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泉 作品
第210章 太玄经
毕竟,他练太玄经,是从零开始的。
更快练成的话,也就意味着林飞可以更快提升实力。
要知道,这里可是天山飘渺峰啊,挨着西昆仑啊,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妖魔鬼怪,西王母啊,陆压道君,外星人什么的来搞林飞。
那么越早提升实力,应对这些不确定风险的能力越强。
如果现在练太玄经,练个三五个月,有仇家找上门来,自己实力还没来得及提升,就很麻烦。
所以,应该是先把九阴真经plus练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想到这里,林飞长舒一口气,经过这些事情的历练,林飞现在几乎成了被迫害妄想狂,凡事都愿意多想一步,这样很累,但也怪不得林飞。
如果不是林飞事先多学了一门武功,多做了一点积累,多想了一步,可能林飞在之前的某个环节就已经没命了。
即使侥幸活着,恐怕也会缺胳膊断腿啊,少学几门武功,武器没那么好,红颜知己凑不成三个,也没那么色艺双绝,额不对,应该是文武双全。
林飞非常得意现在自己心智的成熟,以及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最优解。
他在想如果童姥知道自己经过这么一番艰苦卓绝的比较才慎重地得出先练九阴真经的结论会不会被自己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但是转念一想,不对,以姥姥这么泼辣的作风,一定会狠狠地敲一下自己的头,然后说:“你是不是脑子有病?练个武功想半天,还在这自鸣得意,矫情的很,连女人都不如!”
林飞点点头,心想:这才是姥姥的正常反应,所以还是不要告诉她自己经历的头脑风暴。
主要还是s级武功练起来消耗的时间太多了,需要计较一番。
林飞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指环:“姥姥,我这一下就成了三个门派的掌门了。”
童姥:“没错,从今往后,逍遥派归你领导,长乐帮那群乌合之众也是你的,我退居二线,专心养老。”
林飞:“姥姥不老,姥姥年轻的很,姥姥看上去也就十几岁,青春美丽。”
童姥:“你这张嘴还是挺会说的,难怪能骗下三个傻丫头。”
林飞:“女人注定要被骗的,只是有些人被骗也值,有些人不值。”
童姥:“哟,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林飞:“嘿嘿。”
收编逍遥派对林飞意义很大,因为林飞有师徒系统。
逍遥派现在由灵鹫宫和星宿派合并而来,人数有五百人左右。
这五百人武功低微,但是有一点,她们纪律性非常好。
无论是丁春秋还是姥姥,管教徒弟都很下得去手,所以徒弟各个都很听话。
让干什么干什么。
那么如果林飞传授给她们武功秘籍让她们学习,她们一定会学的很认真,很勤奋。
起码比梁山那些人勤奋。
梁山一百单八将,一个是人数不够多,二来是不好管理,江湖习性太重,喜欢喝酒吃肉耍钱,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练武。
就拿鲁智深和武松来说,哪怕就在林飞身边,也还是很懒散,所以才会被狼牙反超。
但是这五百名弟子就完全不一样,纪律性好得多,更听话,更好管。
狼牙现在吸收了慕容复,战斗力增加八十万达到一百六十万,林飞也增加了四万。
所以林飞现在的战斗力应该是764万,准确的说。
但是培养一个狼牙多难啊?要有天赋,要有野心,要得到林飞的信任,这三个哪一个都很难大成。
可如果五百名弟子,每个人提升一万战斗力呢?是不是容易的多?
那么一共提升了五百万战斗力,林飞可以增加25万战斗力。
如果每个人提升十万呢?那林飞不是可以得到两百五十万战斗力?
这是不是比单纯指望一个狼牙靠谱的多?
数量大于质量。
现在距离试炼还有一年的时间,应该来得及。
林飞:“姥姥,我希望尽早开始教授弟子们武功。”
姥姥:“行了,知道你性子急,你愿意教,我高兴的很,可你身体还没好明白,再过几天吧。”
林飞:“明天吧,我只教内功,明天,先讲几句口诀和基础,问题不大,我身体没问题的。”
姥姥:“行,让你那几个红颜知己,那个叫云清的去组织一下。
对了,你打算教哪一门功夫啊?”
这一问倒让林飞犯了难,对啊,教哪一门呢?
如果按照培养狼牙的模式来教,先教九阳神功的话,可能会导致九阳神功泄露出去。
这九阳神功是核心科技,绝不能随意外泄,不然林飞的优势就没了。
毕竟,这五百人比不上狼牙郭襄这些心腹徒弟。
梁山一百零八人是林飞的召唤物,是被林飞召唤出来的,可能偷懒,但不会背叛林飞。
但这五百人,人多嘴杂,很难保证不会泄露出去。
所以,既要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又不能教核心科技。
林飞一拍大腿:“就教龙象般若功吧。一来,这功夫练成了能有十三龙十三象之力,所以它的战斗力加成是a级心法中最高的,有二十万。
二来,这功夫除了战斗力高,其他的乏善可陈,泄露出去也没什么,一般人不会练这么难练的武功的。
所以,就它了。”
童姥点点头:“嗯,你考虑问题还是很细致的。还有呢,你还教什么?”
林飞:“我在这个世界只剩一年时间了,就先教这一门吧,教多了,以他们的资质,也练不明白。
与其教两门,哪一门都没学好,倒不如专心练好一门。
而且龙象般若功修炼时间也更长,一年不知道她们能练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有天才修炼成了,我在单独教别的。”
童姥:“哎呀我的林掌门,你考虑问题很周全啊,我忽然觉得,你做这个掌门人再合适不过了,你说呢?”
林飞:“谢姥姥夸奖。”
这时门外有弟子前来通报:“禀童姥。”
姥姥咳了几声:“禀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