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穷兵黩武

韩子成在漠北草原,

以近乎疯狂版的节奏,不断对周边各个游牧民族展开进攻,哪怕高晚秋全程都是以观看密信的形式,只能看到文字,但依旧感觉有些窒息。

太疯狂了!

高晚秋不理解,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韩子成为何会不顾一切,对游牧民族展开这么疯狂的进攻。

难道单纯就是为了避开自己的锋芒?

不!

内心深处,

高晚秋有种感觉,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韩子成这么做肯定有他的意义。

对比前面几次模拟的内容,

这一次,

韩子成的行为,着实有些反常。

就比如......面对自己的进攻,竟然选择不战而逃。

而且,

在发现前往燕国的路被堵死之后,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前往漠北,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如此果断的行为......实在是太反常了!

其中,

最让高晚秋忧虑的,

还是韩子成前往漠北这个行为。

因为她没办法跟过去,亦或者说抛弃主力,只带数万精锐部队追击,

但这点兵马,

高晚秋很担心,正面能否应对韩子成。

“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模拟过程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

“上一次可以说,是因为自己出兵干预了韩子成在巨鹿的事情,可这一次明明没干预,难不成就是因为自己多等了几个月才出兵?”

“但不管是因为什么,韩子成前往漠北的这条路,必须要想办法给他堵上,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高晚秋现在可是清楚的记得,

给予韩子成太多时间,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至于说远征漠北?

不是她不愿意,而是代价太大!

昔年,

高祖一统天下,建立齐国之后,面对北方匈奴的挑衅曾远征漠北,结果因为大意导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上。

而这份耻辱,

也被大齐记在心中。

高祖驾崩之后,文帝即位,随后几十年间励精图治、厉兵秣马,随后又经历了景帝的数十年休养生息。

待到武帝即位之时,

齐国可谓是国富民强,

据传,

当年太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一层又一层地堆放着,多得都漫到了外面,以至于很多粮食都腐烂了不能吃。

就连养马场,用于喂马的饲料,都是用的小米。

然而,

即便是这么丰厚的家底,

在对匈奴展开全面决战的短短十余年,整个齐国就已经变得社会动荡。

民力竭,财用竭,海内虚耗!

师出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

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虽然十余年的战争,让匈奴损失惨重被迫远遁漠北,至此漠南无王庭。

但是,

齐国也因此,差点亡国。

万幸武帝之后,即位的宣帝力挽狂澜,才致使齐国没有亡于南宋、南梁之手。

这就好比孙子兵法中所言,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一个国家,

大规模的用兵,也就是穷兵黩武。

其中,

最大的消耗,

便是因为粮草的远程运输。

征集当地百姓运粮,那就会有土地陷入荒废,影响第二年的耕种,而且当地的物价也会随之上涨,会导致百姓财富枯竭。

军力耗尽,财物枯竭,国内十室九空。

所以,

通常大军远征,

首选就是依靠水路运输粮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兵家必争之地,都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运输便利的节点。

因为一旦卡在这里,

敌人想要过去,不知道还得多走几十乃至数百里,而这么漫长的运输线,后勤粮草根本没办法运送,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去打。

而现在从模拟中看到的问题是,漠北之地根本没有水网,也就是没办法用水路运送粮草。

一旦大规模的出征,

到时候,

齐国就会面临日益沉重的负担,

除非能够做到一击毙命,直接将韩子成弄死,否则一旦僵持下去,甚至就一年半载的时间,巨大的后勤压力就能让齐国拖垮。

毕竟,

去年洛口仓的大火,

已经让齐国多年的家底付之一炬。

高晚秋知道,自己耗不起。

必须速战速决。

但韩子成的举动,明显就是不跟你打。

“如此看来......还是得找出前后偏差这么大的问题所在,目前最好的局面,自然是逼迫韩子成跟我正面决战,然后依靠火铳的优势,直接将他一举击溃。”

“可问题是,他若是执意避战,自己又该如何?”

实在想不到原因的高晚秋,

只能将希望,

寄托在模拟中,

希望能找到问题所在。

......

【昭宁五年,十二月,随着乌桓的覆灭,韩子成一统整个北境草原的消息,也传到了你的耳中。】

【此时此刻,单论疆域,韩子成所统治下的草原,疆域已经远超齐国,更为恐怖的是,对方所能聚集的力量,让你感到深深担忧,你心中太清楚,这些草原各部联合在一起,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

【然而韩子成在统一之后,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反而开始沉寂了下来。】

【在这期间,你一直在筹备着北伐事宜,虽然齐国目前的粮草储备,不足以支撑全面北伐,但你打算只率领数万新军,一人两马向北进军,你实在不愿意给韩子成太多时间。】

【昭宁六年,三月,就在你北伐事宜筹划到了最后关头,打算等开春,草原战马最为瘦弱的时候动手,在这时燕国细作传来急报,韩子成率军进攻燕国,燕国北境大片疆土沦陷。】

【昭宁六年,三月十七,燕国女帝姬玉瑶御驾亲征,率十六万燕军试图抵御韩子成的进攻,然而战场却是摧枯拉朽,完全是以一边倒的姿态结束。】

【昭宁六年,三月二十二,韩子成接连攻克燕国十余座城池,燕国女帝姬玉瑶带着数千残兵败将逃回蓟京。】

【昭宁六年,三月二十三,韩子成大军兵临蓟京城下,次日,姬玉瑶出城投降,并宣布将燕国皇帝之位禅让于韩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