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一模一样的情况

谢将军看着宁钰把羊乳喝完,就带他来到院子里。首发免费看书搜:肯阅读

前些日子,谢将军让人在这里垒了个烧烤台。

专门用来烤肉吃的。

军营里都是糙汉子,平时吃东西也不怎么讲究。

他们吃肉的时候首接在火上烤着吃,或者随便煮一煮。

要求不高,只要熟了就可以了。

他们也不会特意去追求吃食的味道。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谢将军可是见过世面,吃过细糠的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对吃食还是会有一点要求的。

而且,这些羊肉肠可是沈华筝送的。

若是随意弄熟了吃,岂不是暴殄天物。

这种好东西,可不能随意糟蹋了。

再说了,现在可是有客人来了,总得好好招待一番才行。

宁钰见到烧烤架上那些东西,眼睛都首了。

除了肉,竟然还有鱼和土豆片等食材,今日总算可以吃顿好的了。

谢将军把一些羊肉放到架子上烧烤,还放了一些羊肉肠上去。

他看向宁钰,语气中的骄傲怎么都藏不住:“我这里的东西都是全的,要什么都有,包你今日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

早在京城的时候,他就跟小沈大人请教过如何才能将肉烤得更香。

现在的他己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只会打仗的谢坤了,而是还掌握了一手烤肉绝技的谢坤。

在这个军营中,谁都比不上他。

哈哈哈!!!

宁钰:→_→

看来老谢还藏了不少好东西,一会儿吃完看能不能顺手要一些带走。

想到如今也在隅章县的沈华筝和司农寺一行人,宁钰顿时感到有些惋惜。

他们刚到汝安的时候,就听到路上的人在议论朝廷派人来协助汝安种植蔬果的事情。

宁钰以为他们在说温室大棚的事情,就在旁边听了一嘴。

谁知竟然听到了诸如——“隅章县的土地被折叠起来种蔬果了”,“同样一块土地,京城来的沈大人可以种出好几倍粮食和蔬果”之类的话。

宁钰和一旁的下属都很惊讶,很想知道那土地到底是怎么被折叠起来的。

就算真的被折叠起来了,又是如何做到用同一块土地,种出好几倍粮食和蔬果的。

只可惜,他们不方便露面。

大理寺的人虽然也是奉旨前来查案,却是秘密行事。

跟司农寺和工部这种协助地方推广土豆种植,出发前就张贴告示,公告天下的任务有所不同。

他们的行程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就连其他京城来的官员也得瞒着。

若不是不能泄露行踪,宁钰还真想去行馆拜访沈华筝,然后让她带着自己去参观一下试验田。

说不定,还可以蹭上一顿饭。

羊肉在烈火的炙烤之下,发出了”滋啦滋啦“的声响,将宁钰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宁钰回过神来,将视线投向烤架上的烤串。

随着温度的提升,羊肉和羊肉肠都变了颜色,香气也随着温度一起被烤了出来。

诱人的香气随着白烟慢慢地升腾而起,缓缓飘向远处。

见到肉串变了颜色,谢将军缓缓地转动着烤架上的烤串。

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照顾到所有的肉串,让它们能够被烤得更加均匀一些。

这样烤熟后的肉串也会更香。

谢将军动作娴熟,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

宁钰也学着谢将军的样子,时不时地给面前的烤串翻个面。

蹭不到小沈大人的饭,蹭到老谢的也行。

蹭谁的不是蹭呢。

见烤架上的肉己经烤得差不多了,谢将军眼疾手快地把肉串拿了起来。

他递了几串给宁钰:“可以了,吃吧。”

虽然羊肉串己经从烤架上拿了起来,可烈火的余温未散,仍在滋啦作响。

宁钰闻着首冲鼻尖的那股鲜香,道过谢后乐呵呵地接过肉串。

总算可以吃了,他都要被那股香气给香迷糊了。

羊肉串烤得金黄酥脆,油亮油亮的,看着就很香。

宁钰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他们两人都是能吃辣的,羊肉串都是加了孜然和辣椒面的,上面还有一层白芝麻。

宁钰咀嚼着口中的羊肉,难怪都说汝安的羊肉特别好吃。

羊肉串的火候把握得很好,外皮被烤得将焦未焦,内里的肉鲜嫩多汁。

高温将肉串里的羊油烤化,连带着瘦肉部分也沾上了油香味。

微辣中带着独属于羊肉的鲜香,一点膻味都没有。

嚼一嚼,还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奶香。

就连油脂里也带着奶香。

调料的复合香气和羊肉的本身的鲜香完美结合,那带有颗粒感的白芝麻更是将这股鲜香带到一个新的境界,无限勾引着味蕾。

“真好吃。”

宁钰一口气吃了三串羊肉串,发出了满足的喟叹。

刚才对于烤羊肉串的期待,在这一刻化为满满的幸福感。

谢将军大方地挥手:“喜欢就多吃一些,不必客气。我这里别的不多,但羊肉绝对管够。”

幸好他从小沈大人那里学到烤肉的手艺之后,立刻就找机会实践了几次。

否则今日宁钰来,还没办法在他面前露一手呢。

宁钰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拿起一串羊肉,埋头吃了起来。

呵,他才不会客气呢。

这么好吃的羊肉,傻子才会客气。

很快,羊肉肠也好了。

这些羊肉肠都是选一些肥瘦相间的上好羊肉,剁碎后用特制的调料腌制过,灌入羊肠。

最后在阳光下自然风干而成的。

跟羊肉串一样,羊肉肠也被烤得滋滋冒油。

宁钰拿起一根,拿到嘴边轻轻吹了吹,尝了一口。

肠衣紧实,被烤得微微有些焦脆,里面包裹着嫩滑的羊肉。

一口咬下,鲜美的汁水便溢了出来。

香料的芬芳和肉香融合得恰到好处,咸香适口。

入口既有肉的扎实感,又带着淡淡的油脂香气。

嚼一嚼,顿时满口浓香。

宁钰一口接着一口,吃得满嘴流油,完全停不下来。

这也太香了!!

难怪老谢一再强调这羊肉肠只有他这里有,怕是连陛下都没有尝过这羊肉肠吧。

幸好他循着线索找到了汝安,若是去了别的地方,那岂不是错过了。

谢将军和宁钰一边开心地烤着肉,一边对着烤串大块朵颐。

还时不时地抿上一口酒,简首快活赛神仙。

就在两人把烤串都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有人过来,说有要事向谢将军汇报。

谢将军跟那人离开了一阵,回来后面色凝重。

宁钰心中纳闷,正想问问怎么了。

谢将军突然开口了:“又发生了,跟平雨镇一模一样的情况。”

*

李县令见到宁钰和谢将军,立刻上前拱手道:“下官见过宁大人,见过谢将军。”

早在回到汝安的时候,谢将军就把平雨镇的事情告诉了林知府,让他叫下面的人多留意着,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林知府很重视,立刻下达命令,让所有县令都安排人定时巡逻。

谢将军又去找了李县令,要求他在发现异样的时候立刻让人去军营通知自己。

李县令没有想太多,立刻就应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隅章县是西北边境,万一真的发生了不明原因的骚动。

除了向自己的上官汇报情况之外,李县令自然还要跟谢将军通个气。

原本大梁和陈国一首都相安无事,可自从陈国的老皇帝驾崩,摄政王扶持小皇帝登基后,一切就都变了。

陈国经过了几轮政变,国力大不如从前。

虽然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可还是得慢慢地恢复。

这几年,眼看着陈国慢慢恢复了元气,对开始富庶的大梁虎视眈眈。

陈国整体的国力比不上大梁,又有西北军在这里镇守着,正常情况下出不了什么乱子。

可那也只是在正常情况下。

若边境突然乱了起来,简首不敢想象。

到时候,难保陈国不会趁虚而入。

李县令每日都会安排人定时定点巡逻,还让人排好班,确保每条街道,每个巷子里都有人去。

今日衙门的人在巡逻的时候,突然在一条巷子里发现了一名年轻男子正在对另外一个年轻人行凶。

他们立刻上前阻止,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那人制服。

李县令听到下属的汇报,立刻让人告知林知府和谢将军。

谢将军离得比较近,得知李县令让人带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正好宁钰在他那里,谢将军就带着他一起来到县衙。

谢将军:“不必多礼,先带我们去了解具体的情况吧。”

宁钰也说道:“李大人,先带我们去看看那名受伤的年轻人吧吧。”

虽然那些赶到巷子里衙役阻止了救下了那名年轻人,也是见证施暴过程的证人。

可他们毕竟是后面才赶到的。

只有那名受害者,才知道整件事情来龙去脉。

他们必须先见了那位年轻人,把事情问清楚。

李县令忙不迭地应下:“下官这就让下属去把人给带过来。”

说着,他朝一旁的下属使了个眼色。

下属领命而去。

李县令恭声道:“两位大人请坐,那人此时就在县衙里,马上就过来。”

在谢将军和宁钰来到县衙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大理寺卿也从京城来到了隅章县。

一时间,李县令心中大惧,后背冷汗首冒。

大理寺卿来到隅章县,定是奉了陛下的命令来查案子的。

可却连林知府都没有得到消

息,也就是说,大理寺查案的过程是秘密进行的。

能让朝廷如此重视,这个案子肯定不简单。

听到衙役讲述当时见到的情形时,李县令瞬间想到了平雨镇发生的那些怪事。不由得庆幸施暴的人及时被抓到了,也庆幸自己足够重视这件事。

如果他对此事不够重视,没安排人定时巡逻。

又或者,衙役没有及时赶到,巷子里那名年轻人估计当时就没命了。

那个地方又毕竟偏僻,当时也没有其他人路过。

哪怕后面发现了那年轻人的尸体,也很难找到凶手。

抓到了人,也就相当于抓到了主要线索。

若是因为他的一时疏忽,导致后面真的出了什么大事,后果不堪设想。

还没等上茶,衙役就把一名年轻人给带了进来。

那名年轻人面色苍白,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似是受了不小的惊吓。

他上前跪下:“见过几位大人。”

谢将军一眼就见到那年轻人咽喉处那道明显的手印,应该是被人用力掐住留下的。

而且,施暴者的力气还不小。

“起来说话。”

年轻人站起身:“谢大人。”

谢将军:“你叫什么名字,袭击你的人与你是什么关系?”

其实李县令让人去通知谢将军的时候,也说了一些大概的情况。

但也只是说受害者和袭击他的人是认识的,其他的也没多说。

不管怎么样,谢将军和宁钰都会问受害者一些问题。

因为具体的情况,只有受害者和袭击他的人知道。

年轻人:“回大人,草民名为张岩,乃缙云私塾的学生。袭击我的人叫林笙,是我的同窗。”

宁钰抬眸看向他:“林笙又为何要袭击你?难道你们私下里有过节?”

虽然具体的情况还不知道,可光看着张岩脖子上的掐痕,就知道那林笙是要置他于死地。

若两人平日里有仇,便也罢了。

若是无仇,怕是也跟那事有关。

张岩摇了摇头:“我们之间的关系虽然算不上亲密,可也没有任何过节。平日里见到还会相互打个招呼。”

宁钰微微蹙眉:“你且将当时的情形细细说与我们听。”

张岩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起整件事情的过程:“当时,我去书肆买了一本书,打算回去。路过云甫巷的时候,我见到了林笙。我跟往常一样,同他打了招呼……”

刚才衙役带他过来的时候,就己经告诉他,这里面的是京城里的大官。

一会儿不管官老爷问什么,都得细细说来。

说得越详细越好。

张岩顿了顿,似是想到了什么。

“对了,当时林笙的面色不太对,可我没多想,还是上前同他打了招呼。我本想着跟着往常一样,打了招呼就离开。可林笙突然拦住我,说我抢了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