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山海关,清晨的朝阳透过天际照过来,使远处景色充满荒凉。搜索: 玩家书域 本文免费阅读
经过休整的徐允祯终于率领第一集团军列队准备冲锋。
吴三桂和夏国相等将领站在城墙上,他们遥遥给徐允祯敬酒。
本来吴三桂想让徐允祯休整几天,等李国桢率领的步兵赶到再发起反攻,谁知道徐允祯等不及呢。
军中无戏言,山海关城门一旦打开就是你死我活的地步!
为了防止清军,城门只会开一次,不可能徐允祯说打不过,哭着回来让吴三桂再开城门,到时清军跟着也杀进来怎么办?
吴三桂问徐允祯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徐允祯平静的点点头。
没有喝酒的徐允祯保持着理智,他选择今天发起进攻是担心城墙被清军破坏,还有是堵住这些关宁铁骑的嘴。
今儿早的时候,参将悄悄告诉徐允祯,说关宁铁骑看不起他们京营的骑兵,嘲笑说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那些人的话里话外透着几分酸溜溜味道,因为他们羡慕第一集团军身处天子脚下,没有经历过关外恶劣的环境,吃得好,军饷发的及时。
是的,像山海关这样贫瘠而荒凉的地方,没有几个人愿意过来。
以前边关军饷给的多,现在朝廷拖欠军饷越来越多。
哪怕徐允祯没有坐在朱由检的位置,也能替陛下感受到那种无力感!
此战!
必胜!
徐允祯暗暗给自己打气。
随着前方士兵把石头和沙袋搬开,厚重城门终于缓缓开启。
阳光落到前方的地上,往外走就属于关外,曾经伟大的关宁防线,如今也退居到这里。
封狼居胥就在今天!
徐允祯双脚磕马肚子,战马缓缓朝前方走去。
精锐的集团军整整齐齐走出城门。
等他们走出城外,吴三桂挥手下令封死城门!
他的女婿胡国柱忍不住讥讽道:“我以为陛下会派什么人来呢,派一个好大喜功的二世祖,如果没有传说中的镇国神器,他有什么资格这点人出去?”
不少将领看吴三桂没有反驳,纷纷附和起来。
“就是,他迫不及待想跳出来,八成是嫌咱们龟缩在城里防守,觉得咱们不敢出城迎敌!”
夏国相和吴三桂都没有出声,他们在思考着徐允祯主动出击,究竟是奉陛下的诏令,还是徐允祯个人所为。
朝廷每天都发生着波诡云谲,吴三桂这些天没有收到过京城的传书,不知朝中大臣是怎么议论自己的,更不知道陛下怎么看待自己。
不少将领悄悄下赌注,赌注就是徐允祯和清军究竟能战几个回合,谁输谁赢!
吴三桂不想军心浮躁,忍不住呵斥几声。
他们看向前方,徐允祯率领六千骑兵全部冲到城外,呈扇形排列,马车上的镇国神器也被拉到阵前。
“这是什么阵法?骑兵冲锋应该像一把尖刀,他们怎么排成扇形?难道他们觉得自己能挡得住清军的冲锋?”
夏国相不满的看一眼参将胡大伟,今天他的话格外多,也格外刺耳,当初劝自己投降清军的就是胡大伟吧。
夏国相说道:“你少说几句!”
胡大伟注意到夏国相投来的威严目光,识趣的不再出声。
吴三桂感叹道:“也许他们有自己的依仗吧!”
呜!
呜!
清军那边终于吹响号角,无数骑兵纷纷集结,双方隔空相对。
属于大明的旗帜屹立在风中。
而属于清军的旗帜同样竖起来。
在古代战场有西大军功,先登,陷阵,斩将,夺旗!
先登:抗塔强杀,还活着!
陷阵:天神下凡一锤西!
斩将相当于双方各自派出一员大将,进行1v1单杀solo。
夺旗相当于单带拆了对面门牙塔,首奔主水晶!
典韦以前就是抗大旗的,大旗一倒,护旗营的不问原因,全部问斩!
以前战场没什么通讯,往往都是看双方阵营的旗帜,当年朱棣跟李景隆白沟河战役,关键时刻,李景隆帅旗被风吹断了。
帅旗倒了!
帅旗倒了!
无数将士以为主帅倒了,瞬间兵败如山倒!
清军阵营那边,多尔衮手持望远镜,看着前方的将领。
他不认识徐允祯,只能问旁边的祖大寿。
祖大寿透过望远镜看到徐允祯后愣了一下。
“这是大明开国功臣定国公徐达的后代啊!徐允祯,统领三千营,怎么会出现在山海关?”
多尔衮听到徐达的名字,也是悄悄捏一把汗。
当年跟随明太祖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徐达,被誉为开国第一功臣,哪怕过去上百年,坊间还依然有对方的英勇事迹。
祖大寿看着远处鲜明的帅旗,心里感慨万千。
如果可以的话,他
想跑到阵营面前,然后双膝跪下,向徐允祯陈述自己的罪过。
可惜不能,他们距离太远了。
多铎才不管徐允祯和徐达呢,他这段时间憋坏了,明军龟缩不出,一场长汗淋漓的大战都不参与,实在没趣。
多铎抱拳领命,想率领三千骑兵去会会徐允祯。
多尔衮面容冷静,对方阵势看起来像是训练有素,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没有着急发动冲锋。
他下令道:“不急,既然是京营的跑来支援,还敢主动叫阵,肯定有两把刷子,去吩咐骑兵们散开。”
多铎气得咬牙,只能骑着马示意骑兵们分散。
这里聚集的将士们逐渐拉开距离,如果用心观察的话,他们形成三三制的站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明军的火炮袭击,可以避免被割韭菜的伤亡。
而徐允祯早就通过高倍望远镜看清对方的排兵布阵,清军没有像李自成的叛军那样发起密集冲锋,甚至竟然下令往后撤退。
对方阵营分得很散,如果用机枪扫射的话,根本打不中那么多人。
马克沁机枪的真正威力是在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
燧发枪呢?
燧发枪更没有什么作用!
他装备的两百架燧发枪现在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徐允祯脑中分析着这些,在京城的时候,无论燧发枪和机枪都超常发挥出作用。
现在对方识趣的后退,明显得到情报,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徐允祯忍不住回头张望,吴三桂和众多将领立在城墙,他在想会不会有人从中泄密,不然清军为什么会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