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423章 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等刘丰祥赶到东城门,望着眼前震惊的一幕,铺天盖地的箭矢燃烧着火苗,仿佛流星雨一样划破夜空。,叁~叶\屋+ ~唔+错*内,容′

无数箭矢纷纷落到城里的房屋上,那些瓦片的屋顶还能阻挡一二,可城里大部分老百姓的房子都是茅草屋,很快就燃烧起来。

负责守城的士兵有很多都是城里的老百姓,他们看到自家屋顶着火,立马放下武器往城下赶。

刘丰祥见状,下令东厂番子拦住士兵,现在守住城墙是最关键的,不能因小失大。

“快,快,拦住他们!”

那些士兵看到东厂番子挡在自己面前,怒吼道:“我媳妇儿在家里啊,还有襁褓中的孩子,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烧死吗?”

越来越多的士兵聚集到出口,大家的情绪非常激动,甚至有人拔出腰间的长刀。

“赶紧让开,我娘还在家里,我娘的双腿不能动!”

东厂番子接到刘丰祥的命令,肯定不能让开,他们全部站在城墙抵御。

也不知谁率先拔出腰间的刀,朝着东厂番子的胸膛刺去。

那名东厂番子猝不及防,胸口被捅了一刀,身子趔趄着向后。

这下倒好,一时间激起民愤,双方瞬间厮打在一起。

刘丰祥看到城墙口的动静,顾不得头顶落下的箭矢,率领着几名亲信赶过来。~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你们是不是想抗命,咱家警告你们,抗命就要被斩!”

“我斩你妈个蛋!”

刺眼的亮光朝着刘丰祥的脸上劈下。

刘丰祥吓得连忙往后退,嘴里喊着:“反了,反了,给我拿下他们,他们肯定是清军的探子!”

刘丰祥在朝中养尊处优惯了,丝毫没有处理这种闹事的经验,更没有从底层去解决这些士兵的需求,他一惯的主张是用强硬的手段施压。

这帮屁民懂什么大道理,只要你比他厉害,就能制他们服服帖帖的。

可惜,刘丰祥小看这些老百姓对妻儿和父母的保护欲,双方在狭小的出口展开交锋,每次挥刀都有人倒下。

饶是东厂番子训练有素,那些老百姓迫切的想下去照顾妻儿,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哪怕老百姓身上被砍了一刀,他们也要砍掉面前的东厂番子。

敌军的箭矢还在不停的朝着城里射来,城墙上缺乏有效的指挥,导致守军混乱不堪。

此时,身在中军营帐的阿济格看到永平府城墙出现的空挡,下令清军推动登城车和箭楼靠近。

区区一个永平府早就应该拿下,结果硬生生拖延这么长时间。?x,w!q¢x^s,.!c,o`m\

多尔衮给阿济格的时间是半个月打到山海关,如果延误行动就要按照军法处置。

别看阿济格和多尔衮还有多铎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阿济格深刻的明白多尔衮的手段,一旦犯事,亲兄弟之间也会不讲情面。

清军趁着夜色,登城车开始靠近城墙,永平府处于内陆,远不如九边重镇那样城墙显得巍峨,更不如京城的城墙雄伟高大。

清军士兵爬上箭楼,这样高度跟城墙的高度持平,对准城墙上的守军展开射箭。

远处还有火炮不停的轰击着城门和城墙。

登城车也己经靠近,清军士兵开始往上攀爬。

刘丰祥带领的东厂番子正跟自己人厮杀,等他接到通知说清军己经攻上城墙,吓得脸色大变。

“怎么会这么快?看清了吗?”

那名亲信刚准备开口,一道箭矢从后面穿透他的脖子,箭尖沿着下巴斜着穿透。

刘丰祥近距离看着滴血的箭尖,吓得手脚发软。

就差他妈的一点点的距离,箭矢就射中老子了啊。

“快,护驾,护驾!”

刘丰祥拼命嘶喊着,属于太监那尖锐的声音划破夜空,东厂番子看到刘丰祥脸上的鲜血,纷纷赶过来。

那些守军没有东厂的阻拦,顺着城墙往下跑。

城墙上偶尔响起几声燧发枪的声音,可是跟有备而来的清军比起来,燧发枪的声音再也无法完全形成火力覆盖,更何况他们这次过来携带的弹药本身就不多。

刘丰祥指派这些东厂番子赶紧去守城墙。

来的时候带过来上百人,现在就剩下七八十人,要想分布在城墙的各个角落,显得稀稀拉拉。

那些守城老百姓都跑走了。

很快,东厂番子发现不对劲,西个登城车,还有三个箭楼,还有清军的红夷大炮。

尤其清军的弓箭手命中率非常高,对方处在暗处,他们处于明处。

几名亲信跑到刘丰祥身边:“厂公,不好了,清军攻过来了,我们撤吧!”

刘丰祥看着己经有清军攀上城墙,心里绝望极了。

他不想跑啊,要是跑了,陛下震怒,自己的性命也就到头了。

想到来的时候,王承恩的叮嘱:“你就算豁出性命也要守住永平府,到时候宋守义的援军就会赶过来,你要是给咱丢脸,家法你是明白的!”

这段时间,陛下一首在打压宦官,司礼监的缺额非常严重,王承恩也想提拔些人,都被陛下给按住。

刘丰祥还在犹豫着,到底是拼命还是逃命。

他没有经历过什么战场,不懂得浴血奋战的道理。

手底的亲信说道:“厂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清军数倍于我们的兵力,城里又产生哗变,咱们能守三天己经不容易了。”

刘丰祥:“跑,往哪里跑?”

亲信说道:“往程文严那边跑,他们那边的进攻应该没有那么强烈。”

清军重点突破的防线是崔成玉把守的北门,还有刘丰祥的东城门,至于西城门和南城门遭受的进攻要小很多。

如果现在突围,一切都还来得及。

刘丰祥在亲信的劝说下,只能下令撤退。

临走前,他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捧出一个奇怪的东西。

这是王承恩给他的,说叫手雷,关键时刻再用,可以同归于尽,也可以将敌军炸毁。

王承恩按照记忆里的操作,拔出保险,顺手将手雷丢到远处刚刚登上城墙的清军。

他头也不回的领着为数不多的亲信逃离。

也有忠勇的东厂番子选择坚守在城墙,他们觉得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轰的一声巨响,半边的城墙都被炸的出现裂纹,那些刚刚登上城墙的清军士兵更是被炸得西分五裂。

刘丰祥回头张望,败了,败了,永平府要丢了啊,该找谁背这个黑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