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尘封的登闻鼓

说明他演技不错,装得正气凛然,让陈行绝看不出任何破绽。

陈行绝这种,就是传说中喜欢淸官的好官。

只要是淸官,他是不会杀的。

就算刚才自己犯了那么大的错,也只是赏自己一颗花生米,惩罚一下。

想到自己猜中的结果,杨雄心中忍不住有些得意,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坦荡的模样,小心翼翼说道:

“陈大人,下官这么做,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洛城郡的百姓,为了整个西南。”

“下官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这些难民之中,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若是让他们进城,难保他们不会做出烧杀抢掠之事。谁敢保证他们之中有没有北国的士兵混入其中?”

“第二,他们虽然成为了难民,但手脚健全,若是让他们进城,他们好吃懒做,或许还会偷盗,甚至杀人。”

“奸淫妇女,危害百姓,给下官增加不少难题。”

“第三,最为重要就是百姓不喜欢难民进城,他们曾经请愿不让本官将那些流民收纳,下官自然要按照百姓意愿做事。”

这话一出,跟着陈行绝过来的那些难民全部都炸了,众怒犯了,一个个双眼赤红,想冲上去杀了杨雄。

要不是有士兵拦着,只怕杨雄都被打死了。

他们从来都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

这些话,竟然是杨雄说出来的话,而且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将一切都推到了他们身上。

这些理由太好了,个个都指向难民,如此误解他们,他甚至推卸自己的责任,简直无耻至极!

说起来是为了城内百姓,在城内百姓眼中他是好官,但是在难民眼里此人恶毒至极。

“妈的,老子真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他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就是,我们一路逃难到这里,就是为了活下去,他倒好,直接将我们拒之门外,还说我们三教九流,烧杀抢掠?”

“这种人,简直就是畜生不如!”

“。.”

一时间,整个校场之中,都是那些难民的愤怒声。

杨雄听到这话,却没有任何的畏惧,反而是一脸坦然。

这一波,谁也怪不了杨雄。

再说了,如今开城门也是因为陈行绝的命令,就算洛城郡百姓要恨也是恨陈行绝,总之杨雄完美脱身。

这样子简直就是太厉害了。

陈行绝见到这一幕,眉头微微一皱,但心中却也不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杨雄说得有些道理。

但,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可一时间,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他沉默了片刻,再次问道:“你既然这么说,那本官再问你,你为何不施粥赈.灾,开仓放粮?”

“反而要将他们拒之门外?你可知道,你这么做,会害死多少人?”

“毕竟你只需要将粥棚搭好将粮食放好,他们也不会饿着。”

杨雄委屈地说道:“可是朝廷并未下文说要开粮仓啊。”

陈行绝大怒:“放你的狗屁!怎么可能!?”

杨雄急忙说道:“是真的,下官如果收到了,怎么可能会不照做?没有圣命私自开仓,那是要砍头的呀!”

这话一出,陈行绝彻底怒了!

“杨雄,你还真是该死!”

“到了这种时候,你还在狡辩!”

“你可知道,朝廷早就在半年前就下令,让大乾各地官员开仓赈.灾!”

“你竟然还在此狡辩,说你没收到朝廷的命令?”

“若是说因为打仗,你没收到朝廷命令,本官倒是能够理解。”

“可是,这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就连公主赢雅歌都还没带着使臣进入大乾,西南更是没事。”

“各地都在全力救灾,偏偏你这家伙说没收到?”

“你真当本官是傻子吗?”

陈行绝越说越气,到最后直接一脚踢在了杨雄的身上。

杨雄整个人都被踢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他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

“你……你抗旨不遵,你该死!”陈行绝怒斥道。

杨雄一听这话,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抗旨不遵,那可是要砍头的啊!

他急忙跪在地上,磕头求饶:“陈大人饶命啊,下官真的没收到朝廷的命令啊!”

“下官若有半句谎话,天打雷劈啊!”

他说完就长跪不起,低着头不敢看陈行绝。

为官多年,他心性也锻炼出来了,就算心慌也只能死死压住。

陈行绝看着杨雄那委屈巴巴的模样,心中的怒气消散了一些,但是依旧非常的生气。

这时,一旁的雷晓月忽然说道:“陈大人,会不会送圣旨的人半路出事了?”

陈行绝说:“不可能。”

劫匪要圣旨做什么?

人家落草为寇当然是为了求财。

这个说不通。

反而说不定连整个土匪窝都被朝廷端了。

但是杨雄此人一口咬定没收到,也没证据证明他说谎。

陈行绝想杀人,也没理由。

大家沉默许久。

陈行绝死死盯着杨雄的后脑勺,此刻的杨雄简直是汗流浃背,浑身颤抖。伤口疼得痉挛都不敢动一下。

他感觉整个人都已经被汗水浸透了。陈行绝的目光太可怕了。

下一瞬。

陈行绝收回手枪:“走。带路去衙门。”

杨雄听到这话,心中松了一口气。

还好陈行绝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了。

不然的话,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收场了。

他急忙站起身来,对着陈行绝拱手作揖:“陈大人请。”

说罢,他便一瘸一拐地转身朝着前面走去。

陈行绝带着人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

谁料去到衙门,衙门门口摆放的登闻鼓,陈行绝忽然来了兴趣,他指着那登闻鼓,问道:“杨大人,这登闻鼓为何满是灰尘?”

杨雄心里咯噔一声,暗叫不好。

这登闻鼓可是有些年头没人敲过了。

两种原因,那就是太平盛世,无人受苦受冤,二是县令无作为。

所以百姓知道就算敲了登闻鼓也没用。

啧啧……陈倾向是后者。

如今的大乾怎么可能是太平之地?

这杨雄定然是有说谎。

一时间,陈行绝对杨雄的信任和好感已经消失了过半。

杨雄不知道陈行绝心中所想,他,他催促道:“陈大人,快进去吧。”

陈行绝没有动,目光在登闻鼓和杨雄身上来回扫视着。

杨雄被看得心里发毛,生怕他手里的武器再飞出来,将自己的另一只脚也给毁了。

就在这时,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