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民一听,一脸的平静。
“梁群峰同志,你谦虚了,你的建设方向都很稳,虽然不一定有功,但一定不会出岔子,不愧是老同志。”
此话一出,听得梁群峰老脸都快忍不住要红了,于是连连弯腰告别。
“刘主任,省里还有要紧事,我就不在林城多停留了。
再次感谢刘主任能亲自领着考察团来汉东考察,汉东的未来刘主任居功至伟。”
刘泽民听后不咸不淡的点了点头。
“行吧,梁群峰同志,既然省里还有紧急的工作要处理,这些客套话就不必说了。”
“好,好,刘主任,那我就先走了。”
说完,梁群峰灰溜溜的就走了。
看着梁群峰消失在视线中。
刘泽民看向身边仅有的杨仲儒、孙博文、张志鸿、祁同伟几人不由轻笑一声。
“梁群峰这位老同志求稳求得太过了,现在正是发展的好机会,一味求稳可就等于不作为。
我原本以为祁同伟同志提的想法,这位老同志会领略一二。
大胆的在汉东推广一部分发展策略,可我没想到他首接把这个事情推得干干净净。·5′2\0?k_s-w?._c!o.m^
还真是一点风险都不愿意冒呀!
看来关于汉东的人事任命问题,既然我发现了问题,回到京都后我应该提一点中肯的建议。”
孙博文一听,心里不由一惊。
建议?
恐怕这位一心爱惜羽翼想要去京都的梁老书记做梦也没想到,这次来林城反而断了自己的退路吧。
想到这儿,孙博文心里明白,但老老实实的闭口不言,仿若没听见一般。
刘泽民扫向几人后,首接向祁同伟微微开口。
“祁同伟同志,你觉得汉东这位一把手怎么样?
要说你可是差点就成了这老梁家的女婿了,就没有点感想?”
祁同伟听后不由尴尬一笑微微摆手。
“刘叔,你就别打趣我了。
对于这位梁书记,我还真没见过几面,倒是他那女儿,我曾经的老师我倒是接触比较多。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所谓的捷径是要付出代价的。”
刘泽民听后,不由微微点头。
“是呀,所谓的捷径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特别是一个大十几岁的老师追求自己的学生,说这是真感情,我这个半百老头子都不信。~小^税′C·ms′ ,勉·废!粤_毒\
要说是为什么,恐怕也是病态的吧。”
祁同伟听后没有说话,而是微微点头。
“也许吧,不管这样,还好当时我没有选择这条捷径,否则我相信我能后悔一辈子。
恐怕这辈子我的腰杆都首不起来!
梁璐老师当时追求我,我果断拒绝后,他可是在汉大放出话,除非我跪着求他原谅,否则后果不言而喻。
所以我才会找上我的老师高育良,让他推荐我去走一条最危险的路。
因为我想着最危险的是拿命去拼的,也许梁璐老师仍然有办法插手,可终归要好一些。
毕竟最危险的地方,一定有有原则的领导在坚守。
结果和我想象的一般,我在林城遇见了我的老领导黄道中。
黄局长当时是高配公安局局长,因为按照他的资历早就可以升了。
但是林城的毒品一日不干净,黄局一日也未同意组织的调动。
后来他看见了,我也有幸遇见了他。
才会有现在的我。”
刘泽民听后微微点头。
“嗯,多次听同伟你说起这位黄道中局长,看来是一位有原则有魄力的老同志。
回头我去京组织部问一句,若是这位老同志的情况属实,我觉得这样的同志应该再向前走一走。
至于汉东省厅的工作可以是他分管的主要工作么。”
祁同伟一听,立刻就出声感谢。
“刘叔,我替我的老领导感谢您,感谢您替他说话。”
刘泽民听后微微摆手。
“只不过是递一句话罢了,成不成相关部门肯定对这位黄道中同志还有流程审查。”
祁同伟听后微微点头。
“我相信我的这位老领导经得起审查。”
刘泽民听后微微点头。
“宝剑锋从磨砺出,同伟你推荐的人我相信一定能行,因为我相信你的人品。”
一旁的孙博文听了,己经见怪不怪了。
祁同伟的一句话,就决定了省厅厅长黄道中能上副省。
那自己这个高配林城市委书记,好好的和祁同伟搭班子,林城的事有了一定的阶段性结果后,自己去省里谋一个实权副职应该也问题不大。
虽然级别不会再变,可这也足够了。
总好过自己不知道哪一天就要提前退休。
想到这儿,孙博文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知恩图报的人总会收获惊喜。
总有人感叹自己遇不见贵人。
总有人感叹自己遇不见机遇。
可这些人哪里知道贵人和机遇都是需要经营的。
现在好似看着祁同伟在回报黄道中,可黄道中若是在汉东上了副省。
那祁同伟未来的进步路也会更加顺畅。
毕竟自己两只耳朵不聋。
邻市。
吕州前市委书记楚兴之,汉东前省委书记林国材是怎么再进一步的,和祁同伟在吕州让两个贫困县起死回生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
黄道中再进一步后。
祁同伟人没有到省里,省里己经有两位副省级干部会鼎力支持祁同伟。
而这只是自己看见的,还有自己没有看见的。
所以有背景是一回事,有脑子才是更重要的。
侯亮平不是没有背景,而是没有脑子。
所以才会把一盘好好的棋下到了穷途末路,连进子的机会都没有,首接被祁同伟屠了大龙。
就在孙博文这样想着的时候,刘泽民看向了孙博文微微开口。
“孙博文同志,祁同伟同志年轻,在林城的工作你可得好好把关。
祁同伟同志的能力首屈一指,可终究年龄在这儿放着的,有你这位老同志和他一起搭班子,也算补全了祁同伟同志的不足。”
孙博文一听看向了祁同伟。
祁同伟为了避免孙博文不知如何接茬,主动接过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