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口的那只鹅 作品

第178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当朱由检提出摊丁入亩的改制方案后,除了户部左侍郎周纪元,其他人都满脸懵逼。本文搜:86看书 免费阅读

主要是土地改制太过超前,贸然推行的话,会面临重重阻碍。

这就好比一道简单的算术题1+1=?

很简单的答案,放到官僚体系内却需要复杂的计算方式和论证,包括各种方程式和根号,往往一步就能算出答案,但是得经历几十个步骤才能求出结果。

这些步骤要有各个部门参与进来。

喧哗的雅间内,大臣们沉默不语,他们都在计算改制的得失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而朱由检把这称之为土地变法!

变法两字的推出意味着流血和牺牲,各个地方势力平衡和取舍,真正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前朝廷对待赋税都会保留士绅阶层和读书人的利益,剥削的是底层老百姓。

朝廷没钱,那就加征赋税,从老百姓身上榨干最后的油水,美曰其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动底层老百姓的利益,江山还是我们掌控,如果动的是官员和士绅阶层的利益,那江山是谁的就不好说了。

叶元珍身为东昌府的知府,自然知道面临的土地弊端,还有杨延鉴身为新科状元,读的西书五经,受到儒家思想熏陶,觉得陛下这一招确实厉害,但是危险重重。

这意味着陛下要跟整个文官集团作对,甚至会面临寡不敌众的局面。

皇帝厉害吗?

真要是彻底撕破脸,大臣们可以搞刺杀,可以搞政变,可以更换皇帝。

杨延鉴躬身道:“陛下,土地变法确实新颖,如果能推行下去,我们赋税必定会翻两番,可问题是...得罪的都是士绅阶层啊。”

他没好意思说得罪的是文官集团,因为杨延鉴也属于文官集团。

叶元珍跟着附和,赞同杨延鉴的看法,建议陛下应该慢慢来。

朱由检夹着菜:“实话告诉你们吧,土地变法,势在必行,不是找你们商量,而是给你们首接下旨,你们要是能做,就帮朕做,要是觉得做不下来,那朕就换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做。”

说完,他抬头看一眼周纪元。

周纪元本是司天监的监正,被朱由检强行推到风口浪尖,他原本还犹豫不决,在跟朱由检的围炉夜话,选择倒向朱由检身边。

周纪元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遵旨,为了推行新政,必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由检对周纪元表现很满意:“你们放心,朕是你们最强大的靠山!任何人都不敢拿你们怎么样。”

杨延鉴和叶元珍还是不敢表态,因为崇祯帝没有信誉啊,前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就被崇祯帝推出来当替罪羊了。

陈新甲在边关有才能,有魄力,还是个做实事的官员。

这些年被杀的官员数不胜数,他们都怕陛下言而无信。

朱由检也是头疼,妈的,崇祯帝留给大臣们的印象太差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扭转这个局面就需要做出点成绩。

朱由检看一眼王承恩,王承恩恭敬的说道:“陛下,要不让老奴试试,我们东厂保证可以完成任务!”

杨延鉴和叶元珍顿时傻眼了,让东厂推行新政?还还不得乱套啊。

这群阉党连大字都不识几个,会个毛线啊?只是一味的打打杀杀。

摆在大臣面前的两个选择,倒向皇帝,与整个文官集团作对,倒向文官集团,得罪皇帝。

杨延鉴问道:“陛下,敢问这个土地改制,是全部实行吗?”

朱由检:“哦,不会,就在山东开展。”

杨延鉴脑海中转的飞快,思考着山东籍在京城的官员,目前也就王公弼担任通政史,别的御史有几人,包括各地的知府。

山东籍掌握权势的官员很多都己经去世了,貌似还真没有大权在握的官员。

既然陛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杨延鉴率先下跪领旨。

他身为状元,肯定不愿在翰林院当一名编修,好不容易有机会调放到外地任职,肯定想有一番作为。

叶元珍眼看杨延鉴都下跪了,他也跟着下跪领旨。

朱由检看大家都选择服从,继续说道:“记住,朕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你们遇到问题,可以首接找朕来汇报,另外我会让王伴伴协助你们。”

有东厂和锦衣卫的保驾护航,他们变法也会方便不少。

凡是遇到不开眼的,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乱世之下,就不要讲究什么温和派的做法了。

既然己经达成共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开展第一步。

朱由检提议把鲁王朱以海的土地进行拆分,优先分给那些没有地的老农,包括所有没有户籍的流民,也应该分到土地。

首要工作是土地的清丈,这期间要占用大量官员进行清算,朱由检让叶元珍尽可能招募寒门子弟,因为出身寒门的子弟会在工作上认真不苟,如果任用士绅子弟,他们肯定偏向自己的家族利益。

整个东昌府的土地清丈工作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期间朱由检还提到衍圣公的孔府,杨延鉴听说陛下要拿孔府开刀,吓得脸色都变了。

不是,陛下,怎么还拿孔府开刀啊?

你这不是掘读书人的坟墓吗?连叶元珍也不建议皇帝上来就用这么强势的手段。

孔府的地位非常超然,可以说是全天下读书人的祖师爷。

最后经过一番商讨,由叶元珍亲自去跟孔府的家主商谈,最好用和平的方式去解决。

如果孔府能看清形势,主动清退土地,朝廷可以给予名誉上的奖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朱由检在这点承认自己有点操之过急,全然忽略孔府在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于是他采纳叶元珍的办法,同时让王承恩也去谈一次。

如果孔府实在不开眼的话,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上百万亩的田地,不可能都让你们家都占吧,朝廷穷的叮当响,说什么也要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这场饭局持续到黄昏才结束,当朱由检走出酒楼的时候,远处的夕阳落在青砖院墙,宛如披上一层淡淡的金甲。

任重而道远,连他这个过来人也不知道土地改制会不会顺利进行。

朱由检下意识摸摸腰间的手枪。

没事,枪杆子出权力!至少老子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