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千秋 作品

第二百一十四章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百姓就是秦骁的根基,一旦欺压百姓们的事情常有发生,那秦骁的势力距离土崩瓦解也就不远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秦骁本身就比较看重百姓的原因,这更是不争的事实。

只不过很少人意识到罢了。

绝大多数的统治者们,在很多时候麾下力量极为强盛,国家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的样子。

可偏偏就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而导致整个国家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

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平日里面没有善待百姓而造成的。

因为假如他们在平日里面善待百姓,百姓到了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候绝对会挺身而出,而非冷眼旁观,对于整个国家没有丝毫的归属感。

只要统治者实施的政策总体上来说是对百姓有利的,是善待百姓们的。

不说百姓们会舍命救国,也不说他们在关键时候会挺身而出拯救国家。

至少他们不会落井下石。

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了。

再者。

这些统治者们麾下的军队当中的士兵,他们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家世的。

也就是说,当上头命令他们去镇压暴动百姓,乃至于是起义军的时候。

他们绝对不会竭尽全力。

一方面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因为统治者所出现的问题,要他们用生命来买单。

当然,更重要的是谁能够说得清楚起义军当中是否会有你一大家子人?

难不成你对自己家人都能够出得了狠手?

因此,唯有将百姓们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秦骁在日后所建造的帝朝方才能够长治久安,否则他将会完全如同其他的帝朝一样。

说不准根本就传不了几代,直接土崩瓦解,然后新的帝朝在他帝朝的废墟上重新建立,周而复始。

只要将百姓们的心牢牢抓住,秦骁想不到任何能够让国家分崩离析的理由。

在帝朝层面上,他麾下有无数精锐大军,有从系统当中召唤出来的精锐。

也有从麾下的城池当中从百姓们当中招募过来的士兵。

他们这些士兵对于秦骁本就是怀抱着感激之情的,没有其他的,就单单是因为秦骁手头拿出的军费是其他帝朝的好几倍。

再加上他们一大家子妻儿老小都受到秦骁的恩惠。

秦骁实在是想不到任何理由他们会背叛自己。

再者,在正面的战场上,每一名士兵定然都会竭尽全力。

因为他们身后是一大家子人,倘若他们正面战场上打输了。

那就意味着家人将会陷入危险当中,每时每刻都有概率会出现意外。

每每想到这一点,他们所能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没等秦骁开口,诸葛亮便是继续解释道:“之所以要像是我所说的这样整军,为的就是以后方便在作战的时候将领的指挥。”

“再者,唯有将相同属性的兵种给整合,主公麾下的军队才能够爆发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说罢,诸葛亮顿了顿,紧接着又是解释道:“至于为什么您麾下的铁鹰锐士要整合成一个监察百官直接听命于您的特殊机构。”

“这一点想来您应该是很能够理解的。”

诸葛亮将目光看向秦骁。

在看到秦骁点了点头以后,他便是微微松了口气。

他只是给秦骁出谋划策,具体怎么做,具体要怎么实施下去,这些过程现在暂且都掌控在秦骁的手头。

倘若秦骁不同意,那他便是有万般的想法都无法实施出来,更甭提在未来能够一展宏图了。

“放心,先生,您说的东西我都明白。”秦骁再次肯定地点了点头。

成立一个直接听命于他的机构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作用。

那就是能够让秦骁知晓底层百姓,不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俗话说得好,居庙堂之高则有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秦骁在日后必然是高居庙堂。

单单是依靠下面这些官员们跟自己口头汇报,他是没有办法清晰明确地知道,下面的百姓们到底过得怎么样。

他就好似双耳和双眼被蒙蔽了一般。

他所能够知道的东西,只是麾下的文武们想要让他知道的。

这一点,是秦骁绝对不会允许的。

因为这样跟做傀儡没有任何区别。

还不都是任人摆布。

诸葛亮眸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想过秦骁会非常支持他和理解他,可是他不曾想到,亲下在听到他的想法以后,甚至连一丝丝怀疑和迟疑都没有。

而是直接就同意了下来。

真不知道秦骁到底是信任自己,还是真的什么都不想管,直接把权力放给自己?

反观一旁的黄忠则是跟秦骁与诸葛亮形成相当大的反差。

诸葛亮和秦骁口中的每一个字他都能够听得懂,可当他们汇聚成一句话以后。

黄忠便是皱起了眉头。

不过好在。

不多时,秦骁便是摆了摆手,对着帐外开口道:“章邯,让除了吕布以外的所有将军们都过来一下。”

“我有重要的事情宣告。”

当下,只有秦骁以及身旁的黄忠知道诸葛亮的身份和能力。

既然已经决定放权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助他成就霸业。

那就必须要让自己麾下的核心将领们对于诸葛亮都有所了解。

不说他们有多信任诸葛亮,至少在诸葛亮下达政令的时候,他们能够按照诸葛亮所要求的严格执行。

“诺!”章邯微微躬身。

他本就是个全才,在武力上不如吕布等人。

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是要比吕布聪明了太多。

刚刚秦骁与诸葛亮的谈话,他一字没落都听在耳边。

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其貌不扬、手持墨白色羽扇的中年男子,到底是有多么的智慧。

不多时。

高顺、岳飞、柳升以及白岩年等人便是一齐来到了秦骁的营帐当中。

“拜见主公!”他们异口同声地开口。

“都随意点,就当自家一样。”秦骁摆了摆手,“我叫你们过来,既是为了公事,也是为了私事。”

看到众人眼中充斥着疑惑,秦骁将一旁的诸葛亮拉至自己身前。

对着众人开口道:“这是卧龙先生,在日后他的地位仅在我之下。”

“他有所命令,你们务必要不打折扣地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