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锦鲤 作品

第255章 守岁

自从老宁国公去世,宁元竣出京戍边,宁国府守孝三年整。

今年是除孝后的第一个新年,又是小公爷袭爵,本应大大热闹一番。

梨月欢欣鼓舞期待好久,却没想到会这般冷落。

天还没黑的时候,鹤寿堂的团圆宴就散了,主子们各回各房。

过年的气氛,比以往可是差的远了。

梨月刚入府那年,老国公还在世,宁国府除夕守岁是何等的热闹。

满府上下的人,无论主子奴才,都打扮的花团锦簇。

在祠堂祭祀过祖宗,大家排班在鹤寿堂院里,给老国公与老太君行礼。

丫鬟婆子小厮仆人,从内堂直排到二门上,一起一起的磕头拜年。

拜完年就是领过赏封红包,在鹤寿堂正房里摆团圆家宴。

宴席上阖家围坐笑语欢声,流水价的摆上饭菜汤品与美酒。

一整夜喧嚣鼎沸,爆竹声络绎不绝。

满堂水晶珠帘灿烂,芙蓉锦绣繁华。

到了晚间团圆宴撤下,宁家三房人口都聚齐在正房守岁。

宁夫人指挥着丫鬟婆子,在各处佛堂焚香迎神,在花园里供奉天地。

纸马香供糊的栩栩如生,火焚香塔一人多高,如同篝火似得。

儿孙们簇拥着宁老太君老夫妻,都站在廊下看送神迎神。

那时宁元竣才十几岁,还尚未及冠束发,穿着大红麒麟袍。

他挤过众人走下台阶,吆喝着小厮们放鞭炮除岁。

先是放的“霸王鞭”,噼噼啪啪震耳欲聋,众人都捂着耳朵。

随后满院放“地老鼠”,打着旋儿如同小陀螺,烟花四溅格外好看。

那时梨月才刚六岁,与彩雯姐拉着手,躲在柳家的身后。

跟着许多婆子媳妇丫鬟,都挤在院门口看放炮仗。

她又怕鞭炮声震耳朵,又忍不住探着头要看。

手里紧紧抓着糖果,心里只觉得欢喜。

在往年的时候,就连二门外粗使的仆人,都会赏赐酒席吃。

席面上不仅有烧鹅炸鱼炖肉,还有南来的甜酒儿。

梨月是第一次吃这么好的东西,往后几年都忘不了。

她一年到头就盼着除夕这天,能热热闹闹的吃这顿好菜好肉。

可是偏偏今年,府里出了好些事情,太太也不管家事了。

成房的家生子奴才们,每家发了五百钱,做过年的赏赐花费。

听说覃乐瑶本想照旧例,还是赏赐底下人吃酒席,大家热闹热闹。

只可惜大厨房裁撤了,府里连大锅饭都做不好,还哪能做这大席面呢?

因此就把这事蠲免了,改成发钱补贴完事。

而且别说是奴才们了,就连主子们都没团聚守岁。

祭祀祖宗过后,国公爷同着两位叔叔,去皇宫御门领了赐酒。

待他们回府后,见宁老太君没兴致,就吩咐各房自己守岁了。

宁二爷回到二房院,直接去了钱姨娘房里,带着庶出儿女吃酒热闹。

撂下二太太二公子母子,空守着年夜饭桌,等到饭菜冰冷不见人。

三房院里宁三爷夫妻带着宁四小姐,一家三口也不甚热闹。

宁三爷吃过几口酒,就如往年一般,开始唉声叹气。

满嘴里抱怨烦闷,说另外两房都有子嗣,只自己膝下荒凉。

这话他已说了好几年,每到除夕祭祀后,就尤其说的起劲儿。

三太太心里憋气不痛快,碍着过年不能发作,脸上还是红一阵白一阵。

宁四小姐虽然只有八岁,可心里已经懂事了,自然也欢笑不起来。

至于长房里还算平静,锦鑫堂宁夫人跟前,是两位小姐陪着守岁。

依着礼节规矩,沈氏这长房儿媳妇也该在这里。

可她因祭祖闹了一场,正抹着眼泪念经,大概是忘了过年这档子事。

覃乐瑶则派了婆子过来,自谦是妾室不敢越礼,

等到宁元竣回来,见母亲这般冷清,就要将覃乐瑶唤过来。

宁夫人连忙摆手拦住,令他不必讲这些虚礼麻烦。

于是只有宁元竣陪着母亲与妹妹们,一起用了年夜饭。

随后依着往年的旧例,在院里烧了迎神的供奉,放了两起鞭炮除岁。

略坐了片刻时辰,宁二小姐就坐立不安,起身告辞回自己院里了。

宁夫人也打发了儿子出去,只留下大小姐,母女二人下棋守岁。

这个除夕夜,锦鑫堂正房院,反倒不如厨房院里热闹。

所有底下人都没走,婆子们打叶子牌赌钱,丫鬟们放小鞭猜枚抓子儿。

采初来叫人去燕宜轩时,梨月正没事闲得,在灶上炒瓜子。

她炒的是南瓜子,一半是椒盐咸味的,一半是糖霜甜味的。

过年时少不得这个,她前天就炒了一锅,谁知玩了一会儿都分光了。

现在只好赶着又炒两锅,预备着后半夜和明天吃。

“小月炒好了没有?我们燕宜轩一会儿就放花炮了。有好些一丈菊、彩蝶兰、金盏银台还有漫天花雨呢!”

采初穿着崭新绸缎袄,脸上擦着香粉胭脂,丫鬟髻上插着蝴蝶花钗。

她笑嘻嘻唤过梨月,看见莲蓉与孙小玉等,也招手叫她们同去。

“你们反正没差事,一起过来玩吧?我们奶奶买了好些小花筒子,都是满天星与黄绿烟棒儿!”

这些上好的烟火,都是年下大铺子才有卖的,价格可是不便宜。

平日里想要自家买着玩,那是绝不可能的!

梨月她们这些小姑娘,听着都要羡慕流口水。

几个烧火的粗使丫鬟,立刻动了心思,飞跑着过去。

原本看不起燕宜轩的莲蓉,听说有花炮,也顾不得了,一个劲儿催梨月。

梨月赶紧炒好瓜子,甜咸各装了一大盒,同些蜜饯咸酸装了个提盒。

在宋婶子秦嬷嬷跟前说了一声,随着采初一窝蜂跑了出去。

满厨房只有孙小玉沉得住气,守着灶火纹丝不动。

“过年都玩去,万一正房里太太与大小姐要吃点心,谁守着灶火呢?她们这些小猴儿丫头子,一年到头忙乱过,让她们玩去罢了。我独自在这儿盯着差事就好,我就不去了。”

这话说的与她娘孙财家的一个声调,梨月听了只是想笑。

倒是宋婶子在旁边直撇嘴儿,斜斜横了她一个白眼。

宵夜宋婶子早预备好了:鸡汁小馄饨、鸭子肉粥、蜜枣八宝粥、酥油熬牛乳,冰糖燕窝粥,小砂锅里应有尽有,哪用得着孙小玉守着灶现做?

“啧!就她知道当差,说我们都贪玩?大过年的惹气,什么人呀!”

有两个烧火小丫鬟不满,暗地里嘀咕了两句。

这些天大家也看出来了,孙小玉这次回来,虽然不爱说话了,可心气高要强的脾气还是没变,因此大伙儿也就不管她。

其实除夕夜没什么可忙,只是宋婶子灶上还在冒着热气。

她侄女福姐包着头巾,正忙着封火开锅,端出一大碗蜜汁烧鹅。

这是要给三房送的,那边李厨娘不会做蜜汁鹅,特意托宋婶子帮忙。

“福姐,你来不来?”

到底莲蓉是热心肠,见福姐忙完,也叫了她一声。

“我……我……我不去了……”

福姐心里想去,偷瞥了眼姑姑宋婶子,没敢说想去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