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流沙 作品

第646章 孙博文的一箭双雕之计!

孙博文听后微微点头。′6?邀~墈,书!枉? ^已¢发?布?罪*薪+漳¢截~

“行,没问题。“

“好,孙书记,那我就先走了。”

………………

回到办公室,祁同伟关上办公室门后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要说林城局面的稳定,李达康这个搅屎棍会是一个不定的因素。

因为李达康相比于侯亮平来说的确有能力不少,只是急功近利、自私自利了些。

李达康为了做出政绩无所不用其极,但其能力的确是有的,否则他也不敢那般强势。

可现在老孙同志替自己补上了这个漏洞。

按照级别降低半级使用,得亏老孙同志想得出来。

但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把李达康下放到县里,可谓是一箭双雕。

既变相的让李达康实际职务再次降低半级,又隔离了李达康这个搅屎棍。

去了县里,李达康这个搅屎棍不管有多大的想法搞事,那也局限在县里,不会影响到市里。

而刚好林城接下来几年主要的外资落地项目都不在沿边县,那更是进一步隔离了李达康从林城发展分一杯羹的可能性。

至于孙连城,其实祁同伟早就安排好了。

市里该分给孙连城的政绩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会是恰到好处。*求\书~帮· ,嶵?歆·章-结.庚¢鑫¨筷·

孙连城只要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那下一步进入林城市核心领导班子水到渠成。

都说秘书工作就是核心干部培训班,其实这种说法也不错。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本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而且能干秘书工作的人,眼睛里面有事,也极会察言观色。

但干秘书工作的人贪腐率也是最高的。

因为那些无法首接围猎到领导的人,会拐着弯先围猎领导的秘书。

毕竟领导的行程,秘书一清二楚。

在自己重生后,刘新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刘新建是赵立春其中的一任秘书。

说好听点叫秘书,说难听点就叫赵立春的家臣。

刘新建贪腐的金钱,真的都进了刘新建的腰包么?

若是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重生前,自己可是听赵瑞龙多次提过,刘新建就是赵家的财务大管家。

刘新建任职汉东油汽集团这个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时,汉东油汽集团基本上就叫做赵家的私人财产。

明面上汉东油汽集团常年亏空。

可暗地里,所有的亏空全是造假造出来的。

而这一部分亏空的钱早就通过层层掩护输送给了赵瑞龙、赵小惠。

按照时间,现在1997年。¨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

刘新建应该己经去汉东油汽集团任职了,但是此时还只是汉东油汽集团的一个主任。

而刘新建这一枚棋子,赵立春也才开始落子,图谋甚大。

赵立春的进步史,正好赶上龙国大改革。

因为赵立春胆子大,因此进步得非常快。

可人人都知道,快速进步的路上可都是鲜血铺路的。

虽然自己重生前,对于赵立春身上到底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了解的不多,可祁同伟知道赵立春的身上一定有人命。

赵立春在汉东工作近西十年,能没事?

为什么赵立春在十几年后刚进京都没多久,就被调查了。

其原因其实很简单。

说一切都是赵立春养了一个蠢儿子,这虽然没错。

但这只是一个导火索。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京都早就盯上了在赵立春从政了几十年的赵立春。

将赵立春升到京都任职,也许就是京都某位大佬的一步棋。

否则赵立春被带走为何会在赵瑞龙在汉东彻底被抓之前?

这个过程好好想一想就明白了。

想到这儿,祁同伟微微一笑。

赵家权力的任性,这一次不需要京都出面。

等自己去省里占据一席之地的时候,赵家也该抖一抖了。

等自己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和赵立春扳手腕的时候,那赵家的末路也快到了。

至于梁群峰这个幸运老头子,相比于赵立春来说真是不足为惧。

祁同伟心里早就有了谋划,就等着时机成熟,按照既定预案推动就行了。

至于梁璐!

那都不需要去刻意针对。

因为没有有什么东西比让梁璐这个自私自利、心理变态的女人失去靠山,同时身败名裂带来的惩罚更大!

想到梁璐,祁同伟这才记起来此时梁璐可还在林城拘留所。

刚才自己遇见侯亮平晨跑,看上去状态还不错。

估计还不知道梁璐在拘留所吧。

想到这儿,祁同伟心里不由一笑。

这一次梁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侯亮平又该遭殃了。

等梁璐出来,带给侯亮平的一定是当头棒喝。

当发现侯亮平从林城高高在上的市长,成为了一线城管,那反应一定会很精彩。

按照梁璐这个女人的心理。

呵!

猴子恐怕是得遭大难了!

想到这儿,祁同伟没有丝毫的同情。

一切都是侯亮平自找的,这又能怪得了谁。

当初在汉东政法大学,自己略施小计,梁璐就和侯亮平这臭味相投的两人苟合在了一起,现在的一切不过都是顺理成章的报应罢了。

就在祁同伟这样想着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紧接着林树轻轻推门走了进来。

“祁市长,组织部胡部长到了,我让他先去了会议室稍微等等。

按照陆局和赵局回的时间,应该几分钟之内也会到了。”

祁同伟听后微微点头。

“好,等陆亦可同志、赵东来同志都到了后,你提醒我。”

“好,祁市长,您先忙。”

随着门缓缓关上,祁同伟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了出去。

拨通后,不待对面说话,祁同伟就主动开口。

“孙连城同志,去县里工作还适应吧?

有没有什么难题?”

“祁市长,我很适应,暂时还没有遇见难题。

县里的发展有些问题,我正在一一梳理,我相信只要梳理清楚了,针对这些问题,就能有解决方案。”

祁同伟听后,微微一笑。

“嗯,不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上任新岗位最好的熟悉方式。

我给孙连城同志你打这个电话,是让你做好一个心理准备。

但你也不要有心理压力,我相信你能妥善处置,若是真有问题随时给我来电话。”

孙连城一听祁同伟把话说到一半,心不由一下就提了起来,但出于对祁同伟的信任,他却是丝毫不惧的果断开口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