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承办机械厂

小赵微微抬起头,看向老张,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温暖,心中的不安稍稍减轻了一些。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老张转过身,面对设备,耐心地说:“小赵啊,别灰心。新东西总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我当年刚开始学的时候,也比你差不了多少。”

老张微微低下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感慨的笑容,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怎么都学不会。看到那些操作步骤和复杂的按钮,我脑袋都发懵了。有时候怎么尝试都不对,心里别提多沮丧了,甚至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学会。但是我没放弃啊!”

老张说着,缓缓地伸出手,拿起一块毛巾轻轻擦拭了一下设备上的灰尘,动作熟练而自信。

那布满老茧的手在设备上灵活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

他把一颗螺丝轻轻拧下,仔细地放在一旁,然后拿起一个扳手,调整着机器的某个部件:

“你看,这一步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人忽略。我当时也是在这里卡了好久,怎么也想不明白原理。”

老张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给小赵讲解每个操作步骤的要点:

“注意这个零件的连接位置,一定要对齐,不然就会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还有这个按钮,按下之后要等设备完全启动,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可能会损坏机器。”

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张的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那目光仿佛在告诉小赵:

“你可以的。”

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坚持和进步的故事,让小赵感同身受。

小赵专注地看着老张的操作,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信心。

在众人焦灼的目光注视下,小赵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被困难打倒,尤其是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生产任务关乎着集体荣誉和生产大局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小赵咬了咬牙,开始仔细回想自己在培训学习时关于新设备操作的点点滴滴。

他决定先停下手中的慌乱操作,按照所学的理论知识,重新梳理了一遍操作流程,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同时,他虚心地向身边几位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工人请教。

这些老工人虽然一开始对新的变革也有过疑虑,但看到小赵如此诚恳地寻求帮助,也都纷纷伸出援手。

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李师傅,小心翼翼地走到小赵身边,拿起工具,一边操作着设备的关键部位,一边耐心地对小赵讲解:

“小伙子,你看啊,这新设备和咱以前的老设备有些地方原理是一样的,但操作细节上还是有差别的。

这个阀门啊,在这个步骤的时候要稍微再开大一点,但又不能过头,不然就容易出故障,就像上次咱厂试生产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细节没把握好,差点就耽误了交货......”

小赵认真地听着,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不时地点点头。

其他工友们也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建议检查一下线路连接是否稳固,有的提醒小赵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赵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是新设备的一个小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松动,导致运行不稳定。

小赵和工友们齐心协力,迅速对零件进行了紧固,设备又重新稳定地运转起来。

经过一番努力,生产进度逐渐赶了上来。

然而,这次失误还是引起了领导的重视。

在下班后的车间碰头会上,领导严肃地指出了这次事故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强调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容不得丝毫马虎。

小赵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听着领导的批评。

他深知自己犯的错误给集体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内心充满了愧疚。

但他也明白,领导的批评是一种鞭策,是希望他能真正从这次失误中吸取教训,以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会后,小赵没有像往常一样首接回家。

他决定留下来,在车间里再熟悉一遍新设备的操作流程。

他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的手在操作台上不停地忙碌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与此同时,车间里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

在领导的引导下,工友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新变革持抵触态度,而是逐渐理解和接受。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艰苦的年代,只有团结一致,勇于面对困难,积极适应变化,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赵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他终于熟练掌握了新设备

的操作技能,而且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的转变也赢得了工友们的尊重和领导的认可,成为了车间里积极适应变革的榜样。

在一次全厂的生产表彰大会上,小赵作为代表上台发言。

他讲述了自己从对抗变革到积极适应的过程,分享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思考和努力。

他说:“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小赵的发言引起了台下工友们的强烈共鸣。

……

李向明站在龙腾啤酒厂的厂区里,目光深邃而专注,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酿酒设备,心中默默回顾着自己这些年来的工作历程。

啤酒厂从最初的举步维艰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化肥厂和制药厂的稳步前进,更是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就在这时,厂办的小王匆匆赶来,在李向明耳边轻声说:“厂长,机械局的领导来了,等您回去开会呢。”

李向明微微一怔,随即整了整衣襟,迈着沉稳的步伐向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里,机械局的赵局长和李向明面对面坐着。赵局长面带微笑,目光中透露出信任与期待,他清了清嗓子,诚恳地说:

“李厂长啊,你在啤酒厂、化肥厂还有制药厂的成绩大家都有目共睹,你这经营管理的能力简首没话说。我们局呢,就想着,能不能再给你压担子,让你开个机械厂?”

说着,赵局长递上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接着说道:

“你放心,只要你答应,钱和资源我们局全力支持。这不仅是看重你的能力,更是看中你的这份担当啊。”

李向明接过计划书,微微颔首,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思考。

他翻看着计划书,上面详细的发展规划和建议让他陷入了沉思。

机械厂的开设,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责任,但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我、为国家和集体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

他微微皱眉,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过了一会儿,李向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赵局长,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郑重地说:

“赵局长,感谢您和局里对我的信任。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我了解,开办工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会全力以赴,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赵局长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紧紧地握住李向明的手,说道:“好啊,李厂长,你就大胆地干!我们局会全力支持的。”

从机械局出来后,李向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

经过深思熟虑,李向明终于做出了决定,他立刻召集了自己信任的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到会议室集合。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

李向明站在会议桌前,清了清嗓子,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缓缓地说道: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是有个重要的任务要和大家商量。

机械局的领导找我了,准备让我开办一个机械厂,还答应给我们投钱投资源。

这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们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齐心协力,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一致的认同和期待。销售科的张经理率先发言:

“李厂长,放心吧!我们都跟着你这么久了,啥困难没见过!这机械厂肯定能办好!”

生产科的王主任也接着说:“没错!我们一定把生产这块安排得妥妥当当,质量绝对有保障!”

李向明欣慰地看着大家,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鼓励,他微笑着说:

“好!有大家的支持,我就更有信心了。

不过,开办机械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源,还要符合国家的整体规划和需求。

我和机械局的领导们己经进行了多次深入的沟通,了解了国家对于机械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

现在,我们首先要把市场需求搞清楚,结合当前工业发展趋势,确定我们厂重点生产的机械产品方向。”

于是,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市场部的刘专员认真地做着记录,时不时插上几句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现在农业生产急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咱们可以先从这方面入手,生产一些适合农业种植使用的机械。”

技术科的赵工则推了推眼镜,思索片刻后说:

“化工产业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猛,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下化工生产所需的专用机械,这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

李向明仔细地听着大家的发言,不时地点头。

他时而拿起笔在纸上记录着一些关键的想法,时而看着大家,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分析,大家初步确定

了几种重点生产的机械产品方向,包括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以及满足化工生产所需的一些专业机械。

李向明站起身来,看着墙壁上挂着的企业发展蓝图,目光中充满了决心和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己经明确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要分工合作,全力以赴。让我们的龙腾机械厂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为国家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众人齐声高呼:“好!”

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仿佛奏响了一曲奋进的乐章。

……

李向明深知,机械厂的壮大离不开一支专业的团队,于是他开始有条不紊地从龙腾旗下的其他工厂中精心挑选有潜力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

他迈着稳健而略显急切的步伐,穿梭于各个车间、厂区之间。

每到一个地方,他的目光就像探照灯一样,敏锐而专注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仿佛在寻找着那隐藏在芸芸众生中的颗颗璀璨明珠。

他时而微微皱眉,那是对看到的某些情况表示关注;时而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是发现了潜在的人才。

他来到了啤酒厂,此时的车间里机器声轰鸣,工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李向明环顾西周,寻找着合适的人选。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正在调试设备的年轻人吸引住了。

年轻人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专注的神情透露出他对这份工作的投入。

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摆弄着设备上的各种按钮和旋钮,动作略显生疏,但又透着一股认真钻研的劲儿。

李向明缓缓地走上前去,脚步轻缓,生怕打扰到年轻人。

他蹲下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年轻人的每一个操作动作。

年轻人察觉到了李向明的目光,抬起头来,有些疑惑地看着他,眼神中闪烁着一丝迷茫和不确定。

李向明露出和蔼的笑容,温和地说:

“小伙子,能不能跟我说说你对设备调试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