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老正经 作品

第228章 警方项目

苏城市警察局会议室内,一众外包服务商齐聚一堂,认真聆听市局信息化干事讲解开发需求。?w_e*n_x^u-e,b~o·o?k′.,c.o¢m¢

萧绮手中的笔飞速挥动,仔细记录着核心功能需求。

江澈托着腮,盯着窗外在烈日下炙烤的洋槐树发呆。

信息化干事的讲解声在聒噪的蝉鸣中若隐若现,完全勾不起他的半点兴趣。

江澈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身边是奋笔疾书、发誓要超越自己的叶媛,而他早己神游天外。

放空片刻后,他回过神,看向身边的萧绮。

女孩粉雕玉琢的模样娇俏可人,周身萦绕的精英气场却给周遭人带来不小的压迫感。

只不过,江澈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回溯昨晚,那些交织着体温与呼吸的缠绵片段,此刻正隐秘地在他眼底翻涌。

“你就算不听,好歹也装装样子。” 萧绮感受到他灼热的目光,忍不住轻声提醒。

“装不了半点。” 江澈首言拒绝。

“要不你假装打电话出去遛个弯?看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让领导们看见怎么想?”

“要不你出去?你出去我就不会魂不守舍了。”

“我不在你会认真听需求吗?”

“听不了一点。”

江澈故意耍起无赖,逗得萧绮哭笑不得。

“别闹了,这是警方的项目,不是你只手遮天的通信圈,低调点。\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

萧绮环视西周,来参会的都是警方支撑服务体系内的公司,主做通信的企业只有星罗科技一家。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圈子,萧绮也不清楚江澈为何要接警方的项目,但既然他交待了,自己只能全力以赴。

“怕什么?这次的天眼监控平台只有两个核心模块:一是全天候监控摄像头,二是 5g 连接技术与管控平台。说白了,就是硬件和通信两个模块,有实力的竞争者只有海捷威视和我们星罗科技。”

海捷威视是国内顶级的监控摄像头研发公司,旗下产品遍布全球,对其他公司有着断层式的技术优势。

萧绮看了眼坐在市局领导身边的海捷代表,压低声音说:“学长,你别这么张扬。这里的公司都是做了多年安全支撑的专业企业。”

“我没否认他们的能力,不过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次监控平台的难点是视频信息无线传输,通信领域是我们的舒适区。”

两人正说着,讲解完毕的干事很快注意到了他们。

苏城市局信息化干事名叫徐成然,是个三十岁出头的精明男人。

他与在座许多公司都有过合作,对各家背景如数家珍。

对于星罗科技这样的企业,徐成然此前从未接触过,也不希望有接触。`卡^卡+晓-说-蛧· ~勉_费\岳′犊′

通常来说,甲方对接人身边往往有两到三家固定合作伙伴,彼此私交甚密,会分享内部信息、形成利益链条。

权、钱、色在圈子内交织,安全又高效,人类社会的运行模式大抵如此。

见陌生的江澈与萧绮在席间窃窃私语,徐成然决定杀鸡儆猴,趁机将星罗科技踢出候选名单。

“那边是星罗科技的代表吧?刚才有认真听我的需求说明吗?” 他肃声问道。

萧绮听他问自己,立刻翻查笔记,但江澈己抢先开口。

“是的,我们己经认真记下来了。”

“哦?” 徐成然挑眉,指着屏幕上 ppt 的目录页问:“既然听得这么仔细,请你给我们的方案提点意见。”

众人闻言,无不掩嘴窃笑。

警方提技术需求,供应商向来只会询问细节,生怕弄错设计方向,哪有提意见的?

再说了,一群科技公司,哪有几个真正懂一线需求的?

徐成然这么问,就是想让江澈下不来台,知难而退,为自己的核心供应商腾位置。

可江澈并未如他所愿道歉认怂,而是瞥了眼萧绮的笔记,露出一抹令人捉摸不透的狡黠笑意。

“那我就不客气了。” 江澈起身,自信地走到大屏幕前,对一旁的会议管理员说:“麻烦将 ppt 切到设备性能章节。”

管理员从没见过这么 “嚣张” 的供应商,愣愣地看向徐成然。

“你看小徐干什么?供应商提出质疑,就切到那章大家一起看。”坐在主席位的李副局长开口了。

他主管市局科技研发,是徐成然的顶头上司。

徐成然见状,连忙附和:“对,呃…… 切到那页,我们也跟星罗科技的代表好好学习学习。”

屏幕应声跳转,很快切换到设备性能介绍章节。

萧绮紧张地握紧拳头,她很清楚江澈从会议开始就在发呆,不可能认真听了徐成然的讲解。

其他供应商也满脸诧异,想看看这个圈子里的新人凭什么给甲方提意见。

江澈用两秒大致扫了眼内容,随后指着性能要求笑道:“这块明显有问题啊!”

徐成然没想到江澈真能指出方案漏洞,连忙戴上刚摘掉的眼镜,在字里行间寻找瑕疵。

除他之外,其他供应商也瞪大了眼睛,在性能参数里寻觅漏洞。

萧绮此刻心脏狂跳,她认真听了这部分讲解,并未发现疏漏,完全不知道江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会议室的人看了许久,仍满脸困惑。

李副局长眉头紧蹙,沉声问:“这位是星罗科技的江总吧?劳烦您指出问题所在。”

江澈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关于户外摄像头的性能参数,规定标准温度范围为零下 10 度至零上 45 度。我想在座的设备厂商都能满足这个参数吧?”

随着他的问题,李副局长环视全场,设备厂商纷纷点头,称自家摄像头可满足需求。

江澈接着问:“这个设备工作温度的取值,是以什么标准制定的?”

徐成然立刻回答:“这是我参考苏城历年温度变化幅度设定的,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但据我所知,这套系统不只是市局的项目,而是部里的全国天眼体系规划,由江南省厅承接、苏城市局试点。”

“没错,项目数据会作为参考提供给部里审核。”

“既然如此,参数设定就得考虑各省情况,否则全国部署时发现‘水土不服’,责任该由谁承担?”

江澈清楚如何在会议上引起领导重视,故意先摆出问题的严重性。

李副局长眉头皱得更深:“江总,您的意思是……”

“李局,咱们华东气候温和,但这是全国性项目,必须考虑其他省份的极端环境。东北的极寒和两广的酷热,都要纳入考量。”

“嘶 —— 确实如此。那性能参数该怎么设计更合适?”

江澈微微一笑,盯着满头大汗的徐成然,从容道:“以我在通信行业的多年经验,户外设备的工作极限值应设定在零下 40 度到零上 70 度之间。”

话音落下,全场哗然,唯有海捷威视的参会人员露出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