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尾声

黄董氏歪着脑袋,瞪她一眼,“不懂了吧?这里不用大洋,用美元!而且小汽车比国内便宜的多!你之前在上海赚的钱,换成金条了没?”

秀竹轻点一下头,“这几年,我听您的,攒上几十块大洋就换条小金鱼儿,这几年也攒了些。”

黄董氏一拍大腿,“好!你先攒着,等过些日子,让婉贞给你寻摸个小公寓,买下来吃租子。”

秀竹小声道,“我那点够吗?”

“这边的房没上海租界的贵,你又不是乱花的人,买个小点的,应该问题不大。没事,就是不够,也不打紧,这边好多都办银行抵押贷款,就跟北京放印子钱差不多,但没印子钱的利息高。”

“不敢,我不敢借印子钱,还不上那就惨了。”

黄董氏戳了下秀竹的脑门子,“我怎么会让你去借印子钱?跟婉贞借,她有钱,那中餐馆可给她赚了不少钱,她又开了两家公司,有钱的很。”

秀竹面露担心,还想说什么,被黄董氏堵回去了,“这边开的公司,跟吉祥堂大差不差,你之前可是吉祥堂的管事,进去当个店员绰绰有余,不用担心,你以后还会赚钱的。现在要紧的是先考个驾照。”

当秀竹提出想考驾照的时候,黄婉贞直接就点头应了,“大花现在太忙了,让大锤教你。”

“咳咳——”黄董氏在旁边咳嗽了两声,黄婉贞转头去看她,“怎么了?娘。”

“我得说两句!”

“行,您说。”

黄董氏矜持的开口道,“秀竹可是我身边的贴心人,我最信任她,你拿出一部分我的养老钱,给我买个汽车,就挂在秀竹名下,我以后出门,就不用求你了。”

“呦!呦!”黄婉贞夸张的叫了两声,“您老出门,一个招呼,都抢着给你开车,啥时候用着您老求人了?”

黄董氏立马瞪向黄婉贞,“少贫,你就说,给不给买吧。”

“买,必须买!”黄婉贞一拍巴掌,“秀竹考下驾照就买。”

有那么多人带着,秀竹很快融入了美国的生活,待她次年五月考下驾照,黄婉贞如约买了辆小汽车,挂在了她名下。

从此之后,黄董氏也不在公司帮忙了,整日不是去看景,就是去看动物,周末的时候,还会带上珍珍。

看到喜欢的,还会回来跟黄婉贞叽叽喳喳说上一番,黄婉贞为此还给她买了个相机。

生活上顺遂,黄婉贞学业上也顺风顺水,成功的拿到了博士证书。带她的克鲁斯教授,还邀请她加入自己的工作室,不过被黄婉贞婉拒了。

她有自己的公司,接下来她将全身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里。

这天,苏静宜带着儿子来beautiful服装公司探班,黄婉贞笑着抱了抱一周岁多的李孝仁小朋友。

“哎!他能吃饼干吗?我给他拿些吃的。”

“不用,出来前刚吃过了,”苏静宜摆摆手,“他太沉了,有二十斤了,把他放婴儿车里。”

说着,苏静宜就从黄婉贞怀里,抱回了孩子,把他放进婴儿车里,拿着个响铃逗孩子,“徐盛翊要的那批电器,已经发货了,之前我给你的单子,你给她邮寄过去了吗?”

黄婉贞点头,“当天我就邮寄给她了,不知道她收到没有,明天我发电报问问她。”

“对了,我刚收到封电报,是上海文茵发过来的,我看看写的是什么。”

说着,黄婉贞转身,坐回办公桌前,拿起个纸袋子,撕开口,从里面取出一条纸。

上面写了八个字,日攻北沪不日去美。

黄婉贞蹭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吓得婴儿车里的李孝仁小朋友‘哇哇’大哭起来。

苏静宜连忙抱起了儿子,看向黄婉贞。

黄婉贞发现自己动静太大,吓到了孩子,连忙不好意思道,“抱歉,抱歉。”

苏静宜安抚的拍了几下孩子的肩膀,待孩子不哭了,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黄婉贞忧心忡忡的回道,“日本打过去了,文茵要来美国。”

苏静宜一边慢悠悠的哄孩子,一边道,“宋文茵就是头倔驴,要照我说,她早就该来,在国内又没上学,又没工作,纯属浪费生命。”

宋文茵在九月份到达了纽约,黄婉贞亲自开车把她接来了波士顿,她好似受到了什么打击,一直闷闷不乐。

黄婉贞带着她散了几天心,又办了场中秋节宴会,引她进入了波士顿的华人圈,她心情才好了些。

刚把宋文茵哄好,黄婉贞就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信,署名是范恒亮,黄婉贞看了又看,才确定没看错。

可她跟范恒亮只有一面之缘,根本不熟啊,跟她熟的是范恒明。

黄婉贞还是打开信,认真的看了一遍。

没想到范恒明是来拉资金的,他们要买轰炸机,一开口就二十万,黄婉贞可是知道民主党上层可是有钱的很,他们几乎垄断了华国的重要资产。可这次是为了抗日拉的资金,黄婉贞实在是不想就这么拒绝掉。可她又怕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进了私人的腰包。

辗转难眠一夜后,黄婉贞分别给范先生和高教授发了电报。

只过了三天,黄婉贞就收到了范先生的电报。

范先生的电报足足有十四个字:赚钱不易以己为先后惠万千甚夺。

看过之后,黄婉贞却更不知道该不该捐了。

足足等了一个星期,黄婉贞才收到高教授的电报,上面并未给黄婉贞答案,而是直接要东西,阿司匹林,只有四个字,多一个字都没有,黄婉贞想可能高教授是太穷了。

就在黄婉贞开着车,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买阿司匹林的时候,波士顿的华人也组织起了捐款,捐物的活动。

黄婉贞拿出一部分资金,分成三份,一份捐给了由华人组织的援华团体,一部分通过邮寄汇款单的方式,邮寄给了范恒亮所在的航空学校。

剩下的一份,黄婉贞全部换成药品,分别给徐盛翊、范先生、高教授和范恒明邮寄了过去,她怕遇到海关查抄,高教授拿不到药品,只能分散邮寄给不同的人,写信让他们转交,只要有一份能到高教授手里,黄婉贞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