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前进,前进
4月22日凌晨2点,喀山的最高参谋部,约瑟夫同志、贝利亚、莫洛托夫以及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等人,全都围绕在沙盘前,大家不时就会将目光投向墙壁上的挂钟,等待着最后时间的到来。
面前的沙盘制作得非常精美,几乎将敌我双方部队的位置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此次布尔什维克方面一共投入超过260万大军,各个集团军的番号都能在沙盘上找到。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对约瑟夫同志等人说道:
"我们将一次性投入超过五万门火炮,对将近1000公里的战线进行炮击。"
"炮击持续的时间从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有的地方火力密集,有的地方火力稀疏,让敌人无法弄清楚我军主力部队的真正主攻方向在哪里?"
说话间他用指挥棒在沙盘上指点了几个地方,那几个地方便是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主攻方向。
为了这场大战,布尔什维克的各个主力方面军足足准备了6个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他们通过屈辱的经济协议,从遥远的东方得到了大量的装备和物资补给,现在军队和所有的物资都已经到了前线,一切的忍辱负重都到了宣泄的时候。
约瑟夫同志也曾经亲自到前线去视察过了,他能够感觉得出来,如今的红军部队是自卫国战争开战以来最强大的时候。
原来红军与侵略者之间的战术素养、武器装备方面还有巨大的差距,但是经过了足足半年时间的准备,这些差距基本上都已经不存在了。阻挡在红军部队面前唯一的障碍就是宽阔的第聂伯河。
总参谋部里的所有人,心情与约瑟夫同志一样,激动地迫切地期待大战的开始,憧憬百万红军部队跨过第聂伯河把敌人彻底赶出国境,实现伟大之胜利。
距离最后总攻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约瑟夫同志向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点了点头,然后带着莫洛托夫和贝利亚等人重新返回了自己宽阔的办公室。
站在办公室的窗边,迎着有些寒冷的夜风,约瑟夫同志问出了他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那个问题:
"东方人在干什么?"
他可以肯定北平一定知道他们红军将会在今日拂晓发起全线总攻。
莫洛托夫向旁边的贝利亚看了一眼,斟酌着语句说道:
"对于东方人来说,他们现在最主要的似乎已经不是战争了,而是发展,包括经济民生教育等各个方面。"
"虽然我们也得到了一些情报,东方军队将开始登陆倭寇本土,但是就他们现在的军事实力来说,是倭寇全国军事实力的数倍,就算真正登陆,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东方的局势已经是稳定的了。"
"半岛以及西线战场上的远征军部队一直在进行军事训练,但是就目前得到的情报上看,他们似乎没有参与到东线东西两线战场上的打算。"
"他们就完全是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我们。"
约瑟夫同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聂伯河东岸,沃罗涅日方面军出发阵地。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第三梯队的出发阵地距离河岸主阵地有6公里的距离,但是布尔什维克的士兵们却早已经准备就绪。
斯坦尼斯拉夫上尉正在指挥自己连队里的战士们高唱《卡秋莎》。
春天夜晚的风依旧寒冷,但是在嘹亮的歌声中,所有人都感觉热血沸腾。
斯坦尼斯拉夫不停地挥舞自己的双手,指挥士兵们一遍遍地高唱军歌。
在这场大战的前夕,本不应如此躁动,但是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让各部队不必隐藏自己。
就算敌人的情报人员有所察觉,也无法分清楚哪里是主攻方向。
其实,斯坦尼斯拉夫所在的第38集团军负责佯攻,真正总攻的是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中央方面军。
随着时间进入最后一个小时的倒计时,所有的出发阵地都安静了下来,只有夜风哗哗吹过河面的声音。
4月22日凌晨4点。
布尔什维克军队在1000公里的战线上组织了超过5万门火炮,向对岸的纳粹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发起炮击。
炮火准备将持续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期间,各步兵部队将迅速地把所有的渡河器械向岸边转移。
五万门火炮的炮管高高地扬起,这是人类战争历史上最庞大的炮群,他们如蛰伏在黑暗中的钢铁生灵。在同一时间被唤醒。
150毫米、120毫米、105毫米的榴弹炮,还有各种口径的加农炮、山炮,无数的炮弹飞过第聂伯河狠狠地砸在敌人的阵地上。
从极静转为极动,只在短短数秒钟的时间。
在第聂伯河的岸边,一名政委站在巨石上挥舞红旗,对从脚下高速通过的数不清的战士们声嘶力竭地喊道:
"达瓦里氏,看看脚下的第聂伯河,不是天险,是法西斯强盗妄图阻挡我们解放祖国的最后一道破篱笆。"
"纳粹鬼子踩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你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还在敌人的铁蹄下受苦。
今天我们要像劈开钢铁一样劈开这条河,让红旗插在对岸的高地上,
记住我们是约瑟夫同志的战士,是弗拉基米尔的子孙。
对岸不是终点,是把纳粹赶回老家的起点。
跟我冲,为了伟大的祖国,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