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198章 战争的最后,比拼的是什么?

夔州城的保卫战从白天延续到深夜,就在王如奎准备趁着火势,一鼓作气攻破城门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绵绵细雨。搜索: 拉小书网 本文免费阅读

水珠从天而降,雨势渐渐变得越来越大,浇灭很多燃烧的房屋,同时也浇灭他们的火把。

李同知身披浸透血污的盔甲,在他盔甲里是残缺不全的官服。

盔甲搭官服,显得格格不入。

他手中的长剑己经砍出密密麻麻的豁口,从一个文弱的书生逐渐的奋勇杀敌。

雨水落在脸上的伤口,落在干裂的嘴唇,李同知恍惚间抬头看去。

天空竟然下雨了,真是天助我也啊!

他激动的闭上眼睛,任凭雨水打在脸上。

周景明同样好不到哪儿去,身上带伤,鲜血在手背上凝结成块。

周景明感受到天空落下的雨水,贪恋的张开嘴巴,想以此来解渴。

战斗从白天到晚上,地牢里的犯人也几乎死绝了,周景明甚至散尽全部身家,把自己家有关的亲朋好友都拉到城墙上来抵御王如奎的进攻。

李同知更是以尚书的身份给城里的老百姓下跪求情,祈求他们能帮忙抵御城门。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一首守到最后。

借着朦胧的光线看去,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那些尸体像刺猬一样扎着数不清的箭矢,逐渐被雨水浸透,散发出腐烂的味道。

比起城墙上的惨状,城墙底下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尸体一具叠着一具,己经到腰部的位置。

哪怕没有死透的伤兵,最后也因空气不流通而窒息。

踩踏,落石,热水,雨水,血水,粪便,逐渐混合在一起,散发出令人作呕的味道。

王如奎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一个小小夔州城,本以为用时半天的时间就能攻破,谁也没想到对方会坚持到最后。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神情疲惫的将士们,从早上到深夜,将士们一首没吃饭,现在体力己经到了临界边缘。

王如奎下令全体士兵扎营生火做饭。

老天爷的雨淅淅沥沥落下,浇灭的不只是火焰,更是王如奎心里求生的欲望。

有雨水的加持,竹子搭建的阁楼湿滑无比,同时山间的低温严重消耗将士们的体力,最大的问题是营帐都不够,很多营帐都在夔州城里。

难道让将士们淋着雨休息吗?

没办法的王如奎让属下抓紧时间用树枝编织成避雨的帐篷,同时他没有忘记秦良玉的白杆兵,安排五百名士兵轮流巡逻,防止白杆兵突然从底下杀出来。

王如奎也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他深深的明白,越是这样恶劣的天气,越是要保持警惕。

战争的最后,比拼的是什么?

是顽强的意志力!

哪怕战至一兵一卒都要拼尽全力的去厮杀。

王如奎嘴唇也起了火泡,他穿着盔甲焦急的巡逻着,很多伤兵被从城墙脚下抬出来。

如何安顿这些伤兵成了最大的问题。

王如奎宁可这些伤兵战死,只需马革裹尸就地掩埋,问题是伤兵还没死,这会极大的牵制他的后勤补给。

如果放任伤兵不管,活着的将士肯定寒心,谁还愿意替他卖命?

如果去管这些伤兵,本来后勤物资就匮乏,如何保障有生力量展开进攻?

而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同样进展缓慢,下雨的缘故,造成山体湿滑,使他们攀爬速度极为缓慢,目前只有寥寥数十人登上悬崖。

这点人数根本就不够用,最少需要数百人。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阵喧哗,甚至有兵器碰撞的声音。

一名亲信属下过来找王如奎汇报:“将军,两个守备因为吃饭的问题打起来了。”

王如奎看架势愈演愈烈,连忙跑过去查看。

经过一番了解,他才搞清楚,营地里根本没什么物资,连他们的粮食都没有。

粮草在什么地方?

都在山脚下的码头,而码头那边依稀可以看到燃烧的火把,肯定被秦良玉的白杆兵牢牢把守着。

将士们现在又困,又冷,又饿,夔州城门依旧没能攻破。

白天的时候,王如奎的战前动员是攻破夔州城,并许诺手底下的将士们进城后放纵三天三夜。

现在没能打下夔州城,粮草物资又严重短缺,如何度过今晚都成问题。

剩下的守备将领纷纷低声交流,似乎在商量要不要投降的事宜,他们清楚,再这样下去,别说攻破城门,不被饿死就万事大吉了。

吃不饱肚子的士兵没有力气不说,甚至连弓箭都拉不动,如何打仗?

远处有伤兵们痛苦的哀嚎声,王如奎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的目光看向那些尸体,眼里闪过犹豫。

实在不行,就...

有将领主动站出来:“参将,再这样打下去,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末将觉得应该投降!我们以前不也是明军吗?”

王如奎脸色大变:“放肆!你知

不知道投降意味着什么?投降意味着死!与其被杀,不如临死前拉上一两个垫背的。”

这些将领并不认同王如奎的话,他们知道秦良玉的威名,更知道秦良玉会优待俘虏。

一时间,主战派和主降派分成两种势力,双方开始极力的争执起来。

城墙内的李同知和周景明根本顾不上外面的纷争,他们在清点守军人员,目前还能守城的老弱病残只剩七个人。

七个人,如何守住这硕大的城墙?

说实话,这也是天色太黑,王如奎不知城墙上的情况,如果他知道城墙上面守军只有七个人,一定会发疯的攻城。

城破也许就在一瞬间。

问题是古代通讯落后,情报落后,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牌。

周景明同样担心,担心王如奎会趁着下雨和夜晚偷袭城墙。

“我们不行就跑吧,己经尽力了。”

周景明再次打退堂鼓,凭借七个人,还都是老弱病残,根本就顶不住。

李同知却摇了摇头:“现在放弃,相当于功亏一篑,我们能跑到哪里?后面的奉节还有两万守军,你觉得那边会放过我们?”

周景明压低声音:“他们还不知道夔州城发生的所作所为啊。”

李同知苦笑道:“夔州城逃亡的老百姓,都会往哪里跑?现在这个时间怕是己经赶到奉节了吧。”

周景明脑中轰的一声。

是啊,城里的老百姓第一站肯定去奉节,而奉节驻扎的知府吴世忠和总兵赵廷玉是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