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 作品

第294章 铜钱连环计(3)

京城,紫禁城乾清门外。

施世纶整了整官服,手中的象牙笏板被他攥得发烫。从扬州日夜兼程赶回京城,他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眼中却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宣,扬州知府施世纶觐见!"

太监尖细的嗓音穿透重重宫门。施世纶深吸一口气,迈步入内。

乾清宫内,康熙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容肃穆。两侧站着几位大学士和六部堂官,其中户部尚书马齐的眼神格外锐利。

"臣施世纶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施世纶行了大礼。

康熙微微抬手:"爱卿平身。朕已阅你的密折,扬州假币案竟牵涉前明余孽,此事当真?"

施世纶恭敬道:"千真万确。臣已查获两套假币模具,审讯人犯得知第三套藏于高旻寺。臣请旨搜查高旻寺,以绝后患。"

"荒谬!"马齐突然出声,"高旻寺乃皇家寺院,岂会藏匿此等违禁之物?施大人莫非想借机亵渎佛门清净地?"

施世纶不卑不亢:"马大人,下官有确凿证据。况且..."他顿了顿,"据人犯供述,此案背后主使与二十年前的明月照大江案有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康熙皇帝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爱卿可知此言分量?"

施世纶跪伏于地:"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查无实据,甘当欺君之罪。"

康熙沉思良久,终于开口:"准奏。赐施世纶尚方宝剑,即刻查办高旻寺一案。马齐,你随同监督,以防有人从中作梗。"

!马齐脸色一变,却不得不躬身领旨:"臣遵旨。"

离开乾清宫,黄天霸和方靖早已在宫门外等候多时。见施世纶手持尚方宝剑出来,黄天霸喜形于色:"大人,皇上准了?"

施世纶点头,却眉头紧锁:"准是准了,但派了马齐随行监督。此人与案件似有牵连,我们须加倍小心。"

方靖低声道:"大人,我在普济寺时曾听慧明提过,朝中有位马菩萨常为他们通风报信..."

"马菩萨?"施世纶眼中精光一闪,"马齐笃信佛教,在京中有马菩萨之称。看来此案水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三人回到驿馆,连夜商议对策。方靖指着高旻寺的简图道:"大雄宝殿的主佛像高达三丈,若是空心藏物,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佛首或莲座。"

黄天霸挠头:"那么大的佛像,如何搜查而不惊动寺中僧人?"

施世纶沉思片刻:"明日我们兵分两路。天霸带人明查寺中各殿,吸引注意;我和方靖暗中探查大雄宝殿。"

次日清晨,高旻寺山门前。

马齐带着一队兵丁已先行到达,见施世纶姗姗来迟,不悦道:"施大人,皇上命我们查案,你却如此怠慢,是何道理?"

施世纶拱手致歉:"下官昨夜整理案卷至深夜,故而起迟,还望马大人见谅。"

马齐冷哼一声:"罢了。寺中住持已在等候,我们速速进去。"

高旻寺住持慧明大师——与扬州普济寺的慧明同名不同人——是位须眉皆白的老僧,见朝廷大员到来,合十行礼:"阿弥陀佛,二位大人光临敝寺,不知有何贵干?"

马齐抢先道:"奉旨搜查寺中可疑之物,还请大师行个方便。"

慧明住持面色不变:"既是圣命,老衲自当配合。只是佛门清净地,还望诸位大人手下留情,勿要惊扰佛祖。"

施世纶暗中观察老住持的神情,却看不出丝毫破绽,心中暗自警惕。

按照计划,黄天霸带人大张旗鼓地从偏殿开始搜查,故意弄出很大声响。施世纶则与方靖悄悄绕到大雄宝殿后门。

殿内香烟缭绕,高大的释迦牟尼金像慈悲俯视众生。施世纶低声道:"方靖,你眼尖,看看佛像可有异常?"

方靖仰头仔细观察,突然指着佛像的耳垂:"大人,您看那里!"

施世纶定睛看去,只见佛像左耳垂处有一道极细的缝隙,在金光闪闪的表面几乎不可察觉。

"必有机关。"施世纶轻声道,"我托你上去查看。"

方靖身手敏捷,借着供桌和帷幔,几下攀上佛像肩头。他小心触摸耳垂部位,突然轻呼一声:"找到了!"

只见他轻轻转动佛像耳垂上的宝珠,"咔嗒"一声轻响,整个佛首竟然微微后仰,露出颈部的一个暗格!

"大人,里面有东西!"方靖伸手探入暗格,取出一个油布包裹。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和马齐的呵斥:"施大人何在?本官有要事相商!"

施世纶急中生智,将供桌上的香炉打翻在地。"咣当"一声巨响,掩盖了方靖跳下来的声音。他迅速将油布包塞入袖中,示意方靖躲到帷幔后。

马齐带着几个兵丁闯了进来,见施世纶正在拾起香炉,皱眉道:"施大人独自在此作甚?"

施世纶从容道:"下官见这大雄宝殿佛像庄严,特来上炷香,祈求查案顺利。不小心碰倒了香炉,惊扰马大人了。"

马齐狐疑地环视殿内:"那个小厮呢?"

"小厮?"施世纶故作疑惑,"下官独自前来,何来小厮?"

马齐正要再问,突然一个兵丁叫道:"大人,佛像头上有人爬过的痕迹!"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马齐厉声道:"施世纶,你敢私自搜查佛像?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施世纶不慌不忙:"马大人何出此言?下官一直在拾香炉,哪有时间爬佛像?或许是寺中僧人日常打扫所致。"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黄天霸匆匆赶来:"大人!在西厢房搜到一批可疑文书!"

马齐脸色一变:"什么文书?"

黄天霸高声道:"似乎是前明余孽的往来信件,上面多次提到高旻寺和马...马..."

"马什么?"施世纶追问。

黄天霸装作犹豫地看了马齐一眼:"这个...下官不敢说。"

马齐勃然大怒:"胡说八道!本官要亲自去看!"说着匆匆带人离去。

施世纶长舒一口气,示意方靖出来:"多亏天霸机灵。快看看包里是什么。"

方靖打开油布包,里面赫然是一套精致的铜钱模具,比之前查获的两套还要精细!

"果然在这里!"施世纶仔细检查模具,突然在底部发现一行小字:"甲申年铸"。

"甲申年..."方靖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崇祯十七年,先帝殉国的年份!"

施世纶面色凝重:"这不是普通的假币模具,而是前明余孽准备复国后使用的钱范!他们不仅要扰乱我朝经济,更要为复辟做准备!"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黄天霸跌跌撞撞跑进来:"大人,不好了!马齐带着兵丁要跑!"

施世纶当机立断:"拦住他!他必是叛党同谋!"

一场混战在高旻寺山门前展开。马齐见事情败露,竟拔出佩剑指挥亲信抵抗。施世纶高举尚方宝剑:"马齐勾结前明余孽,意图不轨,奉旨拿问!抗旨者格杀勿论!"

官兵们见尚方宝剑如见君面,纷纷倒戈。马齐见大势已去,突然狂笑一声:"施世纶,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朱三太子的大业..."他猛地咬破口中暗藏的毒囊,话音未落便口吐鲜血倒地而亡。

案件虽然告破,但马齐临死前的话却让施世纶忧心忡忡。回京复命后,康熙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朝中与马齐往来密切的官员。

一个月后,扬州府衙后花园。

施世纶正在批阅公文,方靖——现在已恢复本名方靖,并被朝廷特赦其祖上之罪——捧着一壶新茶走来。

"大人,歇息片刻吧。"方靖斟上茶,动作优雅,已看不出昔日小沙弥的影子。

施世纶放下毛笔:"靖儿,你今后有何打算?朝廷已准你参加科考,以你的才学,金榜题名指日可待。"

方靖却摇了摇头:"大人,经此一案,晚辈深感宦海风波险恶。晚辈想先随大人历练几年,再作打算。"

施世纶欣慰地点头:"也好。对了,那些铜佛假币可都收缴完毕了?"

黄天霸正好走进来,闻言笑道:"大人放心,扬州城内外的假币已收缴九成。剩下的正在追查。倒是有件趣事——那些铜佛熔铸后,竟真含有些许金粉,看来慧明那厮倒没完全说谎。"

三人相视而笑。施世纶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梅花,忽然想起一事:"靖儿,你可知那日马齐为何如此紧张我们搜查大雄宝殿?"

方靖思索道:"可是因为佛像中藏有模具?"

施世纶摇头:"不仅如此。我后来细查发现,高旻寺大雄宝殿的佛像,乃是马齐任户部侍郎时捐资重修的。他利用职务之便,在佛像中暗设机关,既藏匿模具,又借此与叛党联络。"

黄天霸恍然大悟:"难怪他如此紧张!"

方靖却想到更深一层:"大人,此案虽破,但马齐临死前提到朱三太子的大业...恐怕还有余党未清。"

施世纶目光深远:"是啊,维护社稷安宁,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等秉公执法,邪终不能胜正。"

一阵风吹过,梅花簌簌落下。施世纶伸手接住一片花瓣,轻声道:"就像这梅花,经历风霜而更显精神。靖儿,天霸,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夕阳西下,三人的身影在花影中渐渐拉长。扬州城的钟声悠悠响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正义与忠诚的古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