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城门紧闭!
当斥候把这些消息汇报给左良玉,左良玉拿不定主意,现在粮草匮乏,大军连续不停的赶路,早就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又遇到晚上,就地驻扎,还是继续赶路?
军帐中,左良玉把这个问题抛给在场的将领们。
右路军的赵立言主动请缨:“左公,末将愿意率领麾下将领拿下定州,看看城里到底有没有埋伏!”
金声桓立马制止:“不妥,万一城里有埋伏的话,你们进去就是送死!”
赵立言早就对金声桓产生不满,这次进攻京城的主意就是你和马进忠出的,马进忠都战死了,你还在这里出谋划策,你的那些计谋有哪样成功了?
军中的将领对左良玉身边的几位谋士都不太满意,觉得他们只会纸上谈兵,偏偏左良玉对他们还言听计从。
如果说有一个谋士有能力的话,那么这个人是姚玉林。
当初左良玉派姚玉林当谈判使者去跟朝廷谈判,姚玉林回来就劝左良玉争取跟朝廷议和,不应该打来打去。
大家都不听啊,你看,打出事了吧?
连左良玉心里也有几分后悔,后悔没听信姚玉林的话,现在跟朝廷打成这样,朝廷又颁布讨贼檄文,再想回到谈判桌上没那么容易。*卡.卡^晓`说*王? _冕`费+跃~黩¨
中路军的侯应龙说道:“左公,既然我们担心城里有埋伏,建议应该继续往西行军!”
一名后备军的将领站出来否定侯应龙的话:“不能再走了,你们的部下都骑着马,但要考虑大部分士兵都是步行,他们连着赶路,早就体力不支,强行军只会加重士兵们的怨气,到时候哗变怎么办?”
左良玉听到哗变两个字,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他在辽东可是亲身经历过数次哗变,原因就是军饷和粮草。
朝廷拖欠整整半年军饷,那些底层的士兵红着眼冲进巡抚的府邸,把刀架在辽东巡抚的脖子上索要军饷。
当时的辽东巡抚是毕自肃,他让士兵们尽管搜,只要查出来钱财都是他们的。
那些士兵最后把巡抚大人的住处找遍了,愣是没找到任何钱财。
毕自肃也有万般无奈,因为他也没钱,跟朝廷上疏整整六次,那些奏疏皆石沉大海。
毕自肃的亲哥毕自严还担任朝廷的户部尚书兼太子太保。
连这样的后台都拿不出军饷,更何况那些普通人。′j\i¨n+g¨w_u\h·o,t¨e~l′.?c?o\m*
左良玉脑海里回忆着曾经的过往,他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己经非常艰难,稍有差池,等待他的就是万劫不复。
他先是找来军需官,询问军需官的粮草供应情况。
军需官的回答是粮草如果节省点,可以坚持他们抵达渭河的大本营。
前提是顺利的行军,不能被朝廷的士兵拖住,否则每拖延一天,粮草的供应就极度的危险。
另外,军需官还得到消息,李自成大军败退的时候,缺乏粮草,把大同和太原府的老百姓又抢劫一遍,整个太原府十室九空。
左良玉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如果没有粮草的话,抢都抢不出来。
老百姓就像韭菜似的,一遍遍的被收割,实在陷入绝地,那就只能吃人了。
左良玉收拢情绪,开始下达作战任务,首先是派骑兵给远在渭河的左梦庚传信,让他率领军队北上接应,同时要注意提防李自成,因为李自成的大军即将撤回长安。
还有就是,左良玉要打下定州!
他觉得有必要打打试试,李国桢只有五万人,敢追出来吗?就算打不过也没关系,还可以及时撤退。
“以打带防!”
左良玉是担心李国桢和徐允祯的集团军埋伏在城里,防止对方趁自己晚上休息的时候偷袭,他只能主动出击。
将领听完左良玉的部署,开始行动起来。
右路军的赵立言不是主动进攻嘛,那就让他带队进攻,两万人马,攻打定州这个小城绰绰有余了。
很快,赵立言领命离开,外面响起一道道的命令。
左良玉说道:“如果城里没有守军,我们就可以趁势拿下,这样晚上休息,大军可以高枕无忧!”
金声桓问:“如果李国桢他们埋伏在城里呢?”
左良玉眼里透着决然:“如果有埋伏,那就派人继续进攻,负责牵制住他们,我们大军继续撤退!”
金声桓明白左良玉的策略,心里祈祷起来,祈祷李国桢他们不会这么快就赶过来。
此时的定州城墙上,李国桢趁着夜视仪,清楚的看到左良玉大军的调动。
他问旁边徐允祯:“陷阱的布置的怎么样?”
徐允祯:“都布置好了,就等他们自投罗网!”
李国桢他们比左良玉早到半天,经过斥候派遣无人机的侦查,提前发现左良玉的大军动向,所以埋伏在定州。
他们知道左良玉的大军还有十几万的兵力,没有想着正面跟对方打。
李国桢给一名将领下令,让他在必要的时候用马克沁机枪轰击对方,同时又给徐允祯下令。
等到双方交战的间隙,徐允祯会率领数千骑兵绕后偷袭。
偷袭的目标是左良玉的粮草,有迫击炮的发挥,又有夜视仪的加强,徐允祯有很大的把握。
远处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一道道染着火把的箭矢升空,朝定州的城墙射来。
李国桢亲自指挥,拿出对讲机喊道:“隐蔽!小心对方的箭矢!注意灭火!”
那些箭矢升至半空,最后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只有极个别箭矢落到城墙上,剩余的大多数都落到地面,燃起地上的荒草。
赵立言下令射箭不是为了杀敌,而是看看有没有朝廷军队的埋伏,顺便为了照明。
确认地上没有什么动静,他下令冲锋,攻城车也被缓缓的推过来。
赵立言横刀立马,看着骑兵冲锋,眼里有着对战争的火热。
当初运送这些攻城车本身是为了进攻京城。
结果连京城的地界都没有踏进,就选择仓促的逃跑。
在赵立言看来,左公应该反行其道,首接杀向京城,而不是南下逃跑!
难道他就没有听过一个词吗?
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没有资格拥有胜利!
左公老了啊,变得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