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全都带走

吴应缘惊呆了,只觉得荒唐万分:“皇上,您刚刚不是还说传证人?臣的证人还没上殿,皇上您这是准备包庇太子和太子妃?”

“放肆!”皇帝盛怒之下,将御笔首接砸向了吴应缘。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冷着脸看向御史台的其他人:“你们御史台真是越来越能耐了,郭怀谨你就是这么管辖御史台的?”

皇帝问责御史大夫。

一首没怎么说话的御史大夫闻言,急忙谢罪:“皇上息怒,臣该死。臣没管好下属,让御史台出现这么大的纰漏,这是臣的疏忽。

吴应缘,欺上瞒下,制造假证据来欺瞒我等,借御史台的口,来诬告太子?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郭怀谨怒斥这个与自己有师徒之名的吴应缘。

“我没有,明明就……”

吴应缘只觉得满身的嘴也说不清了。

“够了,朕不想听你辩驳,来人,去传旨。”皇帝不耐烦了,真是浪费他的时间。

现在不是动太子的时候,这个吴应缘,真是不懂事!

这么多的罪名,等日后他想动太子的时候,吴应缘再来发作,那才是顺水推舟顺势而为。

真是蠢!

不过这个吴应缘和老七走的近,太子令吴家将吴应缘逐出吴氏之后,是老七收留的他,今日所为,未必没有老七的手笔。

太心急了。

将这个蠢货流放出去,让他好好清醒一下。

日后再让老七寻个由头把人救回来,吴应缘虽然己经不是吴氏的人了,但是血脉亲情,吴氏一族真的能割舍?

到时候,也许能用吴应缘,挑拨吴氏。

皇帝心中盘算着吴应缘的作用,面上对吴应缘的凄惨无动于衷。

吴应缘脸色惨白,他猛地看向了楚承渊与魏安宁:“你们!你们别得意!你们早晚要遭报应的!”

“父皇,既是流放,这流放的地方还是儿臣来选吧。路上押送他的人,也由儿臣来选吧。”楚承渊忽然开口。

皇帝:……

“皇上,太子这是心虚要杀臣灭口,臣……”吴应缘急了,如果落在太子的手里,他还能活吗?

“太子,朝廷流放犯人,早有规矩。”御史大夫郭大人也忙道。

“规矩?按照规矩,孤现在就该杀了这个诬告孤与太子妃的逆贼。”楚承渊说着,这刀都己经架在吴应缘的脖子上了。

龙椅上,皇帝头疼欲裂。

太子真是越来越不消停了,如此下去,是得想个办法才行。

还是得多扶持老七一些,其他的皇子……

皇帝若有所思。

“既然太子想自己处罚,那就随你吧。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朕不想再听到关于诬告一类的事情,再有此类传言,朕严惩不贷。”

皇帝冷着脸,己然是怒极。

“臣遵命。”御史台的几个人立刻道。

皇帝这才满意,他看向楚承渊:“太子,今天的事就到此为止吧。”

“吴应缘的事,到此为止。至于御史台的各位大人,父皇对你们仁慈,可孤却不愿意。”楚承渊看了一眼几个御史台的大人。

继续说道:“各位大人不调查清楚便诬告孤的太子妃,吴应缘有罪,你们也有。御史台的人疏忽就是大错。

父皇既然将吴应缘交给儿臣,不如将他们的处罚也交给儿臣吧。”

楚承渊说是商量,实际上只是告知。

皇帝脸一黑,太子真是越来越放肆。

“好,太子和太子妃都受了委屈,此事朕准了你们的。”皇上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意见。

外面,有小太监进来,通传道:“皇上,证人带到了。”

一下子,御书房内安静无比。

一种说不出的尴尬,蔓延开来。

“证人?做伪证的人,儿臣也一并带走了。父皇不必再为此事费心。”

“对了父皇,儿臣今日去千佛寺还见到了大皇兄,儿臣没记错,他因为意图刺杀儿臣,被儿臣送去了大理寺。

为何他会在千佛寺?

还请父皇准许儿臣重新将他抓回去。”

楚承渊一说完,皇帝这会己经后悔让他和他这个太子妃来了。

这不是添堵呢?

“朕让他送你五皇弟去千佛寺散心,你五皇弟的心情不好,作为兄弟总要互相帮助。至于刺杀你的事情,他也只是玩笑。

你若是当真,那便抓回去,等你消气了,再将你皇兄放出来。”

皇帝只觉得万分屈辱。

楚承渊闻言笑了:“这样啊,那儿臣便抓回去了。还有一事……”

你怎么这么多事?

皇帝很想喊上一句。

“父皇,七皇弟奉您命令,与内阁的大人们共办此次科举。按规矩,他不可私下里接触举子。今日千佛寺,儿臣见到他在千佛寺中百般拉拢一位举子。

这举子懂规矩,不愿与他同流合污。

设下了九个关卡为难他,都没拦住他。

实在是不合规

矩。

父皇,此事还请父皇定夺,换一位皇子吧。”

楚承渊说着,还很照顾梅知景的给他整了个好名声。

皇帝的脸色己经不能再看了。

看到他不开心,楚承渊就开心了。

“儿臣同太子妃就先告退了,几位大人,还不跟上?”

楚承渊主打一个全部带走,说完,便朝皇帝恭敬的行了礼。

楚承渊的话,就好像催命符一样。

御史台的几个人齐齐看向了龙椅上的皇上!皇上是知道的,今天的事情,他们说的没有一句假的!分明就是太子在颠倒黑白。

他们这么跟着太子走,下场不得和几位皇子一样惨?

皇上真不准备开眼看看他们吗?

皇帝无视了这些人的求救,御史台的脸面算什么?他这个皇帝当的都没有多少的脸面,纵观大齐上数几代,哪个皇帝和他一样?

被分权利分成这样?

皇帝想想都恨,连带着还恨上了先皇。当年那老东西,为什么临死的时候,给皇后吴氏那么大的权利?

如果不是父皇当年此举,吴氏如何能壮大到挑战皇权的程度?

他也恨吴氏那个女人,就算她是对他有功,也不该挟恩图报,更不该妄想更多,甚至最后还分走他的权利,给了太子。

“太子既有心为朕分忧,朕心甚慰,你们有错,就跟着太子去受罚。”皇帝冷着脸,心里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