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飞驰,扬起阵阵尘土。
“驾!”
夏侯手中的马鞭狠狠抽下。
车厢内有些颠簸,陈川扶着车壁稳住身形,目光透过车窗看向外面飞速倒退的树木。
“怪事!”
夏侯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带着几分纳闷。
“那车夫平白无故不见了踪影,可这一路上,咱们竟然再没遇到半点袭击,就这么顺顺当当地到了河东地界。”
陈川点了点头,应道:“顺利抵达自然是好事,不过……车夫的事情,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哼!总不能是他自己腿脚发软,半道跑了吧!”夏侯不屑地说道。
陈川没有接话,心中却觉得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一个训练有素,被安排来给太子驾车的车夫,岂会无缘无故失踪?
这背后,定然有什么隐情。
“管他呢!”
夏侯浑不在意地嚷嚷道。
“反正咱们是到了河东了!我说陈川,你小子就是心思重,老想那么多干啥!”
陈川无奈地笑了笑,没再争辩。
“我们到河东喽!”
一声欢快的大喊传出马车。
小公主赵语熙兴奋地将大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外,任由劲风吹乱她的发丝。
连日来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天空放晴,阳光明媚。
马车驶入河东郡的地界,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官道两旁,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用茅草和泥土搭建的简陋屋舍。
更远处,还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农人,正弯着腰在田间地头劳作。
“看来,河东郡这边的情况,似乎比预想中更好。”陈川看着外面的景象,轻声说道。
虽然能看出旱灾的痕迹,田地干裂,作物稀疏,但至少还有人在耕作,有炊烟升起,并非一片死寂。
太子也撩开车帘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嗯,比本宫预想的要好一些。”
马车继续前行,前方隐约出现了一座城池的轮廓。
“殿下,我们是直接进城吗?”陈川问道。
“不急。”
太子摆了摆手,脸上露出神神秘秘的笑容。
他示意陈川和夏侯靠近些,压低了声音说道:“父皇临行前与我商议过了。此次赈灾,不能只听地方官的汇报,更要亲眼看看实情。”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陈川:“所以,到了地方,明面上,由你去和当地的郡守接触,代表朝廷,处理赈灾事宜。”
说着,太子从怀中取出一块沉甸甸、雕刻着蟠龙纹样的金牌,递到陈川面前。
“这是钦差令牌。”
太子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凭此令牌,你可以调动河东郡的一切资源,全权负责此地的赈灾事务!查贪官,抚灾民,皆由你决断!”
我靠?
陈川一愣神。
这个局面怎么这么熟悉?
那天太子妃怎么说的来着?
“这是我父亲镇南侯的信印。”
“你拿着它。到了地方,若真遇到可用之人,或是紧急情况,可凭此印信调动侯府在那边的部分力量和资源。”
陈川有些恍惚了,怎么感觉自己随时可以拥兵自立?
快速摇摇头,陈川回过神来。
“定不辱命!”陈川沉声应道。
计议已定,三人不再耽搁。
马车在城外一处隐蔽的树林停下,太子和夏侯将象征身份的物品都妥善藏好。
随后,几人悄无声息地混入了进城的人流中。
河东郡城看起来还算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往来不绝。
只是……大多数人脸上还是带着几分菜色,衣衫也略显陈旧。
刚走进城门没多久,赵语熙就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眼巴巴看向陈川和太子。
“三哥,陈川,我饿了……”
太子闻言,看了看天色,便点头道:“也好,咱们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顺便听听城里的动静。”
几人在街上转悠了一圈,最终被一阵浓郁的肉香吸引,停在了一个卖羊肉泡馍的小摊前。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伯,正忙着招呼客人。
“老伯,来三碗羊肉泡馍!”陈川上前说道。
“好嘞!客官稍等!”
很快,三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就端了上来。
雪白的馍块浸泡在浓郁的羊肉汤里,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和香菜,还飘着几片红亮的辣椒油。
小公主显然是饿坏了,顾不上形象,拿起筷子就大口吃了起来。
她第一次吃这种街头小吃,吃的小脸通红,不停地伸出舌头哈气,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唔……好吃!好烫!好辣!”
她一边呼气,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比宫里的御膳好吃多了!”
陈川看着她那副样子,不禁一笑。
夏侯更是豪放,几口热汤下肚,热得
不行,干脆解开了领口,露出结实的胸膛,呼哧呼哧地吃着,额头上汗珠滚滚。
一顿饭吃得几人都是满头大汗,酣畅淋漓。
陈川放下碗筷,看向还在忙碌的摊主老伯,状似随意地问道:“老伯,生意不错啊。咱们这一路过来,看着外面田地挺干的,这城里瞧着倒还好?”
老伯一边麻利地收拾着碗筷,一边擦了把汗,闻言摆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庆幸,也有些后怕。
“嗨!客官,比起东边遭大灾的地方,咱们河东郡算是祖上积德了!”
他叹了口气。
“河东自古就靠着盐池,底子厚实,家家户户多少都有些存粮。这次大旱虽然厉害,地里收成是完了,但靠着以前的积蓄和薛府开仓放了点粮,饿死的人倒不算多。”
老伯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朝着东边努了努嘴:“不过啊,听说再往东边去,那情况可就惨喽!逃难过来的都说,遍地是死人,啧啧……”
陈川听着,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没有接话。
这情况和他之前的判断大致相符,河东确实相对较好,但灾情依然存在,只是被掩盖在了尚可维持的表象之下。
太子忽然抬起头,也问道:“这郡里的郡守,怎么样?官府放粮,看来还是位好官?”
“郡守?”
老伯闻言,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语气有些含糊。
“郡守……郡守大人……俺们这些小老百姓,哪能知道大老爷的事儿?不清楚,不清楚。”
说完,他便不再看太子,低头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明显不愿多说。
奇怪?
太子哦了一声,继续低头吃馍。
陈川却心中疑惑。
按理说,当地父母官如何,百姓怎会不知?
尤其是这种灾年……
这老伯的态度,明显是在回避。
老伯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打量,抬起头,咧嘴笑了笑,露出几颗黄牙:“看几位客官的口音和打扮,是从老远的地方来的吧?”
陈川点点头,坦然承认:“是啊,老家遭了灾,出来讨个活路。”
“唉,都不容易啊。”
老伯感慨了一句,随即略微沉默片刻。
用下巴指了指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低声说了句。
“几位客官,你们刚进城,怕是还没留意到吧?”
“留意到什么?”赵语熙好奇地问道。
“你们没发现,这街上走的,老的不少,小的也有,可正当壮年的年轻人,却没多少吗?”
陈川心中猛地一惊!
他下意识地再次环顾四周。
果然!
街道上行人虽然不少,但不是步履蹒跚的老者,就是面黄肌瘦的妇孺。
而那些青壮年男子,却几乎不见!
他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