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先天牛马圣体

听老胡这么说,李学武心里就有底了。

“三哥,现在工作也不好找,没点关系,难。”

“而且您好像也没啥技术,店也开不下去了,这就有点麻烦。”

老胡苦笑。

可不是吗,事实就是如此,高不成低不就。

说实话他也不想去干力气活。

不是他没那个体力,而是真还不一定能够适应。

以前在街面上他就是吃香的喝辣的,大手大脚那就不提了。

自从出来以后,凭借存下来的家底,他开个小馆子,也没多累。

可当抗包的、板爷、力夫,那种活可不好干。

他也有些为难,总不可能座山吃空。

“可不是,没办法,我这也没技术拿的出手,也没正经方面的关系。”

“要不老弟给我出个主意?”

李学武听到这话接道:

“成啊!”

“那三哥,我说个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干?”

老胡弹飞烟屁股,不在意的说道。

“老弟有什么关照的直说,要是需要我帮忙没二话。”

不是老胡瞧不起李学武。

李学武太年轻,而且听李学武自己说的,家里也不是二代,能给他找啥工作。

没多少指望。

他只想李学武出个主意,没指望他介绍工作。

现在有个好点的工作名额,卖个一两百块轻轻松松。

李学武直接道:

“三哥,其实这个事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嘛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听到李学武这么说,老胡才有些好奇。

“什么事,说说看。”

李学武笑了笑。

“收货。”

“收货?”

“收啥货老弟?”

老胡有几分摸不着头脑。

“主要就是吃食。”

“和我干一样的工作。”

李学武也没继续卖关子。

“你的意思是让我干采购的活?”

老胡指着自己,有些不敢相信。

李学武还能给他搞一个采购员的名额不成。

要知道他可是有案底的,一般的工厂可不收。

“恩,只不过是我私人的活,你就帮我收。”

“利润我一分钱不要,你能赚多少是多少,只要能收的来好东西。”

老胡听到这,忍不住皱起眉头。

“你的意思是指标?”

李学武听到这话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旁人不知道采购员的具体规矩,这位以前在街面上混看来还懂得一些。

“不错,三哥既然懂那就好说了。”

“主要我不想跑,也不一定每个月都够完成指标。”

“所以三哥你看怎么样?”

李学武没指望老胡收的东西赚钱,虽然按照道理来讲他应该也分一部分。

但那点小钱,还不如留着当老胡的工钱。

“这”

老胡有些犹豫。

收货这个活他以前说实话也干过一段时间。

收的东西都是拿到黑市里倒手,属于二道贩子。

去乡下原地收,还真没怎么干过。

“等等。”

“我去收货别人也不一定卖啊。”

“一两家还好,多了别人给我举报,那就完犊子了。”

这时候的物资可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少量的也许没人计较,可多了,那可就不好说了。

真要有人较真,他又要被人送进去。

“这东西好说,先跟我到周边跑几趟,我再给你找领导开个条子。”

“正式工名额没有,搞个临时的还是没问题的。”

老贺、老赵和李学武的关系就不说了。

顶头的上司李怀德那就更别提。

正式工也许难,但开个条子,当一个临时工使唤没问题。

这点面子李学武还是有的。

“这,这么一说好像也行哈。”

老胡摸着胡茬子,陷入沉思。

收货这东西来钱也不慢,就是需要关系、路子。

该说不说,一些歪门的路子他还真认识不少。

李学武没劝说,等老胡自己考虑。

行就行,不行再说,反正也不急着一时半会的。

大不了换一个人。

比如阎解成那小子也可以,算是一个备胎。

老胡又掏出烟来点上一根,思索了好一会后才开口道:

“可以啊,既然老弟愿意关照我,我当然要试试了,反正就是费点力气不是。”

他想明白了,这事也没多大的成本。

就算李学武那边出了岔子不能卖,他也可以拿到黑市,鸽子市场销货。

亏也亏不到哪去。

“不错,我也这么想的。”

“三哥去当力夫也不划算,怎么也有一门厨艺傍身。”

李学武开了一句玩笑。

“可别,你这是打我脸呢,和你一比我就是烧火的小工。”

老胡摇摇头,厨子还是算了吧。

尝过李学武做的菜,他算明白了自己这点火候还真拿不出手。

不然那狗肉馆也不会开不下去。

虽然有公私合营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生意不行。

要不然真要赚钱,合营又算的了什么。

“那什么时候开始,要不今天。”

说完立马摇头。

“不行,今天太晚了,要不明天吧。”

听到老胡这么积极,李学武忍不住哭笑不得。

好家伙,这临时工还没上岗就想着工作。

先天牛马圣体舍了胡老三还有谁。

这工作的态度,比李学武强十倍。

李学武这个月公事几乎啥都没干,除了月头把指标完成以外,后面几乎都在睡大觉,或者是办私事。

“三哥,不用这么急吧,反正没多久就要过年放假了,咱们明年开始?”

李学武没想到他的提议让老胡这么积极。

收东西,啥时候不是收,晚几天就晚几天,他又不缺那一点。

老胡摸了摸头上的短寸‘嘿嘿’一笑:

“我也知道快过年了。”

“但老弟你却没想到,就是过年才有收货。”

“过年了,村里还不是的吃点好的,杀鸡等等。”

“买衣服买年货、还饥荒都需要钱。”

“这时候收东西反而比平时容易。”

“正好我在乡下也有一些朋友,要是碰到杀猪,那咱们正好收一点。”

“转手一卖,过个肥年不好吗?”

老胡越说越激动。

可不是吗,灾年到了尾声,四九城周边的农村慢慢缓过来了。

有些东西还真说不好在年尾就会卖出去。

穷人有穷人的过法,年尾正是交易的高峰期。

李学武为何没想到这一点,因为他对工作根本就不上心。

怪不得采购科一些人到了年尾比平时还要积极许多,根本看不到多少人。

原来是趁着年尾想捞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