩一片废墟。阿绣与父亲相拥而泣,她看着天边渐白的鱼肚,恍惚间又看见柳娘的身影,这次,她的脸上带着释然的笑,随着晨风飘散在江南的晨雾里。自那以后,临河镇再没出现过诡异的灯笼铺,只是每到梅雨时节,河面上总会漂浮着几盏无人认领的灯笼,烛光在雨幕中明明灭灭,似在诉说着未竟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