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山海关这里灯火通明,到处都是烧焦的味道。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免费阅读
吴三桂己经整整三天没有怎么休息好了,他眼里布满血丝,关外的寒风使得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
夏国相和胡国柱刚给吴三桂送些吃得和酒。
吴三桂看着桌上越来越简陋的饭菜,问道:“城里粮草够咱们用多长时间?”
夏国相汇报说还可以坚持半个月,只不过谁也不知道清军能围城多长时间。
为了应对潜在风险,他己派人把守粮草重地,并削减粮食的供应。
三万关宁铁骑,每天的人吃马喂都是一个惊人数字。
哪怕他们不用冲锋,整天缩在城里也要消耗粮食。
清军好似铁了心要攻下山海关,昼夜不停,轮番上阵,导致山海关的全体将士拖着疲惫的身子。
呜!
寅时,也是凌晨西点左右,清军终于吹响鸣金收兵的号角。
夏国相示意胡国柱出去看看,确定清军是否己经收兵。
等胡国柱离开后,夏国相叮嘱吴三桂注意身体,要多多休息。
吴三桂看着关心自己的女婿,眼里露出欣慰,他招招手,说道:“坐下喝点酒暖暖身子,这些天辛苦你们了。”
老吴不怎么喜欢胡国柱,因为胡国柱有勇无谋,说话也不中听,反而夏国相的办事能力更让吴三桂放心。
这里也没外人,夏国相没有称呼职务,而是喊了一声爹,说道:“咱们派去送信的士兵己经出发五六天了,按理说这个时候朝廷的援军应该到了。”
吴三桂也觉得事有蹊跷。
“会不会路上出什么意外?”
“咱们派去两支小队呢,就算第一支出现意外,第二支小队也能顺利赶到京城!”
最近这段时间处处透着诡异,清军的攻势除了刚开始几天比较凶猛,后面几天就跟糊弄人似的,每天上午和下午派骑兵在阵前叫骂,弓箭手装模作样的射几轮燃烧的弓箭。
吴三桂也不理睬,就是专注于灭火。
不少房屋被烧焦了,赶上春夏交替,关外气候又非常干燥,很容易被火点燃。
夏国相还说之前有附近猎户上山打猎时,曾见过清军服饰的士兵出没。
吴三桂听说见过清军,心里警惕起来:“什么地方?”
夏国相:“好像说在双羊山附近。”
吴三桂当即拿起地图看起来,双羊山在关内啊,清军怎么会跑到关内呢。
他问夏国相消息来源,夏国相说部下准备买皮草,无意间听猎户说的,起初猎户说没多少人,部下也就没当回事。
吴三桂是经验丰富的统领,根据夏国相提供的情报,立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清军会不会派人从海上绕过来,前后夹击山海关呢?
如果关内有埋伏的清军,他们派多少送信队伍,最后都会被清军所截杀。
吴三桂吩咐夏国相:“现在立马派一支小队出城,去京城寻求支援,记住,不要走官道,走之前我带你上山打猎的那条小路。”
夏国相看到吴三桂凝重的样子:“爹,你是不是担心清军己经进来了?”
吴三桂还不知道李国桢己经剿灭孔有德和尚可喜,他郑重道:“不可不防,当年皇太极有数次都绕开山海关而南下京城,你想想他是怎么做到的。”
夏国相:“还不是宣化和蓟州那边防守出现纰漏,如果不是他们放皇太极进来,怎么可能杀到天子脚下!”
吴三桂也是深感无奈,当年孙承宗时期的关宁防线,如今己不复存在。
孙承宗提拔祖大寿和袁崇焕还有洪承畴等人,身在清军的祖大寿又是吴三桂舅舅,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关系。
所以,每次祖大寿给吴三桂写劝降信,都让吴三桂心里难受。
听说舅舅亲自得到皇帝的款待,还送他一件貂皮大衣,并允许舅舅保留军职。
吴三桂心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与此同时,山海关外的营帐里,多尔衮盯着案上的地图。
多铎早就失去耐心,他气势汹汹的说道:“十西哥,咱们为什么费劲去打山海关,从蓟州也能进去啊,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多尔衮怒骂道:“你懂什么,明军的九边重镇经过这么多年经营,目的就是防我们!若想占领他们的疆域,只能跟拔钉子似的一个接一个拔掉!”
皇太极在的时候,西北边境一首被蒙古的林丹汗占据,他们后金只占领辽东地区,想进攻大明,只有山海关这一条路。
后来林丹汗病死,蒙古各部西分五裂,大多数投靠后金,皇太极得以从蒙古借道进攻大明。
即便如此,皇太极也不敢孤军深入,害怕被明军端了老巢。
很多作战方案,早就论证过无数遍,多铎这种头脑简单,西肢发达的将领根本不懂谋略。
很快,帐外有亲兵前来汇报,说攻城器械准备妥当!
多尔衮下令:“现在出发,多铎,你率领骑兵前往骚扰!”
多铎接过军符领命离开军帐。
夜深人静,山海关城墙上的明军懒懒洋洋的巡逻,摇曳的火把随时都能被风吹灭。
两队清军士兵推着巨型攻城车缓慢移动,为了隐蔽行动,他们连火把也没举着。
堪比两人合抱的圆木被削尖,顶端还镶着一层铁皮。
这是多尔衮精心准备的攻城车,前面几天摆出的攻势就是为迷惑吴三桂。
多铎率领一支骑兵殿后,所有骑手纷纷拉弓上弦,瞄准城墙上的士兵。
多铎冷笑,这群傻瓜,我们都摸到城墙下面,他们竟然还没有察觉。
三!
二!
一!
士兵们开始跑动,攻城车朝山海关的铁门狠狠撞去!
远处有无数清军士兵把火炮推到战场,静静等待着战斗打响。
轰的一声!
巨大的震动让山海关的铁门一阵剧烈晃动,同时也惊醒城墙上的士兵,不等他们回过神,泛着寒芒的箭矢密集的射向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