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275章 这些钱都没有进老子的口袋

朱由检询问陈蒹葭在宫里有没有觉得无趣。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陈蒹葭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这么说,还以为陛下不喜欢自己,想把自己赶出宫。

她吓得抱住朱由检的脖子:“陛下,是不是臣妾哪里做的不好?”

朱由检:“没有,没有,就是担心你在宫里觉得无聊,想给你找点事儿做。”

陈蒹葭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彼时的国内阶层早就固化,只有士绅家族的后代有出路,他们接受最优秀的教育和熏陶,一代接一代的成为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朱由检想要普及全民教育,尽可能的选拔人才,而不是让那些农民世世代代为农。

十年寒窗,真的拼不过那些三代从政的世家子弟啊。

修行十万年,费尽心机飞升仙界,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天兵天将。

朱由检把打算在西山开办学院的事情告诉陈蒹葭,如果裴雪衣不愿担任院长,那就让陈蒹葭去,再从国子监找几个有学问的老头子帮衬。

陈蒹葭听说可以出宫教书育人,眼眸泛起神采:“真的?”

朱由检:“当然是真的!”

陈蒹葭:“那皇后和太后会不会说我?”

她还是怕宫里的规矩,担心这样外出遭到皇后和太后的训斥,还有言官们的弹劾。

朱由检:“不会,朕希望你能开开心心的,而不是成天待在宫里,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生活。”

陈蒹葭听着陛下的话,感动得想要掉下眼泪。

从小到大,她己经习惯这样的生活,未出阁的时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阁后,常年的居住在深宫里。

外面的繁华世界好像己经跟自己与世隔绝。

而朱由检却带给她自由。

陈蒹葭眼眸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

朱由检帮陈蒹葭擦去眼泪:“怎么还哭了,你若不愿意,朕也不会勉强,朕只是希望你能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陈蒹葭把脸靠在朱由检的胸口:“不是,臣妾就是高兴了,觉得陛下替臣妾考虑。”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朱由检身为帝王,能这样理解陈蒹葭,确实让她感动不己。

如果说以前的陈蒹葭是臣服于皇权,那么现在她完全的臣服于朱由检。

从身体到心理上的臣服。

朱由检看着枕边的女孩,泛着红润的桃花面,频频低垂的柳叶眉,半羞半喜的模样,让人看过心里猛地荡漾。

气氛都烘托到这个份上了,朱由检自然也不在乎白天的劳累。

而陈蒹葭也很主动的解开衣带,略显羞涩的闭上眼睛。

就像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等待着君主的采摘。

可惜,她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朱由检的动静,陈蒹葭忍不住睁开眼眸。

朱由检:“朕有点累,你要不主动点?”

陈蒹葭羞得脸蛋更红了,不过还是乖乖的听从朱由检的话,脑海里想起周皇后对自己的叮嘱。

你进宫时间也不短了,要抓紧时间,诞下皇帝的子嗣。

但还要注意陛下的身体,切莫伤害到龙体。

陈蒹葭知道现在太子生死未卜,如果自己能诞下子嗣,意味着可以母凭子贵。

不知过去多久,朱由检靠在陈蒹葭的肩膀上睡过去。

陈蒹葭听着陛下的呼吸声,感觉格外的踏实,因为她能感觉到陛下对自己的喜欢。

......

第二天,宫里陆续响起动静,宫女们和宦官早早就起床了。

哪怕朱由检己经简化很多规矩和流程,并允许他们休息,可多年养成的作息时间和生物钟也早就习惯。

两名宫女忙着端茶倒水,趁管事不在,悄悄私语起来。

“听说了吗?今年宫里不再来新人了。”

“为什么?”

“我听刘管事说陛下要裁撤没用的部门,惜薪司和钟鼓司都要去掉。”

这两个部门,惜薪司负责皇宫的柴炭供应,钟鼓司负责宫廷礼仪和音乐。

昨晚,朱由检问过王承恩,目前内廷人数在2万左右,但是登记造册的足足有3万,如此庞大臃肿的机构就像寄生虫,吸食着大明的财政。

朱由检私底统计过京城的朝堂机构,六部九卿等官职人数相对少,核心官员不过几百人,加上普通官员总数仅仅西千多人。

朝廷是整个国家的政务处理中心,人数还比不过内廷,可想而知复杂程度。

动外廷容易引起官员们的反对,那就先从内廷开始动刀吧。

当然,东厂还是要保留的,朱由检主要清理的是那些不作为,混吃等死的宦官和宫女。

陆陆续续,各地来的紧急奏疏呈上来,王承恩负责帮着处理。

以前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是分开的,在魏忠贤时期,这两个职位成功归到一个人的头上。

如果说朝廷的内阁首辅是魏藻德,那么内廷首辅就是王承恩。

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皇帝的信任。

陈蒹葭知道陛下有公务要忙,更怕周皇后过来视察,发现陛下跟自己睡懒觉,她只能乖乖的起床,先去给皇后和太后请安。

上午九点,朱由检睡到自然醒。

等候多时的宫女们连忙服侍他沐浴更衣,有官宦送来小火慢煨的粥。

王承恩在旁边开始念各地的奏疏,由朱由检来定夺。

有些奏疏确实没啥用,无非就是当地官员给皇帝请安,关心皇帝的身体,还关心太子的情况。

朱由检能理解那些官员的良苦用心,他们在外地任职,远离朝廷中枢,害怕陛下忘记自己。

朱由检看着桌上的菜肴,说道:“王伴伴,回头把尚膳监的管事找来。”

王承恩连忙应下来,他知道陛下要对饮食下手。

尚膻监的管事也是王承恩的人,每年光孝敬给他的银两就高达十万两,其中的油水更是丰厚。

以前崇祯帝下令精简菜肴,即便如此,还是非常浪费。

朱由检介绍着情况:“一个人能吃十几道菜吗?还都是山珍海味,燕窝,鱼翅,熊掌之类的。”

“每餐的菜品数量远超需求,朕昨天见太后的十道菜里面,八道菜是摆设,只是象征性的夹两筷子。”

王承恩帮忙替尚膻监解释原委,主要是皇帝的身份啊,皇帝是全天下最尊贵的身份,当然要用最好的。

朱由检知道尚膻监肯定贪污着油水,问题是这些钱都没有进老子的口袋里面啊。

就在这时,东厂番子前来禀报,并呈给朱由检一封信。

信是裴雪衣写的,她表示愿意听从朱由检的安排,把白莲宗改名,等治好病她打算回山东一趟,看看能找到多少残余的帮众。

还有就是裴雪衣愿意来西山教书。

朱由检眼前一亮,裴雪衣的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可以对孔府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