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故事的小铁匠 作品

第273章 高育良的隐忧

高育良一听祁同伟的这个表态,他的心就踏实了。

虽然祁同伟没有明说,但是这个“携手共进”,已经是最好的承诺了。

所以说,在校期间,师生都说祁同伟这个人重情重义,如今看来,踏上了社会之后,经过了历练。

祁同伟身上依旧保持着这个闪光的品质。

只要你真心待过他,他都会尽可能给予回报。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真的已经很难的了。

想到这里,高育良忍不住举起了小酒杯,说道:

“同伟啊,你真是给了高老师一个惊喜,一个定心丸呀。”

“在这里,高老师也表个态,一定努力跟上你们年轻人的步伐。”

“高老师能走得多远还不一定,但是在这之前啊,一定让你走得顺顺利利。”

这高育良也是发自肺腑了,真心实意的表态了。

他的意思就是你帮我度过这个坎,我高育良呢,就利用现在手上的一点点权力,帮你把吕州这段生涯给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走完。

让你在吕州的履历也是光鲜亮丽的!

祁同伟一听,明显能感受到高育良的真情实意,他也立即拿起了小酒杯。

“高老师,您言重了。”

“说好了,咱们师徒肯定要共进退啊。”

高育良欣慰地点点头。

这顿饭后,高育良心里有底了,这份底气是祁同伟给的,这样他就有底气,可以对赵瑞龙甚至赵立春,说不了。

他前面接受了高小凤,批了美食城,开了不好的头,赵瑞龙肯定会变本加厉来加码,那么有了今天祁同伟的承诺,高育良就可以有底气拒绝了。

迷途知返肯定比越陷越深来得好。

况且这美食城,高育良已经硬顶了大半年,实在也是没办法了。

市委书记再顶下去怕是帽子都要丢了。

所以,高育良才批了,换个祁同伟来,再搏一次。

现在看来,从祁同伟的态度来看,高育良显然是赌对了。

回去的路上。

高育良在车里,直接跟祁同伟摊牌了。

“同伟啊,你知道赵立春书记有个儿子,叫赵瑞龙嘛?”

祁同伟点点头,转头看着高育良,他不明白为什么高育良突然提起这个人。

“听过,我之前还在京州招商的时候,经过赵立春书记介绍,还见过赵瑞龙。”

赵瑞龙的名字他不止一次听到过,之前在金山县,招商引资的时候,祁同伟还见到了赵瑞龙。

当时,赵瑞龙还给面子,派了合作伙伴杜仲伯到金山县考察,投资了一个饮料公司。

高育良得到了祁同伟肯定的回答,继续说道:

“对,赵公子是个生意人,这些年,生意做得很大。”

“这两年,赵公子一直在吕州经营,前段时间,他看中了吕州市略有改编和硬套,请勿较真。】

“但是,那块地是农业用地,更是自然生态保护区。”

“不过,最后我还是批了。”

祁同伟一听,略显诧异地看着高育良。高育良的神态是无奈的。

“高老师,这……”

高育良点点头,真挚地看着祁同伟。

随后,高育良向祁同伟介绍了吕州市的基本情况。

吕州市下辖6县。

这里面经济最发达的就是与沪市接壤的京海市,京海市的gdp总量占了整个吕州的约三分之一。

而刚批下来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坐落在了京海市。

京海市的市委书记临近退休,主要管事的是市长赵立冬。

“这个赵立冬和赵立春书记是同族的,俩人一个族谱的,都是立字辈,往上数,是一个太爷,所以,赵瑞龙叫赵立冬一声叔叔。”

“所以,这个美食城,京海市是早就定好了,我不批也拦不住多久。”

祁同伟听到这里,露出了一丝隐忧。

赵瑞龙的名声他祁同伟早些年已经听过了,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商人自古重利轻离别。

他这下算是知道了,高育良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一直话里有话了。

说白了,高育良是被赵家架住了,上下都不是。

他不批,赵立春也可以想办法换个人来批。

祁同伟看着高育良,欲言又止,俩人陷入了许久的沉默。

许久之后。

车子在祁同伟的宿舍楼下停了下来。

“同伟啊,到了,舟车劳顿了一天,又被我拉着扯了些没用的,早点上去休息吧。”高育良淡淡说道。

秘书陈清泉机灵地赶紧给祁同伟搬出了行李,当即就往楼上搬。

祁同伟则和高育良站在楼道口,又说起了刚才车里的话题。

赵瑞龙借着赵立春的名头,做着红顶商人的生意,这件事,汉东官、商两界都知道。

而高育良也牵扯其中,这美食城,不过是一个开始。

改变土地性质,违规批复,只要将来倒查,高育良作为最后市委签字的人,责任肯定是跑不了的。

而祁同伟既然表态了高育良,会风雨同舟,携手共进,那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只是当下,他也是刚到吕州。

吕州的情况,他还不是非常了解,这里面错综复杂的人事和利益关系还需要理顺。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自然不能轻举妄动,不能因为一时情绪上的冲动,脑子一热就承诺别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到时候,办不到,反倒是伤了双方。

所以,即使祁同伟听出了高育良的无奈和隐忧,他也不能当下就表示什么。

毕竟一边是省委书记赵立春,一边是恩师高育良,还是要好好权衡一番的。

当然,对于高育良的师生恩情,祁同伟自然是不会忘的,所以他当即就宽慰起了老师高育良:

“高老师,今天感谢你的招待了。”

“船到桥头自然直,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高育良听闻后,点点头,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

“嗯,高老师知道。”

“以后啊,我们俩和温市长就搭班了,他是学术出身,吕州市的很多重担,可能需要你挑起来啊。”

高育良这话就是希望祁同伟帮助他扛起赵瑞龙的火力,能扛住赵家的压力。

祁同伟自然也是听出来了。当即表态道:

“高老师,您放心,我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