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傲慢和偏见

第253章 傲慢和偏见

要是真能拿下这个重磅奖项,那无疑是对整个团队最大的肯定。?幻~想/姬/ /免^费?阅/读/

《茜茜的狗》不仅代表着他第一部电影的荣誉,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主持人的声音愈发激昂,仿佛在讲述一个伟大的传奇:“现在,我们即将迎来今晚最重磅的奖项——最佳影片金熊奖。

每一部入围影片都是电影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承载着导演的心血、演员的灵魂,以及整个创作团队的梦想。

这些作品在艺术表达、思想深度和情感共鸣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让我们屏住呼吸,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然而,在颁发金熊奖时,主持人的声音却是拖得格外的长:“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的是……来自华夏的电影——《茜茜的狗》!”

胡小北微感诧异,却又不算特别吃惊。

因为在安小茜和德国女演员桑德拉·惠勒共同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时,他便已有所猜测,只是不怎么肯定罢了。

他笑着站起身来,和安小茜对视了一眼,她的眼中满是惊喜,两人再次拥抱在了一起。

刘小莉本也该跟着站起身来,和女儿抱一抱。

可这次她却是等女儿和胡小北抱得差不多了,这才缓缓起身,和女儿象征性的抱了抱。

胡小北带着安小茜再次登上领奖台,两人一起接过奖杯后。

他清了清嗓子,以华夏语、英语、德语分别说道:“承蒙厚爱,《茜茜的狗》能获此殊荣,离不开每一位参与创作的伙伴,更离不开观众们的支持,这份荣耀属于大家。鸿特暁说蛧 最欣漳节耕鑫哙”

紧接着,安小茜以双语分别说道:“希望《茜茜的狗》能成为一座桥梁,让世界通过这部影片,领略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感谢大家!”

台下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第56届柏林电影节也在众人的掌声中缓缓落下帷幕。

………………………………

如果要问,哪部影片是第56届柏林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华夏电影《茜茜的狗》可谓当仁不让。

这部影片不仅斩获了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更是将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金熊奖也收入囊中,荣获一金二银,成绩斐然,傲视群雄。

如果要问,哪位演员在第56届柏林电影节收获了最高荣耀?

那必然是刚满十八岁的华夏演员——安小茜。

她凭借极其出色细腻的演技,成功摘取本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并且在颁奖典礼上连续三次登台领奖,成为全场焦点,这份荣誉可谓实至名归,无人可出其右。

如果要问,哪位明星在第56届柏林电影节期间最引人瞩目?

答案自然也非安小茜莫属。

开幕式上,她身穿一袭典雅别致的华夏古风服饰,犹如古画中绝美的仙子般翩然而至。

她的出现,她的气质、她的容貌,瞬间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以独特的东方韵味惊艳全场。^x-x.k`s^g?.+c¨o¢m/

整个电影节期间,她更是成为了媒体们竞相追逐报道的对象。

她的热度迅速席卷全柏林、全德国乃至整个欧美地区。

而在闭幕式上,安小茜更是气场全开,举手投足间尽显自身独特魅力与非凡风采。

她以自信大方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示了华夏人的卓越风姿,成为众人公认的最耀眼存在,可谓万众瞩目。

颁奖典礼过后,在主办方的邀请下,众多电影人纷纷转至指定会场,参加内部宴会。

这场宴会既是庆祝第56届柏林电影节的成功举办,也是为了给众多电影人们提供一个交际、讨论、商谈的场所。华夏电影《茜茜的狗》无疑是宴会厅内最受欢迎和瞩目的存在。

来找他们洽谈电影相关版权的商人们,也厅内是最多、最积极的。

有了柏林电影节一金二银荣誉的加持,胡小北很自信能将《茜茜的狗》卖出一个好价钱。

要知道,早在2002年4月4日。

米拉麦克斯电影发行公司就以不低于150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英雄》在美国,以及欧美其他几个国家的发行权。

此外,其海外音像版权也卖出了1000万美元,国内音像制品版权也卖出1789万软妹币。

还有国内的广告、小说、邮票、漫画版权转让等等收入,也远超过了1000万软妹币。

那时的钱,可比现在值钱多了。

当然,《英雄》的场面宏大,能卖到这个价钱也是很合理的。

此外,2月12日时,花艺公司携带《夜宴》尚未制作完成的电影宣传特技片花,来到了柏林电影节,试图做欧洲市场的电影预售。

根据原时空里的新闻报道: 《夜宴》海外版权早在2006年柏林电影节一亮相,就被许多海外发行公司买走。

其海外版权交易洽谈顺利,欧洲除德国和意大利外,其他国家的版权已售出。

亚洲的棒子、小日子国版权也已售出,东南亚国家将和华夏同时公映。

截止2006年8月,影片在小日子、棒子等亚洲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小国家和地区,靠卖断的方式取得了1000万美元的收益。

花艺公司当时对该片的海外发行收益预计达1500万至2000万美元,美国和欧洲几个大买家还采用了保底分账的模式。

要知道,这部影片现在连配音都没制作好,单纯就是靠着《英雄》在前开路。

仅仅只是用一些片花,就已与欧洲7个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合约,提前卖出了版权。

同一时期的贾胀渴拍摄了《三峡好人》,哪怕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也只不过卖出去500万美元的版权费。(ps:也是今年)

当然,这个片子也就只能在国外卖卖,国内基本没什么人看就是了。

即便这部影片为贾涨渴带来了诸如:第14届京城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26届华夏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等荣誉和奖项。

在种种所谓的荣誉加持之下,该电影在国内终于突破了30.4万软妹币的电影票房。

考虑到这部电影投资仅600万软妹币,海外版权收入为其带来了较高的回报。

这才是某些导演们,专门拍摄某些如同专门定制般的影片,来冲击各类电影节卖…版权的根本缘由——名利双收。

其实,早年张一谋的影片能获得各类国际奖项,也是有着类似原因的。

只不过那时候的国人比较淳朴,还想不到那么深入。

后来张一谋之所以选择和戛纳决裂,也是因为戛纳电影节的时任主席雅各布认为《一个都不能少》有“政治意味”。

雅各布认为影片中升国旗等画面是政治宣传,希望张一谋用《我的父亲母亲》来替代《一个都不能少》参评。

张一谋对此非常气愤,他觉得自己的电影是关于“爱”的主题,是对人类最纯真情感的颂赞,不应该遭受到这样的傲慢和偏见。

于是,他公开宣布将两部影片同时撤出了戛纳影展。

并发表了一封控诉戛纳电影节的公开信,称其对戛纳珍视艺术的宗旨产生了动摇。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国外屡见不鲜,他们就是抱着从各方面丑化华夏人的目的,有计划、有预谋的打压华夏的崛起。

哪怕二十年后,这类的舆论操控依然在持续着。

只不过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人对外了解信息渠道的增多,已经不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