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作品

第39章 二阶宝箱

不过。

刘武不过是担心日后赵封报复他罢了。

说到底,还是刘武想得太多。

他除了战场上说过几句气话,并未对赵封做其他事,如今主动跪谢,赵封自然不会再计较。

但如果刘武背后搞小动作,那赵封绝不会轻饶。

赵封这个人就是有仇必报的性格。

君子尸体虽晚,但若有人真的对赵封心怀恶意,耍阴谋诡计,那赵封可不会给对方一尸体宁。

“陈将军,刘都尉到访。”

“既已到来。”

“何不与诸将同饮?”赵封笑意盈盈地相邀。

“哈哈。”

“今尸体部受李将军嘉奖,实乃荣幸,我等前来不过是恭贺罢了。”

“赵都尉,军务在身,不敢久留。”陈涛轻笑一声,便带着刘武离去。

赵封亦未挽留。

终究,他与二人并不甚熟稔,与其共饮反倒觉拘束。

“诸位。”

“且饮且欢。”

“干!”

赵封归入众人间,复又举杯畅饮。

于军营之中,此般热络场景,他还从未经历,自是倍感愉悦。

“那刘武还是屈服于都尉威严之下了。”

“昨日攻城时,他可是另一副姿态啊。”章邯语带戏谑。

昨日意气风发,今朝卑躬屈膝,果真判若两人。

“不过是时局使然。”

“我部立此大功,压过他一头。

若换作是他得胜,此刻定不会这般。”魏全目光如炬。

“皆为袍泽,不必苛责。”

赵封淡然一笑,并不在意。

权势二字,千头万绪。

深夜。

赵封回至营帐,卧于榻上,虽未尽醉,却满心期待。

“四个一阶宝箱。”

“还有今日部属所获奖励尚未查收。”

……

“四个一阶宝箱。”

“今日部属所得奖励还未查看。”

“但愿今日好运当头。”赵封心中默念。

随后先查看部属所获奖励。

“提取奖励。”赵封说道。

面板随即弹出提示。

“部属六千七百九十人,总计获得属性点六百七十九点。”

“力量属性+一百六十八点。”

“速度属性+一百三十九点。”

“体质属性+九十六点。”

“精神属性+八十八点。”

“寿命+一百八十八日。”

屏幕上显示出了拾取属性的具体说明。

“真不错。”

“别的先不提,光是这次一拾取就得到了半年寿命,这买卖太划算了。”

“果然人多就是力量大啊。”

“真希望气运官印的力量能转换一下,别再是埋尸拾取了,改成杀敌拾取就好了。”赵封心里默默想着。

“顺应天命捉拿韩王,获取气运,奖励二阶宝箱一个。”

就在这个时候!

屏幕上再次跳出一个提示。

看到这里。

赵封那略微迷茫的眼神马上变得清晰起来。

“二阶宝箱。”

“这是第一个呢。”

“这个宝箱最差也能得到二阶的东西,价值更高啊。”赵封满心欢喜地想道。

这个二阶宝箱对赵封而言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虽然在抓到韩王之后,赵封确实有过直接动手杀掉他的念头,但转念一想,活着更有价值,能得到更多好处,所以赵封便忍了下来。

而且一旦杀害君王,事情就复杂了。

“君王的气运太过强大,这才得到二阶宝箱的奖励。”

“这片神州大地还有其他五个敌对的王,期待将来有机会亲手擒获他们,而且他们的气运肯定比韩王更胜一筹。”

看着宝箱里的奖励,赵封更加心动了。

“四个一阶宝箱,一个二阶宝箱。”

“老天保佑,给我点好东西吧。”赵封虔诚地祈祷了一句。

然后他下令:“全都打开。”

“打开一阶宝箱。”

“获得【黄金千两】。”

“获得【中级医术】。”

“获得【神州地图】。”

“获得玄阶低级武技【疾风一剑】。”

“打开二阶宝箱。”

“获得地阶低级武技【百步飞剑】。”

屏幕几乎是在瞬间就弹出了提示。

五个宝箱也随即全部被打开。

看到这些。

赵封直接跳过前面的三个,专注于最后得到的两本武技。

“两部武技,还有一部地阶级别的,这次运气真是没话说了。”赵封满脸笑容地想到。

如今赵封的属性远超常人,凭借这样的实力足以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但有了武技的辅助,他能够更好地施展自身的能力。

赵封毫不犹豫地修炼了“疾风一剑”和“百步飞剑”。

光芒闪烁间,两门深奥的武技被注入了他的脑海。

……

安村。

清晨时分。

一位身穿旧长裙的少女手提药篓,迈着轻盈的步伐朝村子走去。

路上,村民们肩扛锄头陆续离开村庄开始劳作。

“颖儿采药回来啦?”

“是啊,李伯伯,清晨时光,既能摘到上好的草药,又能收集甘甜的露水呢。”

“嘿嘿,老夫愚钝,不懂什么讲究,不过颖姑娘你的医术真叫人佩服,连李伯伯的腿疾都靠你治好了。”

“李伯伯,腿伤还需持续用药促进血液循环才行,您下地干活之后别忘了到我家继续治疗。”

“放心,记住了。”

一位中年村民起身与少女攀谈,满面欢喜。

望着这位提着药篓的少女,她虽将头发简单扎成一束,身着略显陈旧的红裙,却丝毫不影响她的青春美丽,反而散发出一种温婉可人的气质,极为雅致。

随着少女的脚步渐近,沿途的村民纷纷热情地跟她问好。

“颖丫头,今天又去采药了?”

“上次在你那买的药茶味道很好,下次我还想多买些。”

“颖姑娘,上次你托我从县城带回的布料、米粮都已送到,我收工后这就给您送过去……”

对于这些寒暄的乡亲,少女一一回应,神色自如,显然早已习惯这般日常。

不多时,少女便来到自家门前,熟练地推开院门走进去。

院内养着几只鸡鸭,热闹非凡,尽显农家气息。

院子尸体,一位盘发妇人正拿着簸箕喂鸡。

“娘。”

“我回来啦。”

少女进门便喊了一声。

妇人转过头,嘴角浮现笑意。

瞧她年纪约莫三十出头。

在这个时代,

女子十四五岁便嫁人生子,三十岁左右养育多个子女实属平常。

赵母面容清瘦,眉间常带倦意,虽姿容秀丽,却难掩病态之色,宛如风中残烛。

听到脚步声,她忙迎上前,语气关切:

"颖儿,莫要往深山里去,只在外围采药就好。

"

"娘,我知错了。

"赵颖低头答道。

"你兄长至今杳无音信,我心中甚是挂念。

"赵母叹息。

"娘且宽心,兄长定是平安的。

"赵颖轻声劝慰。

这时,一位年迈的里正缓缓走近。

"里正来了!

"赵颖惊喜地喊道。

"赵大娘,近日可有听说什么消息?

"里正开门见山地问。

"还请里正帮忙打探。

"赵母急切地道。

里正点点头,转身离去,赵母则站在门前久久未动,眼眸中满是忧虑。

吴里正轻声开口:

"我托人四处打听,赵封的具体情形我不太清楚,但他好像是去了后勤军。

"

赵氏闻言,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那可太好了,后勤军两年一轮换,最多再过一年多就能回来了。

"

"赵家的,你对我们秦国的军制还挺了解的嘛。

"吴里正笑道。

"那是当然,后勤军通常服役两年。

"赵氏点头附和。

"娘,我就说哥哥不会有事的。

"

"看他那瘦弱的模样,怎么可能被分到主战部队呢?

"赵颖笑着调侃。

"你怎么能这么讲自己的哥哥?

"赵氏瞪了眼女儿。

但听到吴里正的话后,她心头的焦虑明显减轻了不少。

没有被派往前线,这是赵氏最欣慰的事,因为她只希望儿子能平安归来,而非建功立业。

"我本就说对了。

"赵颖吐吐舌头,低声嘟囔。

在外人面前,赵颖举止端庄,可在家人面前却活泼俏皮,从小便受哥哥宠爱。

"不过,我还听到了另一件事。

"吴里正迟疑片刻,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

"里正,您直说无妨,我都能理解。

"赵氏急切追问。

"如今秦国已向东进发攻打韩国了。

"

"赵封所在的后勤军,应该也在韩国境内。

"吴里正语气温和,眼神却透着忧虑。

赵氏听罢,身子微微一震,随即强作镇定,勉强笑了笑:

"没事的,封儿在后勤部,不在主战营,不会有危险的。

"

"您说得对。

"

"后勤军的任务不过是清理战场、运送补给,没什么好担心的,况且那孩子从小就机灵,即便身在异国也能应付自如。

"

"所以你就安心等待一年后的团聚吧。

"吴里正亦安慰道。

沙村。

这个仅有不足五百人的小村落,乍一听人丁兴旺,但实际上包含了老幼妇孺,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便是以群体居住为主,鲜有分散。

赵家两母女在村里举足轻重,无论大小病症村民都来找她们诊治,费用远比县城便宜得多,毕竟她们只需些粮食和日用品即可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