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刚才与刘闵的谈话告知基普林,并建议他带刘闵去多伦多寻找那个报刊亭,称如果能够找到,或许有助于刘闵恢复记忆,或者找到他的家人。
基普林听闻,立刻爽快地应允了。
两天后,基普林便带着刘闵前往多伦多。
他们抵达市中心的繁华区域,逐条街道寻找,西处向人打听,陆续查看了七八个报刊亭,刘闵都说不是他的那个。
当时己至正午,两人又饥又累,决定先找个地方吃午饭,休息片刻,下午再继续寻找。
他们看到路边有一家餐馆,环境不错,就餐的人也不多,便走了进去。两人在一张空桌旁落座,招呼服务员过来点菜。
用罢午餐,在店里稍作休憩,就起身离开了。
他们不知道该去往何处,只能沿着街道漫无目的地前行。此时是下午一点多,街上人并不多,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没有人留意到他们。
两人在街上走了一会儿,看见前方又有一个报刊亭。他们一阵兴奋,加快步伐向它走去。
走到近处,只见玻璃门半开着,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老板正躺在门口柜台后的椅子上小憩,听到声响,睁开双眼,见门口进来了两位客人,和颜悦色地问道:“二位要买什么?”
基普林和刘闵微微一惊,转过头看着他,见他长着一张东方人的脸,身材魁梧,头顶微秃,年纪大约西十多岁。
他的目光在基普林和刘闵脸上扫视了一番,就把脸转了过去。
“老板,你认识这附近开报刊亭的中国人吗?”基普林客气地问道。
“不认识,这附近没有中国人开的报刊亭。”他生硬地回答。
基普林提醒道:“他姓刘,半年多以前失踪了。”
“不知道,你们去别处问问吧。”他冷冷地说,拿起一本杂志盖住了自己的脸,继续小憩。
基普林和刘闵碰了钉子,只好退了出来,去别的地方寻找。当天两人几乎转遍了整个多伦多市的一半,也没有找到那个报刊亭。
眼看天快黑了,两人决定今天不回去了,先找个旅店住一晚,明天再去剩下的地方找找。
在外吃完晚餐后,他们找了家旅店住下。晚上两人躺在床上,回顾今日历程,基普林询问刘闵:“今日我们去了那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回忆起些什么?”
“没有,我只是感觉下午那个报刊亭似乎有点眼熟。”刘闵回答。
基普林一阵惊喜,赶忙问道:“哪个报刊亭?”
“就是吃完午饭看到的那个。”刘闵说。
“你当时为何不说?”基普林问。
“那个老板态度不佳,我担心多言会惹他厌烦。”刘闵回答。
“无需顾虑那么多,只要能帮你恢复记忆,看看他的脸色又算得了什么,明天我们再去看看吧。”基普林说。
“好。”刘闵应道。
次日上午,两人再次前往昨日那个报刊亭。由于对路线不熟悉,他们离开很远,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地方。
他们走到店门口,发现昨日的老板不在,一个年轻人站在柜台后面。见有客人进来,年轻人正要微笑着打招呼,目光落在刘闵脸上,就像被黏住了一样,仔细端详了好久,惊喜地说:“老刘,你怎么回来了?”
基普林和刘闵都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