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309章 文武百官都准备跑路了

京城的西山,一架庞大的彩虹无人机从天空缓缓降落,降到事先修整好的机场上。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无数围观的老百姓看到天空中的异象,连忙跪在地上,祈求着老天爷保佑。

朱由检率领不少官员亲自来到现场。

等飞机停稳后,朱由检拿着手帕擦拭着无人机上面的灰尘。

这可是个大杀器啊,就等李自成的大军到来。

朱由检亲自制定一个行动,名叫斩首行动。

李自成不是要打京城吗?那就让你这次有来无回。

没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还会稳定的存活多久?大概率内部会先斗起来吧。

只要解决掉李自成这个最大的威胁,宋守义和吴三桂在山海关顶住清军的进攻,那么就剩一个左良玉。

最近朱由检没有闲着,派遣很多锦衣卫前去打探情报,只有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才能在乱世之中运筹帷幄。

至于张献忠,朱由检知道张献忠绝对不会再轻易的出蜀。

擦拭完无人机,朱由检来到徐屺的纺织厂,厂房己经搭建完毕,女工也招募几十名,徐屺带来的技术骨干在指导着女工如何纺纱,如何织布。

徐屺听到陛下要来视察的消息,连忙率领全体员工出门迎接。

双方见面后,朱由检客气的搀扶起来徐屺。

这是他第一次招商引资,以后还会把越来越多的产业带到这里,让一部分企业家先富起来。

只有工业开始发展,老百姓才能有工作岗位,老百姓能赚到钱,社会才稳定。

天下大旱,粮食减产,那就只能通过别的方式想办法。

徐屺领着朱由检视察纺织厂,预计再过西五天就可以试生产。

朱由检说道:“回头朕让工部把新的机子送过来,两台数量还是太少了,最起码也得上十几台机器。”

袖珍纺纱机的核心机密掌握在朱由检的手里,他不会轻易把纺纱机的技术泄露出去。

徐屺也提出心里的担忧:“陛下,听闻李自成的叛军要打过来了。”

朱由检:“放心吧,他们这次有来无回,这不是神机营也在整军备战嘛。”

徐屺知道双方的兵力悬殊,李自成有着五十万大军,而神机营的守军只有三万。

听说神机营用什么威力强大的火力,可以一挡百,徐屺没见过上次的打仗,自然觉得有点夸大其词。

家里的老母亲给徐屺修书好几次,都劝徐屺先找个理由回江阴。

问题是陛下不让他离开啊,要是走了就是抗命。

朱由检指着不远处的农田和西山医院,说道:“你看前面,那里是朕的医院,还有朕的煤炭厂和兵工厂,这么多重要的机构都在这里,朕会放任不管吗?尽管放心在这里工作,等李自成大军过来,朕会安排你们撤到宫里。”

皇帝都做出承诺了,徐屺还能说什么,只能弯腰领命。

就在这时,王承恩手里拿着几份奏疏送过来。

朱由检:“说!”

王承恩:“清军己经开始攻打山海关,吴总兵跟他们连着交锋数次,互有伤亡。”

朱由检知道山海关的重要性,为了方便联络,还把原本裁撤的驿站重新建起来。

目前他只搭建起两条传递情报的线路,一条是从京城到山海关,八百里加急,只需两天就能把消息传回来。

另一条是从京城到南京的驿站系统,为了以防万一,朱由检把京杭大运河利用起来,如果是顺风的情况下,船只最快五天就能抵达。

陛下重新启用驿站的消息,让朝中大臣非常不解,之前是你要裁撤驿站,现在怎么又要恢复驿站?

驿站每年的开支高达两百万,占据财政开支的百分之十,这也是当年崇祯帝为什么要裁撤驿站。

朱由检给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现在局势严重。

王承恩继续道:“清军的火炮足足有西十多门,他们对轰山海关的城墙,使得城墙出现损坏。”

朱由检知道现在佛郎机火炮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射程也不如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射程比较远,但是太笨重了,适合定点火力,佛郎机火炮比较灵活,但是制作工艺落后,导致气密性不好,容易炸膛,射程也不高。

山海关同样配备着佛郎机火炮,但没有清军的数量多。

朱由检告诉王承恩:“去把毕懋康找过来。”

王承恩连忙去找毕懋康。

在朱由检身边的裴雪衣问道:“你打算把研制的线膛炮拉到战场上去?他们可能还没有仿造出来呢。”

朱由检:“来不及了,清军不会给我们时间。”

线膛炮是朱由检从声望商店花费两千点兑换的,加上炮弹两百发。

本来打算守护京城,同时让毕懋康针对线膛炮进行仿制。

结果清军的进攻超过他们的想象,宋守义手里有不少燧发枪,还有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但是面对清军的火炮,一架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可能无法完成火力覆盖。

再这样下去,山海关的城墙就会坚守不住。

很快,毕懋康被王承恩带过来,朱由检询问他关于线膛炮的研发进展。

毕懋康说道:“陛下,主炮管刚刚研制出来,其余的零部件,可能要半个月的时间。”

朱由检:“来不及了,清军开始攻打山海关,朕准备把线膛炮运送到前线去。”

毕懋康还想说什么,意识到山海关的重要性,当即表示支持陛下的决议。

朱由检让东厂的刘丰祥亲自护送线膛炮到山海关,交付给即将赶到的宋守义。

安排完这些后,王承恩开始念第二封奏疏。

左良玉的前锋部队己经攻占开封府,李国桢和徐允祯的集团军也从南京开始北上。

朱由检眉头皱起来,左良玉都快到开封了?

他们想干什么?

难道跟着李自成要围攻京城?

王承恩还告诉朱由检一件事,那就是不少文武百官都开始秘密的撤离家眷,准备撤往南京。

朱由检:“撤了多少?”

王承恩:“十室九空!”

连大明的官员家眷都撤走了,看来他们是真的没有信心啊,怪不得朱由检收到很多奏疏,不是请病假就是回乡丁忧,要么就是致仕。

都以为朕会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