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成天下霸业,开一国命脉者,皆有气运加身。
戴渊从来没觉得自己有气运,故而未曾想过要反叛割据,建国立朝。
此次担任豫州刺史兼都督军事,也是想着建功立业,在朝堂上继续往上爬,能做大将军已是人臣极限。
然而石虎的一封书信,让他彻底改变了看法。
联合赵国,聚兵一处,吃下徐州,占据淮河以北,则可立国开朝,自封为王。
届时,王敦于荆州响应,顺江而下,攻打建康,夹击之下,晋国必灭,则大业可成。
戴渊是很心动的,所以他只是短暂犹豫,就与石虎结成了联盟,并书信王敦,达成默契。
但即使是如此,戴渊也没有察觉到自己有什么天运。
毕竟司马睿总要出手反制,总要派出能臣来谯郡,争取逆转翻盘。
可是…来的却是唐禹,这个人虽然背景干净,无关世家,但偏偏是个忠义纯良的,害人不能守孝,人家能不恨你?
司马睿终究是昏庸了,到现在这般时节,还在想着制衡世家,打压世家,连桓彝都不舍得放归。
而唐禹,现在又直接反了,还想劝我反…
这一切,终于让戴渊嗅到了一丝丝天运。
唐禹的一番话,把他本就在膨胀的野心,瞬间助长到了极致。
他的心情已经很激动了,但依旧沉着脸,冷声说道:“唐禹!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我戴渊位极人臣,手握大权,全赖于陛下信任栽培,你却叫我造反,你当我是不忠不义之人吗?”
“就算没有你杀钦差之事,单凭你刚刚的一番话,我就可以斩你头颅。”
唐禹哪里不知道这厮纯粹是在装,还不敢完全放下戒心。
于是他郑重道:“百姓困苦,生灵涂炭,数十年来天下满是疮痍,四海境内,乾坤之间,亿万黎庶渴望一个真正的主人,一条真龙。”
“君侯分明是真龙之相,为何不以天下为己任,承袭天运,却要做那昏君臣子?”
“君侯之仁德忠义,不该奉献给无道昏君,当奉献给天下万民。”
“唐禹不才,却也有信心辅佐君侯,成就一番大事。”
戴渊眯眼道:“你?有信心辅佐我?”
唐禹面色严肃,点头道:“君侯可知谢家六女?”
戴渊道:“当然知晓,你曾进谢家为赘婿,只不过后来又被赶出来了。”
“此女聪慧过人,从小就有胆识才学,奈何只是女子…”
唐禹道:“而我不过是区区赌徒之子,唯有纨绔之名,那谢秋瞳又是如何看得上我的?”
这句话倒是让戴渊疑惑了,他皱着眉头,仔细思索。
唐禹给出了答案:“因为她说我有经天纬地之才,有王侯将相之智。”
“只可惜,北湖集会之后,我见不惯她视人命如草芥,与之分道扬镳,因而被赶出谢家。”
北湖集会?
戴渊突然想起,北湖集会清谈之时,此人作《六国论》以喻天下局势,可谓是见解独到,才华横溢。
难道这唐禹,不单单是有治理之才,更是人中龙凤,将相之姿?
唐禹不容得他思索太久,于是大声道:“君侯!我有一言!请君侯准允!”
戴渊看他目光坚定,于是郑重点头道:“你说。”
唐禹道:“若君侯有意为天下做主,则唐禹甘愿效死,此绝非一句空话,只因心中已有丘壑。”
戴平都忍不住了,连忙喊道:“唐兄且说!”
唐禹看向两人,凝声道:“君侯手握大军数万,皆是英勇善战之精锐,何必要与石虎决一死战,闹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该当与石虎联合,肃清世家私兵,打碎域内坞堡,聚兵合而为一,大军直取徐州。”
“徐州刘隗不过两万兵马,断不可敌,或败或降,亦在掌控之中。”
“届时,君侯将彻底占领淮河以北,形成割据之势。”
“此为第一步也!”
戴渊的心跳在加快,他一瞬间觉得唐禹可能是猜到了什么事,故意这么说,但下一刻,他又想到这人父亲都死了,不可能是故意设下的计谋。
且听听他之后所言!
戴平性子更急,沉稳不住,连忙道:“那下一步呢!”
唐禹道:“王敦专权多年,反心昭然若揭,君侯去以书信,与之达成合作,从西、北两方攻打建康,司马睿必然无法招架,大晋将在数月之内崩塌。”
“而后君侯可与王敦达成协议,取得荆州北部及凉州地区。”
“至此,天下大变,晋灭而王敦起,君侯则彻底占领淮河、秦岭以北大片土地,可开朝立国矣。”
“此为第二步!”
戴渊的手心在冒汗,低吼道:“还有第三步?”
唐禹道:“当然有!开朝立国易,治国守疆难。”
“君侯称帝,当改革兵制,淮河以北地区,流民极多,可收编其中骁勇善战者,组成直属军队,独立于世家私兵,完全掌握军事大权。”
“利用境内世家所遗财富,武装直属中枢之军队,建立烽燧预警之情报传递机制,依托淮河天险构筑防线,以免王敦野心过大,有进攻吞并之意。”
“开发农田,编流民入籍,种桑织布,分工协作,利用世家所遗之根基,开国内之繁荣大局,两年即可兴盛。”
“改良官制,增设寒门举荐之科,各郡可挑选精通农事、水利等庶民为官,一可压制世家,二可吸引天下寒门及普通百姓持续流入,开辟大国根基。”
“开设私塾,修编史书,修睦佛道两教,维护国家之正统。”
“联系汉国、慕容鲜卑等势力,与之达成默契,让他们在西、北两个方向牵制赵国。”
“此第三步也。”
“五年之内,我国将彻底站稳脚跟,内部兴盛强大,欣欣向荣,足以争雄天下!”
房间里,寂静一片。
戴平猛喘着粗气,满脸都是汗水。
戴渊把手缩在袖子里,已经攥紧了拳头。
他喉咙发干,心中早已翻起滔天巨浪,忍不住道:“难道还有第四步?”
“当然有!”
唐禹正色道:“众所周知,世家对皇权威胁极大,作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自然是要限制世家的发展的。”
“可要如何限制呢?改变垄断格局!”
“从官制着手,彻底废除九品中正制,推举的制度,寒门及贫民无法做官,世家自然会不断专权。”
“今后我们以考试来选拔官员,考什么?儒学!法学!”
“以儒法治国,大权则尽归皇帝。”
“更重要的是,天下的读书人,天下的百姓,会蜂拥而至,正如商鞅变法,各国贵族庶子及天下人才蜂拥而至。”
“届时,我国将空前强大,成为天下第一。”
“那时候,南征北战,收复江山,一举统一天下,创造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王朝!”
“而君侯,则是与秦始皇、汉高祖并肩之开国太祖!”
戴渊的眼睛都红了。
“不!”
唐禹道:“君侯比秦始皇、汉高祖更伟大,因为…天下如此残破,君侯结束了如此乱世,岂是汉高祖可以比拟的?”
说到这里,唐禹直接拜了下去,大声道:“陛下!请挺身而出!改天换地!一统天下!”
戴渊身体都在颤抖,他伸出了手,扶着唐禹道:“我之遇卿,犹齐王之遇管子也!”
直到这一刻,戴渊才知道,自己似乎真的有了天运了。
任何君王,成大事之前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良相帅才,如刘邦之遇萧何、张良、韩信。
如今,我戴渊,遇到唐禹了。
天运!已然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