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317章 重新进行权力的洗牌

面对朱由检的提名,在场的大臣们敢说一个不字吗?

答案是不敢!

因为反对朱由检的那些大臣们都己经被清理了,留下的官员们大部分都是听话的,要么是懂得见风使舵的。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邱瑜就更不用提了,他能混到现在凭借的就是老好人,既然陛下都说了,邱瑜也开始夸赞王铎的兢兢业业。

至此,王铎在谦让过后,成功进入内阁,后面的任命手续由邱瑜这个礼部尚书去操办。

朱由检在提拔完户部尚书王铎入阁后,下一个提名人选就是工部尚书陈必谦。

邱瑜和剩下官员自然不敢反驳,纷纷表示同意。

朱由检知道邱瑜资历比较老,让邱瑜顺位担任内阁首辅。

裴雪衣看着朱由检迅速的宣布任命,群臣们老老实实拥护陛下的决定,忍不住想笑,以前这家伙总抱怨群臣动不动反对他的意见,现在看来,失去魏藻德和那些刺头官员,他终于成为一言九鼎的皇帝。

经历过权力的洗牌,朱由检开始独揽大权。

三名内阁成员敲定后,接下来就是吏部尚书高弘图请辞带来的空缺,还有兵部尚书一首悬而未定的空缺,以及刑部尚书兼东阁大学范景文牺牲带来的空缺。

朱由检目光看向陈仁锡。

陈仁锡之前是国子监祭酒,后来因为在朝堂上帮朱由检说话,被越级提拔,担任兵部的左侍郎。

所以,陈仁锡被朱由检提拔为兵部尚书的行列!

顺天府尹张若麟在孔府之争的时候也站队朱由检,被提拔为刑部尚书。

通政司的通政使随着魏藻德请辞,朱由检提拔程若虚担任通政使。

现在还差吏部尚书没有决议。

邱瑜上了年纪,思路有些跟不上朱由检,因为陛下不间断的提名,他们能做的分析太少了,尤其朱由检语速很快,任命是一个接一个。

轮到吏部尚书的时候,朱由检说道:“吏部的职位太重要了,先等等!”

朱由检心里有两个备用人选,一个是户部左侍郎周纪元,他曾是钦天监的监正,被朱由检一路提拔,目前在山东协助杨延鉴推行摊丁入亩工作。

还有顺天府尹的职位空缺准备让崇祯十七年的状元杨延鉴担任。

他们两个目前都在山东忙工作,朱由检想看看他们的能力再做决定。

虽说吏部号称百官之首,但是,朱由检想把官员的任免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邱瑜在短暂的慌乱过后,也趁机提名自己的心腹。

朱由检看邱瑜提名的空缺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很干脆做个顺水推舟人情。

会议从上午持续到下午,朝堂上的职位空缺依然高达三十多名,如果算上别的地方,空缺高达上百人。

那些大臣们看到陛下的心情逐渐好转,陆陆续续提名自己的心腹。

朱由检知道不能在基层安插太多他们的人,于是想到国子监和翰林院这两个地方。

现在的大明,国子监己经烂了,只要你捐钱就能成为监生,而监生考核通过就有做官的资格,这是除科举之外,第二条选择入仕的道路。

翰林院的选拔就要严苛很多,这可是科举被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类似于帝王的智囊团和秘书班子。

自古以来,翰林院的地位都非常超然,他们通常会担任皇帝的老师,负责各种礼法的制定,甚至会影响皇帝的治国信仰。

这两个的区别相当于普通公务员和选调生的区别,甚至翰林院的难度比选调生都要高。

朱由检宣布散会后,询问翰林院的的学士。

结果邱瑜告诉他,翰林院的学士陈名夏己经请辞离开了。

朱由检听说是陈名夏,心里瞬间明白,这个陈名夏也是东林党人士,同样也是魏藻德的忠诚粉丝。

以前的朝会上,每次抨击朱由检都属陈名夏叫的最欢。

他嘟囔着:“又是一个狗东林!”

在场的官员们齐刷刷的抬头看去。

朱由检冷笑:“你们继续忙你们的,记住,朕要的是执行力,凡是懒政不作为,白吃干饭,莫怪朕不讲情面!”

在官员面面相觑的注视下,朱由检领着王承恩和裴雪衣走出暖阁。

随着陛下离开,这些官员们也终于敢小声交谈几句。

有人走到邱瑜面前,想要评论陛下今天的作为。

也有人主动走到新任内阁王铎和陈必谦身边努力示好。

新任兵部尚书陈仁锡,刑部尚书张若麟更是成为朝廷的新贵。

在官员们眼里,这几人都没有多大能力,无非就是上次孔府之争,选择站队陛下的身边,从而平步青云。

陈仁锡和张若麟不敢托大,面对同僚们的道贺,谦虚的抱拳回应。

邱瑜看着身边的虚情假意,内心长叹一声,很早之前,他就料到会有今天,陛下大概率会拿魏藻德开刀。

魏藻德仗着自身是内阁首辅,结党营私,背地里纵容属下卖官买官,还动不动就

逼宫。

只是陛下引而不发,哪怕孔府的事情闹得风风雨雨也隐忍至今。

结果被来了一招釜底抽薪,魏藻德如果不作死的话,陛下应该也找不到动他的理由吧。

唉,我还是继续混日子吧。

邱瑜现在是内阁首辅,轻轻咳嗽几声,群臣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专心处理政务。

宫门外,朱由检坐在马车里,看着远处的夕阳。

王承恩在前面赶着马车,裴雪衣则坐斜着坐在马车边缘。

裴雪衣忍不住掀开帘子,问道:“你把朝中的官员大换血,就是为了让他们听你的话?”

朱由检挑眉:“不然呢?如果换做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裴雪衣抿了抿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面对千疮百孔的朝廷,有时候确实应该用快刀斩乱麻。

她说道:“那个魏藻德年纪大了,你为什么不把他送到西山医院?是不是故意见死不救?”

朱由检摇头:“不是,因为他大概率是脑出血,以西山现在的医术,还无法治疗头部的疾病!”

裴雪衣好奇的看着朱由检,想不明白大脑为什么会出血。

盏茶的功夫,马车缓缓停靠在翰林院的门口。

朱由检抬头看着翰林院的儒雅风气,希望这些翰林不会被魏藻德所污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