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陶董氏的请求1

要是搁以前黄婉贞日子不好过时,她当然不会揽下这事,毕竟她得先顾着自己个儿。如今却不同了,黄婉贞虽算不得巨富,不过已经小有资产。

她之前是非常节俭的一个人,现在日子富裕了,也不是奢侈的性子,置办了上好的房子,生活上吃穿不愁,除了买书学习充实自己,继续发展产业充实钱包,她总想着除此之外再干些什么,能帮助孩子出国留学就是很好的事。

国家因为战乱,近百年未曾进步,生生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但黄婉贞是相信国人的智慧的,他们不比洋人差,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很快追上去。

黄婉贞想了很多,面上始终保持着笑容,她回握住陶董氏的手,“是啊,我知道表姐夫一直这么拼,就是想改换门庭,你们好好培养士元,没准就能达成所愿。”

“你这是答应了?!”陶董氏又惊又喜,不住的摇晃着黄婉贞的手。

黄婉贞笑着点头,“怎么会不答应?你可是我亲表姐,之前您帮我良多,说句不外道的话,比我亲姐姐对我好多了。表姐夫也是个厚道人,拿我当本家亲戚待,之前给我的都是成本价,别说只是就近照顾士元,就是你们想去美国发展,我也是会帮的。”

陶董氏听了这话,心思一动,可想到全家只三小子会说些洋文,其他人都不会说,到了美国,连话都说不了,更甭提做生意了,只好按捺下刚起的心思,同黄婉贞问起学费的事,“婉贞,我听说去国外读书挺贵的,你说我们准备多少钱合适?”

黄婉贞想了想道,“其实在国外读书,学费差别还是很大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公立学校不算贵,但是,好一些的私立学校收费算是比较高的。要是上大学,公立私立都不便宜,好多孩子多的本地人,只能选择性的供孩子读大学。”

陶董氏刚面露忧色,又听黄婉贞道,“不过,只要成绩优异,大学里是有奖学金的,而且课程比较自由,学生是有时间做兼职挣钱的,但要是想两者兼得,很难。硕士和博士也一样。”

“像我读硕士的时候,就是自费念的,我也没参与学校里的研究赚取生活费,而是自己在外开了公司,所以压力并不算大。”

“表姐你不用担心,陶家可是有两条船的,这么大的生意,别说供士元一个,就是你家三孩子,只要能考上,都是没问题的。”

陶董氏的脸色这才好转,她轻轻呼了口气,“吓我一大跳,我是知道那洋人的东西都贵的,恐怕孩子考上自费了,供不起。”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家中男孩的读书,他们将‘仕’放在第一位,这种思想已经浸透骨血,刻录在基因上。

“不过,表姐,你别放心太早,俗话说的好,花无百日红。士元现在才十岁,离考大学还远着呢,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给他在国外开个账户,早早准备些美元比较好。”

“是,是。”陶董氏用帕子轻轻按了两下鬓角,“这两年日本人越发猖狂了,虽说是有两条船,但自从年初被日本人封住了一次,就不怎么敢走了,那日本人太贪了,为了把船赎回来,花了不少钱。”

“哦?还有这回事?”黄婉贞皱着眉头问,“表姐夫有什么打算?”

陶董氏肃了脸面,铿锵有力道,“山东的港口不能停了,一停就被扣,日本人在那的势力极大,上海港口还可以,那里毕竟还是洋人说了算。但上次赔了不少钱,你表姐夫一时半会儿不敢动,想再看看情况,我想劝你表姐夫把船卖了,那船停着,维护费不老少,而且经了上次的事,我也怕了,万一那日本人把船霸占了,政府也给咱们要不回来。”

“说白了,咱们政府现在根本不敢惹他们。那么多人家都吃了亏,陶家的靠山不算大,我可不相信真惹了日本人,那年年拿孝敬的官老爷能保住陶家的船!先卖了,要是形势好了,想干再买就是了。”

黄婉贞面露思索,对陶董氏的快刀斩乱麻给予了肯定,“是啊,换成金条最安全,那些金圆券什么的,千万别信,都是政府搜刮老百姓钱财使的手段。”

陶董氏捏了块黄油华夫饼,一掰两半,递给黄婉贞半块,“你表姐我精着呢,能被他们骗了?这种手段大总统还在的时候,就使过了。”

“有的那小商户当家的,没有骨气,脊梁骨软趴趴的,整日不是巴结这个就是巴结那个,政府一号召,那些发行纸币的官员

“现在世道这么乱,什么都是假的,那纸币就是纸做的,那纸值什么钱?要说值钱,还得是老祖宗惯用的金银之物。没钱的就换成银元,有钱的就换成金条,错不了。”

陶董氏一边吃着点心,嘴也不停地叭叭着,还跟黄婉贞使眼色,“你表姐夫说了,现在好多有钱有势的都去国外置产业了,最不济的在那南洋也有公司,婉贞,你说在美国买块地上算不。”

“上算,比在国内买上算!”黄婉贞咽下口中的点心,问道,“你想在美国买地?”

陶董氏‘嘿嘿’笑了两声,冲着一旁吃点心的陶士元道,“士元端着点心去前头玩吧,让你石头叔叔带你玩。”

接着又对门口的婆子道,“吴妈,去看着三少爷点,别出了岔子。”

陶士元瞥他母亲一眼,什么都没说,老老实实端起一盘子酥皮红豆糕走了。

待陶士元和吴妈走后,陶董氏还特意去门口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把门一关,就走回了黄婉贞身畔,“婉贞,我的亲妹子,表姐有事托你。”

黄婉贞用眼神示意她接着说。

陶董氏脱了鞋,盘腿就上了床,压着声音说道,“这些年,我也攒了些私房,都兑换成了小金鱼放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