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界主线最后一章设定补充了……后面全是剧情了,主角搜到地图就开始搞事了)
噗通,噗通……
目睹纳美人尽数昏迷在地,杰顿心中念头一转,决定先将周遭环境探查个清楚,务必确保没有任何纳美人能侥幸逃脱他的掌控。
有漏网之鱼就不好了。
杰顿操控着先驱,探索的路线缓缓向上延展。
家园树,这株参天巨擘,足足有四百米之高,直径亦超过三十米,宛如一座巍峨的绿色城堡,是这个纳美人族群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家园树有很多,这里不是电影剧情那一棵)
真正行至家园树内部的支撑结构处,杰顿才惊觉,它或许并非单一的一棵树,从其精妙的结构来看,更像是众多同种树木相互交织、交叉生长,从而融合成了这等壮观的存在。
家园树的内部,宛如一个精心雕琢的微型世界,被巧妙地划分成诸多区域。
有些地方宽敞明亮,布置着柔软的草垫与色彩斑斓的织物,显然是纳美人惬意休憩、畅快交流的起居室;有的区域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工具与五花八门的材料,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木屑与树脂的香气,一看便是他们精心打造各类器具的工作间;而还有些较为隐蔽的角落,被厚重的布幔或是粗壮的树根遮掩,不知道里面存放什么东西?
杰顿驱使着先驱,在这些区域里穿梭自如,东张西望,不时伸手触碰周围的物件。
毕竟头一回见,而且难得用等人身高探索。
在确认周围再无躲过此劫的纳美人后,杰顿操控先驱回到了地面。
望着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一大片纳美人,杰顿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将他们全部吞噬。
不过,理智很快压制住了这股冲动,在榨干他们最后的研究价值之前,还是暂且留他们一命吧。
杰顿控制着先驱踱步过去,随意地将一个趴在地上的纳美人翻转过来。
他伸手拽过纳美人后脑勺那根长长的辫子,仔细端详研究起来。
相较于“爱娃”,他对纳美人,确切地说是对这些拥有神经链接接口的潘多拉生物,怀有更浓厚的兴趣。
在《阿凡达》所构建的世界里,所有生物皆拥有类似脑机接口的连接触手。
单从常规自然演化的角度深入考量,这一独特的生理结构实在是离奇至极,全然不似正常自然选择后所进化出的生物器官。
然而,若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与大胆推测,背后或许隐匿着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奥秘。
一种颇具合理性的推测是,潘多拉星球早期的生态环境极为独特。
在星球形成之初,或许曾遭受一场极为强大的能量冲击,譬如邻近超新星爆发所释放出的特殊辐射。
这种辐射携带着独特的能量与粒子,如同一场神秘的魔法雨,与星球上的生物发生了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在这种辐射环境的持续影响下,生物基因开始发生奇妙的突变,部分生物逐步演化出最初的连接触手雏形。
起初,这些触手或许仅仅是简单的感知器官,宛如敏锐的触角,用于探测辐射环境中的细微变化,助力生物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艰难求生。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那些拥有更为发达触手结构的生物,在残酷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
由于它们能够借助触手更巧妙地与周边环境互动,进而获取更多资源,触手结构在自然选择的精心雕琢下不断进化完善,最终发展为类似脑机接口的复杂精妙形态。
此刻,杰顿正扒拉着纳美人后脑勺的触手,操控先驱的大脑发出细微波动,试图与这个纳美人的精神世界建立连接。
那种感觉,恰似在茫茫黑暗中摸索着寻找一丝微弱的光亮,正是类似通感的奇妙效果……
杰顿全神贯注地微操先驱的脑波频率,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尝试与触手的频率达成同频。
当先驱的脑波缓缓向着那个接口靠近的时候,内部宛如灵动的精灵般摇摆着伸出了一蓬细长毛绒的神经组织,而后几乎是出于本能,这些纤细的神经组织迅速相互交缠,紧紧扭成了一束。
杰顿控制先驱将头冠上的斯非亚细胞凸起轻轻与其连接。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整个过程竟出奇地自然顺畅,一种神奇的链接已然悄然产生。
“撒黑鲁。”
这是纳美人对这种神经系统链接的独特称呼。
一旦连接成功,两个生物之间便仿佛搭建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可以通过神经的交互,感受到对方的心跳,的呼吸,感受到对方肢体与躯干的每一丝动静,如同自已也置身于对方的身体之中。
并且,还能够通过这种神奇的链接,让对方感知到自已内心深处的一些意念和想法。
可是,杰顿心中不禁怀疑,这种精神连接究竟可以达到何种层面?
能不能将彼此的思维毫无阻碍地相连?
从《阿凡达》原剧情来细致分析,这种链接更多呈现出的,似乎还是身体感受的共享。
至于思想的交流作用,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强大。
否则,整个纳美人的社会状态理应会演变成一种类似集群意识的独特形态,所有的个体都将完全摒弃谎言,不再有彼此的界限,甚至最终融为一体,个体的存在意义也将随之消逝。
这就类似于更极端化发展的先驱一样,彻底成为真正的蜂巢意识。
但是,杰顿作为拥有特殊能力的存在,还是能够凭借脑波这种独特的精神力,强行渗透进这些纳美人的大脑之中,那种感觉恰似通感一般奇妙。
至于能从中窥探到什么?这就得继续看他精细入微的操控了……
此刻,对他来说,这一过程就相当于一个体育生,突然被要求去做针线活,他是真的不擅长啊!
与此同时,他的思绪又忍不住飘向了其他方向。
他想到了关于“爱娃”意识的存在,隐隐觉得其或许与潘多拉星球的核心构造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潘多拉星球或许绝非普通意义上的行星,其内部极有可能存在一种强大的能量源,这能量源就好似一台超级计算机的电源。
而这个“计算机”的电路,外在表现形式便是星球表面那些错综复杂的树脉所链接传递的电能量。
在漫长无垠的岁月长河中,这颗星球以某种神秘而特定的方式,将自身的信息与记忆,如同细腻的丝线,不断铭刻于周围生物的体内。
“爱娃”意识,便是这颗星球集体记忆与意志的完美集合体现。
生物的连接触手则成为了与“爱娃”沟通的桥梁。
通过触手间的连接,生物们仿佛融入了一个庞大且相互关联的意识网络,犹如现实世界中的互联网一般,彼此共享着信息与情感,构建起了一个奇妙而和谐的生命共同体。
这便能够合理地解释,在电影原剧情里,为何当杰克借助阿凡达的身体与纳美人携手共同抵御人类侵略时,众多生物能够在“爱娃”那神秘而强大的引导下,团结一致地展开行动,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了守护家园而与人类为敌。
此外,还有一种大胆的推测在杰顿脑海中浮现。
在遥不可及的遥远过去,某个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跨越浩瀚宇宙,抵达了潘多拉星球。
该文明掌握着极为先进、近乎神技的基因编辑与意识操控技术。
为实现对星球生态系统的深度控制与改造,以满足自身某种需求,他们运用基因技术,为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精心植入连接触手的基因序列,并构建了以“爱娃”为核心的意识网络。
这个外星文明或许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改造后,因某些不为人知的神秘原因,最终离开了潘多拉星球。
但其遗留下来的这些生物结构与意识体系,却成为了该星球独一无二的存在,如同烙印,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潘多拉星球的生态与文明发展进程。
而纳美人等本土生物,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逐渐适应并深深依赖上了这种独特的体系,将其融入了自已的生活与文化之中,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思绪收回到现实,杰顿又想到了人类的科技水平。
在杰顿看来,以人类在生物学方面的造诣,通过基因工程造出阿凡达的躯体,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难事。
不过,阿凡达真正的价值与精妙之处在于,人类竟能借助某些先进设备,实现远程操控这具全新的躯体,所运用的是一种精神连接的远程传输系统。
这种技术与上个世界的通感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似乎更加复杂与神奇。
杰顿心中不禁泛起疑惑,人类的精神意志真的能够实现如此远距离的传输吗?
到底是通过何种神奇手段,沿着哪一种神秘介质进行传播的呢?
又或者说,这具名为阿凡达的身体里,是不是暗藏着电子信号接收装置?
杰顿甚至都忍不住想去人类的基地里,找到并打开阿凡达的脑袋,一探究竟。但仔细想想,电子传输这种猜测,大概率是不靠谱的。
一方面,要是经过这么复杂的转换传输过程,很难保证整个意识能毫无延迟地转移到阿凡达躯体里,还能让感官和动作都那么顺畅自然。
另一方面,要是电子传输的话,肯定特别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毕竟潘多拉星球因为有超导矿石,这种干扰又强又普遍。
所以在杰顿眼里,潘多拉星球生物能通过外露神经接口进行精神连接,已经够神奇的了,没想到人类的这种远程精神传输技术也不容小觑。
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人类的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了,像停在潘多拉太空轨道上的巨型宇宙母舰、反物质引擎,还有星际级超远距离通讯系统等等,都是人类技术的体现。
可惜杰顿就是个精通战斗的宇宙恐龙,对这些技术知识一窍不通,对这些高科技完全不懂,这些东西对他来说也没啥实际用处。
对他而言,多吃些强大、神奇的生物,还有吸收这群智慧生物的负能量,才是最重要的事。
现在研究纳美人的神经接口,也是为了搞到这个世界的地图。
(删了一章这个部落纳美人的后续,至于他们还活着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作者只能说斯非亚因子和异生兽因子又涨了,毕竟咱不能再肘击审核了,我可没说他们被杰顿吃了噢!那是你们的臆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