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391章 谈笑间,让他们飞灰湮灭

顾君恩的尸体轰然倒在地上,鲜血和脑浆子迸的到处都是。·3!3^y!u′e.d·u′.~c~o,m/

朱由检对身边的神机营士兵吩咐道:“看看他身上有没有值钱东西。”

千户赵尚忠蹲下开始在顾君恩身上摸索,最后还真摸到两张五百两的银票。

这些银票是他们的先锋部队攻占昌平府时,从昌平府的商贾家里抢来的。

赵尚忠恭敬的把银票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没有去接银票,而是对赵尚忠说道:“这些银票到时留给兄弟们买酒喝,以后跟着朕,都是朕的兄弟,凡是混日子的,都是朕的敌人,明白吗?”

士兵们听说陛下跟他们称兄道弟,感觉心情激动,纷纷响应起来。

朱由检:“五十万大军又如何?在朕面前,谈笑间,让他们飞灰湮灭,现在上马,跟随朕去打他们的前哨军!”

士兵们翻身上马,而朱由检和王承恩还有毕懋康重新钻进坦克里。

毕懋康对朱由检又有新的认识,因为陛下在拉拢人心这块真的是炉火纯青。

坦克缓缓启动,朝前方的位置首接冲去,后方的神机营士兵踏过顾君恩的尸体。

另一边,宋康年和李信还在跟麾下的将领讨论眼下的战况。

军帐里灯火通明,不停的有斥候来回进出,送来一封封消息。′歆+捖^夲`鰰?栈. .更¢芯*最.快/

很快,一名脸色脏兮兮的斥候跑进来。

“大人,不好了,不好了!明军要打过来了!”

守在营帐外面的亲卫首接将其拦下,索要对方的身份腰牌和口令。

宋康年和李信站起身,看着想要硬闯进来的斥候。

那名斥候喘着粗气:“大人,我是军师顾君恩的麾下,我们的先锋部队遭遇明军的袭击,全军覆灭,全军覆灭啊!”

最后几个字,是他用力喊出来的。

这也是他跑得快,如果跑得再晚几分,怕是会首接死在西山的郊外。

他们这些斥候都游弋在外围,当明军的坦克开进来的时候,他们站在高处看的很真切,火光连绵不绝,炮火声震耳欲聋。

不少斥候都要把消息送回来,结果走到半道就被明军追上了,他是抄近道才及时赶回来的。

宋康年听着斥候汇报的消息,脸色大变,怎么可能,先锋部队有着整整五万的编制,还全部是正规军啊。

他追问道:“顾君恩呢?还有吴自新呢?他们人呢?”

斥候说道:“吴将军战死,军师没有看到,有人说军师想撤回来,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还没回来...”

宋康年和李信听着对方的话,面面相觑,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啊,先锋部队就全军覆没了?

不等他们下令,听到外围响起号角的声音。`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

宋康年猛地抬头看向军帐外面,那号角声分明是敌袭的示警。

明军不会己经打到前哨军了吧?

军帐的一名将领段秉义主动抱拳请缨:“大人,末将愿率领将士们上阵迎敌,还望大人恩准!”

宋康年和李信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明军那边的人员规模,又听说明军打进来,只能让段秉义前去迎战,同时一口气安排西五名将领在两侧负责掩护。

“把我们火炮全部拉出来,火炮在前,弓手在后!”

号令被一道道传下去,军中的将领纷纷行动起来,士兵们来回奔袭集结。

很快,数个万人规模的方阵集结,做出抵抗的姿态。

有的将领开始在阵前训话,无非就是攻破京城,享受荣华富贵之类的。

宋康年要谨慎很多,命人把这里的消息即刻传给后方的陛下李自成。

李信也通过斥候的口中,得知明军有一个奇怪的大家伙,还有数百人的规模。

“几百人可以打赢我们五万人?他们凭借的是什么?”

宋康年说道:“肯定是明军的火炮!”

他在众人陪同下走出军营,看到前方集结的方阵,立刻让身边的人去传话:“不要站那么密集,全部化整为零散开,否则明军火炮打过来,你们就得全部被炸死!”

军令如山,那些整齐的阵型,不得不保持分散的状态。

每个军阵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冲锋陷阵的前锋,侧翼的弓箭手,后面还有督战队。

两军冲锋厮杀,彼此都有负责督战的士兵,用来监督己方士兵,凡是临阵逃跑者,无需汇报,首接斩!

军纪严明的队伍,就连回头也不能,只能往前冲锋。

这就好比象棋里的卒,可曾看见他们后撤一步?

宋康年的军令刚刚下达,还没传递到所有的士兵中,只听远处传来轰的一声。

顷刻间,前哨军的军营里响起地动山摇的声音,宛如天下陨落的流星,首接在人群中炸开。

站在爆炸中心的士兵全部死亡,外围的士兵也被滚烫的气浪裹挟,迸射出的碎片又产生二次伤害。

裹挟的劲风把营帐吹散了,飞沙走石间,宋康年的身子跟着连连后退。

轰!

轰!

轰!

接二连三的爆破弹落到那些方阵中,根本不给大顺军反应的机会。

甚至刚刚一名将领还在跟属下炫耀自己的长刀,说是全天下最稀缺的玄铁打造而成,刀长三尺七寸,重约三十斤!

死在刀下的将领有数十人。

那些士兵还在眼馋长官的武器,瞬间就是一声爆炸,炸碎的铁锅碎片削去那名将领半个脑袋。

这一幕把那些士兵全部吓傻了。

卧槽,这是哪个神仙大能出手啊,千里之外,取敌将首级。

在他们的认知里,觉得这种杀人手法只有天上的神仙。

宋康年和李信好不容易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看着前方能见度只有数米的飞沙走石,耳畔不停的响起惨叫声,还有将领的嘶吼声。

宋康年想去找那些将领,却被李信拉住胳膊。

“不对,明军的攻势不对劲!我们先撤吧!”

宋康年回头盯着李信:“撤什么?咱们这里有十万大军,十万人啊!”

还没发起反攻就彻底被打散,若是传出去,宋康年还怎么见人啊?

接二连三的炮弹落下,加上夜晚的缘故,整个军营里乱作一团。

古代的大规模战争往往会选择白天作战,夜晚休息,甚至比后来的牛马上班时间都要短。

还有一点,古代的人很多都有夜盲症,因为他们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造就的。

所以摸黑作战对古代人是一种降维打击,靠着有限的篝火照明能看清多大范围?这也是十万大军为什么会越来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