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下车,再度踏勘现场。机耕道宽一米有余,两旁是茂密的玉米林。黄桂花遇害处距机耕道约十米,从道边至她遇害之地,一路玉米秆均有倒伏,表明她是被人从此方向拖入。
根据以往强奸杀人案的惯例,胡军不难想象当时情景:黄桂花骑车回家,突遭毒手倒地,被拖入玉米地强奸,凶手为掩盖罪行将其灭口。抑或她被拖入后誓死不从,凶手情急杀人后实施强奸。
那么,凶手是谁?他是早知黄桂花每日必经此地,预先埋伏作案?还是路遇她临时起意施暴?不得而知。综合目前线索,胡军判断此案非情杀或仇杀,而是单纯的拦路强奸杀人案。
黄桂花六点下班,收拾物品并离开工厂需几分钟,骑车至此约需三分钟,若无中途耽搁,她大约六点十分被拖入玉米地。那时天仍大亮,凶手竟敢光天化日下下手,必是确认路上无人。
事实上,此条崎岖狭窄的机耕道人迹罕至,警方己来两趟,几乎未见行人,车辆更是稀少,案发现场周围数百米内并无人家,凶手无需担心作案时被发现。
凶手显然对这片区域了如指掌,因此才胆敢在此处行凶作案。莫非此人就隐匿于此?若是果真如此,要寻觅到蛛丝马迹想必并非难事。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其对周遭环境的熟悉程度,稍有风吹草动便能洞察秋毫。然而,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谨防凶手故布疑阵、声东击西之举。
若想拨开迷雾见真相,还需抽丝剥茧,深入调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同时,也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冷静的头脑,方能让真凶无所遁形。
思量停当后,胡军毫不犹豫地带领手下对案发现场周围地区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他们将首要目标锁定在那些有强奸犯罪前科的人群身上,毕竟根据过往的经验来看,这种罪犯重复作案的几率相当之高。
通过一番严密侦查,警方惊讶地发现该区域内竟然有两名曾犯下强奸罪的人员。其中一人名叫魏建功,现年三十六岁;而另一人则唤作韩进民,年纪稍长一些,己经西十二岁了。
进一步了解得知,魏建功乃是去年刚刚犯案之人,眼下仍在狱中服刑,自然不具备作案条件。然而,那个韩进民却有着令人咋舌的履历——他居然先后两次犯下强奸罪!首次作案时年仅二十二岁,而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其三十一岁那年。如今,此人早己刑满获释。
胡军敏锐地察觉到韩进民极具作案嫌疑,于是当机立断,决定亲自率领部下前往一探究竟。为避免引起嫌疑人警觉,一行人均身着便衣,低调行事。
抵达目的地后,众人方才知晓韩进民的居所位于刘寨村东侧,仅仅只是两间破旧不堪的茅草屋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