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该喝药了

杨过这一觉睡得极沉。

体内九阳神功自行运转,修复着激战后的损伤。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窗外已是暮色沉沉,烛火在房中投下温暖的光晕!

“我这是......”

杨过撑起身子,这才发现床边竟或坐或靠着几道倩影。

小龙女伏在床沿浅眠。

李莫愁倚在窗边假寐。

程英和陆无双也各自寻了地方小憩。

显然,她们一直守在这里!

“过儿,你醒了?”

李莫愁最先察觉到动静,美眸倏然睁开。

她这一声轻唤,顿时惊醒了其他几人。

程英惊喜地站起身:“杨大哥!”

陆无双更是直接扑到床前:“杨大哥你可算醒了!”

目睹面前的情况。

杨过有些错愣。

怎么回事?

为什么守在这里这么多人?

带着好奇,杨过询问道:“我睡了多久?”

小龙女轻轻握住杨过的手,清冷的眸子泛起涟漪:“你睡了整整一天一夜,可觉得好些了?”

“一天一夜?”

杨过揉了揉太阳穴,只觉脑中还有些昏沉:“怪不得我脑袋这么昏.....”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什么,急忙问道:“郭伯伯怎么样了?”

程英温声道:“郭伯伯已无大碍,大夫说只是内力耗尽,加上旧伤复发,需要静养月余。”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段时间,郭伯母也是寸步不离的亲自照料,今早郭伯伯也已经苏醒过来了。”

杨过长舒一口气,掀开被子就要下床。

众女连忙上前搀扶,小龙女取来外袍为他披上,李莫愁递来漱口水,程英和陆无双则一个捧鞋一个拿袜,倒让杨过有些哭笑不得。

“貌似.....我不是伤员吧......”

自己只是睡的有点久而已,又没有受伤,何故如此?

“我还没虚弱到这地步。”

他笑着摇头,却还是接受了她们的好意。

穿好衣物后。

杨过径直朝郭靖的住处走去。

刚到院门外,就听见里面传来黄蓉轻柔的声音:“靖哥哥,该喝药了。”

听到这句话。

杨过一顿。

这个时间段。

好像水浒还没出吧?

再加上黄蓉与郭靖素来恩爱。

应该是自己多心了.....

也非杨过这般想。

而是这句话实在是过于深入人心了!

咳咳......

杨过推门而入,只见郭靖半靠在床头,虽然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黄蓉正端着药碗。

一勺一勺地喂他服药。

“过儿!”

郭靖见到来人,眼中顿时亮起光彩。

黄蓉也转过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过儿醒了?感觉如何?”

杨过快步上前,郑重行礼:“多谢郭伯伯、郭伯母挂念,我已无碍。”

他仔细打量着郭靖的气色。

见他确实好转,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郭靖眼中满是欣慰:“此番多亏过儿机敏,否则......”

他话未说完。

但众人都明白其中凶险。

“靖哥哥说得对。”

黄蓉将药碗放在一旁。

自从郭靖醒来了之后。

黄蓉也忍不住询问了一些细节。

郭靖回想当时的情况,于是也一五一十的朝着黄蓉说了出来!

从一开始被金轮法王带着两千精锐包围,襄阳返回的路上更是被重重阻隔。

也多亏杨过灵机一动,并未继续奔走襄阳,而杀了个回马枪,直奔中军大帐而去。

不曾想,中军大帐竟然也有忽必烈的埋伏,刀斧手,弓箭手蓄势待发。

光是听到这里。

黄蓉就忍不住深吸一口气,纤纤玉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索幸最后杨过找到了忽必烈,挟持了对方,若不然,他们还真就未必能回得来。

“这...这也太险了...”

黄蓉声音发颤,往日灵动的眸子此刻满是后怕。

她想象着那箭雨如蝗的场景,想象着丈夫和杨过在千军万马中厮杀的景象,只觉得心口一阵阵发紧!

郭靖宽厚的大手覆上她的手背:“蓉儿,这不是都平安回来了吗?”

是啊.....

都平安回来了!

也多亏杨过跟着过去。

但凡换做任何一人。

郭靖都未必能返回襄阳。

如今。

见到过儿亲自来临。

黄蓉转向杨过,突然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过儿,这份恩情,郭伯母记在心里了。”

杨过连忙侧身避开:“郭伯母这是做什么!我与郭伯伯本就是一家人.....”

“蓉儿,你也别让过儿站着了。”

郭靖拍了拍床沿,声音虽虚弱却透着关切。

“瞧我这记性.....”

黄蓉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拉过一张椅子:“过儿快坐。”

她动作轻柔,眼中满是慈爱。

杨过也不推辞,在椅子上坐下。

郭靖宽厚的大手落在他肩上,眼中满是感慨:“过儿,这次多亏了你,否则我这把老骨头,怕是真要交代在蒙古大营了。”

“郭伯伯说哪里话。”

杨过摇头笑道:“这本就是侄儿应该做的。”

郭靖沉吟片刻,忽然问道:“那日我昏迷之后,可遇到追兵?”

“自然是遇到了。”

杨过闻言,点了点头。

“金轮法王当真杀过来了?”

郭靖那会儿本就意识模糊了,并未察觉到危机。

杨过紧随其后道:“金轮法王那老秃驴岂会善罢甘休?派了足足三百铁骑追杀我们。”

黄蓉闻言,手指捏紧,看向杨过。

杨过见状,语气轻松了几分:“不过那些人实力不强,自然不是我的对手?在城外十里处的密林里,被我设下埋伏,杀了个七七八八。”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郭靖却能想象当时的凶险。

三百铁骑,即便是全盛时期的自己,也要费一番功夫。

想到这里,郭靖不由叹息:“过儿,郭伯伯对不起你,差点也将你折在里面......”

“郭伯伯不必挂怀。”

杨过正色道:“这些年您对我的教导,不就是为了今日这般情形吗?”

郭靖闻言,眼中闪过欣慰之色。

他看着眼前这个已然长成的青年,想起当年那个顽劣的少年,心中百感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