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粥是周周 作品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同对抗修仙界的危机

即便蔓君已经是个六百岁的魔,可此时的她就像是什么都没有见过的小孩。

眼中处处透着惊奇,与谢萤还有沉枫说话时,语气里也满是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轻快。

而沉枫的性格本来就比较沉稳安静,因此一路上很少说话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是那双与蔓君一样因为对修仙界各处都充满好奇而闪烁着亮光的棕色眼眸还是出卖了他的真实情绪。

谢萤只安静听着他们的话,在蔓君每一次问自己的时候细心回答。

她修魔道,自然也拥有如魔族一样敏锐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

谢萤私心里其实并不讨厌魔族。

因为她始终觉得除去某些有大病的人之外,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论是喜爱还是厌恶,其实都是相互的。

魔族生性情感淡漠不应该成为其他人攻讦他们的正当理由。

就算是再怎么情感淡漠的人,也不会在面对一个对自己满怀恶意的人时,还能摆出好脸色。

而且万象大陆这片天地,本来就该有魔族的一席之地。

这也是谢萤特意跑一趟万魔涧向落昙借来蔓君与沉枫的真正用意。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共同经历生死的情分永远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修仙界如今迎来从未有过的危机,倘若各族齐心协力渡过此次危难,魔族在未来的处境或许就会发生改变。

倘若他们最终也还是难以逃过这场劫难,一同与修仙界共存亡也不枉费在修仙界中活这一场。

但不到最后一刻,谢萤便永远不会主动放弃哪怕一丝一毫的生机。

……

如今周长老暂时安全下来,谢萤也终于可以专心准备营救祝余长老等人的事情。

好在营救仙妖盟众长老的事情虽然看起来都是谢萤、谢九舟、观空、姬鹤渊等后辈在忙活,但实际上九大宗之中如妙姝楼主、鹿谷主等人私下里也没少给他们助力。

否则的话,只凭他们几人之力又怎能在短短时间里安排好各方的部署?

妙姝楼主等人虽从未出面,但暗中该给的帮助是一点没少。

这也是谢萤敢放开手脚去谋划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她在赶回雾月城的同时也给还等在九霄书院的谢九舟与虞渺传去讯息。

所有的安排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待到谢萤悄无声息的回到雾月城中,这才从姬鹤渊口中听说宁明姝这个不速之客。

宁明姝到底是个半路堕魔的门外汉,即便有着堕魔后的魔族传承引路,可宁玄留在禁地中的魔气本就不多,所有的一切,她都是靠着自己摸索。

关于魔族的很多秘法,宁明姝也是学的一知半解,更不知道要如何彻底遮掩住自己的魔息。

因此她刚刚才靠近雾月城,便被太上长老察觉,若非正好遇上在雾月城外部署计划的云媚与姬鹤渊,言语间又提及谢萤与流云宫。

而后得到云媚用佛法暂时帮她遮掩住魔息,这才躲过一劫。

只是如此一来,宁明姝便不能再贸然靠近雾月城。

宁明姝本就是复仇而来,自然不肯就这样打了退堂鼓,便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皆告诉了姬鹤渊,提出想要与谢萤联手对付代天一事。

姬鹤渊没有立刻给出准确的答复,宁明姝也不着急,安心在城外蛰伏下来,并主动帮助妖宗等人部署安排。

宁明姝本就不是冲动易怒的性子,经过禁地中一年的苦痛打磨,如今也越发的能忍耐。

她知道如今有所求的是自己,所以并不在意妖宗众人那并不热络的态度,反而有意向众人展现自己的价值。

她不怕被人利用,她只怕自己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姬鹤渊虽然嘴上不说,但一直都有让人注意宁明姝的一举一动。

宁家的人他不会轻信,但宁明姝这颗棋子若是用的好,反而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谢萤一回到雾月城,姬鹤渊便将此事告知于她。

蔓君与沉枫本就是谢萤从万魔涧中带出来的帮手,自然是要时时刻刻跟着谢萤。

再加上他们与姬鹤渊也算是旧识,因此姬鹤渊与谢萤说话时并没有刻意避着他们。

蔓君原本也没有插话的意思,只是听到二人提起宁明姝堕魔与宁家禁地一事,实在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好奇。

毕竟丹玉书生作为连落昙都会高看几分的大魔,他曾经的事迹在万魔涧中本就是广为流传。

“宁家是不是就是曾与丹玉书生有过一段因缘的那个?”

“就是他们。”谢萤点头承认,“蔓君姐姐对宁家感兴趣?”

“其实我对你们口中那个成功堕魔的魔修更感兴趣,修士通过引魔气入体成功堕魔后确实能够觉醒魔族血脉,得到魔族的传承。

只是能够得到多少传承,与修士本身的资质与心性也是有所关联的。

你们口中的这个宁明姝想必是堕魔时心中掺杂的仇恨太重,反而误了她自己的修炼。

连如何掩藏魔息都不知道,这样竟然还能成功堕魔,我倒真该说一句她运气不错了。”

蔓君如今初入修仙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出来没多久就遇见个资质不错的魔修,一时间来了兴趣。

“谢萤,我对她挺感兴趣的,我可以看看她吗?”

只是蔓君这话一说出口,就被不怎么爱说话的沉枫给打断。

“蔓君,别忘了我们出来是做什么的,少给谢仙子添麻烦。”

“无妨,反正我也是要去见她的,你们随我一起去,正好看看她能不能在魔道这条路上走得长远。”

谢萤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当即应允下来,蔓君也不再瞪着沉枫,转而露出一个笑容。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

“宜早不宜迟,就现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