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作品

第33章 玉器

管不了那么多了。”

“回头再慢慢琢磨。”

“先把东西全收走再说。”

“这些玉器价值不菲,都能成为我的资本。”赵封心中暗想,随即散开精神力,把宝库中剩余的玉器悉数收入囊中。

随着他的行动。

架子上的玉器纷纷被收入了他的随身空间。

“这次宝库之行没白来。”

望着随身空间里堆得满满的玉器,赵封露出笑容。

原本已被韩王搬空的宝库,赵封带走这些玉器也不会留下丝毫痕迹,谁也不会怀疑到他头上。

“不对劲。”

当赵封的精神力完全展开后,察觉到了一些异样。

他缓缓走向一个玉器架子。

轻轻一推。

架子却稳如磐石,毫无动静。

“这是机关?”

赵封立刻意识到这个架子暗藏玄机。

“对别人来说可能难以发现机关所在,但于我而言轻而易举。”赵封冷笑一声,精神力迅速探查。

只是一眨眼工夫,他就找到了一个隐秘的触发点。

一个隐藏在架子上的旋转枢纽。

赵封上前一步,开始转动。

瞬间。

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

紧贴墙面的架子突然裂开,露出了里面的通道。

“果然别有洞天。”

“居然还藏着密道。”

看着眼前这条通道,赵封嘴角微扬。

可下一刻。

他仔细一看,发现密道入口处有许多新鲜的脚印,且清晰可见,并非陈年旧迹。

赵封忽然心生疑虑:“莫非韩王已经从这里逃走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喜,若是真如此,那么捕捉韩王的大功便非自己莫属了。

沿着这条密道,或许能找到韩王的藏身之处。

然而,赵封并未贸然闯入密道,而是高声呼唤:“魏兄!”

声音回荡在整个宝库。

魏全立即带领一群锐士冲进宝库。

沿途看到空无一物的宝库,魏全的脸色十分怪异。

“都尉。”

有外人在场,魏全自然行下属之礼。

韩王已将宝库迁走,但我在密道有所发现。

外面的事由魏全负责,这两颗人头交给你处理,我要进密道查看。”赵封说完便将腰间的人头递给魏全,随后径直朝密道深处奔去。

密道里灯火通明,长明灯悬于两侧壁上。

越往里走,脚步越急促。

不久,他来到一块空旷之地,赫然见三座韩字分隔的大殿:药材殿、兵戈殿、灵丹殿。

赵封满怀兴致踏入药材殿。

甫一进去,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

环顾四周,室内陈列数十架药材,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果然是药材殿,连百年人参都有,虽不及秦宫千年血参,却也可供母亲服用。”

赵封出身医者之门,识得药材真假,这殿内不少稀有之物,正是他的收获。

“这些药材,全都归我。”

他心中毫无迟疑,运转精神力,将所有药材收入随身空间。

仅数十息间,室内药架已被清空。

“接着去兵戈殿看看。”赵封满怀期待,走向另一座石殿。

刚入眼帘,便是排列整齐的兵器架,与药材殿相比,这里宽敞许多。

铠甲、长枪、铁剑、箭矢等,各类兵器陈列其中。

赵封目光扫过,心中暗喜。

历史上,秦始皇曾将天下的铜铁收归国有,禁止民间私造兵器,这或许就是为何历史上六国遗族手中突然涌现出大量武器的原因。

这座兵器库在韩国尸体后从未被秦军发现,直到秦始皇驾崩,这些武器才得以重新启用。

单看这个石室中的武器数量,即便装备五千名披甲战士也绰绰有余。

赵封站在石室里,看着琳琅满目的兵器,心中不禁浮现出诸多思绪。

那些六国贵族,个个都有各自的秘密武器库,必然还藏着不少兵器。

不过,现在这些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他目光炽热地打量着这一切……

---

“这么多兵器不能全带走,随身空间装不下。”

赵封瞥了一眼自己的随身空间,里面的东西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而且全都胡乱堆放着。

对他来说,虽然杂乱无章,但想要取出某件物品还是轻而易举的。

这五千套兵器他不可能全部带走。

“长枪之类的长兵器可以放弃,但短兵器、箭矢和盔甲绝不能丢。”

稍作思考,赵封便有了主意。

他先走到近千柄铁剑前,全部收进空间,接着又将箭矢与盔甲尽数收入其中。

这些东西装进去后,空间几乎被填满,接近饱和状态,且毫无秩序地混杂在一起。

若非如此,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物品。

至于剩下的长兵器,他只好忍痛舍弃了,实在是空间有限。

“有了这些装备,再悄悄招揽些人手,就能训练出千余名精锐战士。”

望着随身空间里的战利品,赵封感到十分满意。

这次寻宝之旅堪称完美。

即使日后军队派人巡查此地,也不会怀疑到自己头上。

毕竟这么多兵器不是一个人能轻易搬空的。

“还有一个灵丹殿,真会有灵丹吗?恐怕只是一些重金属炼制的毒丹罢了。”

离开兵器库,赵封来到最后一间石室。

对于这一处,他并不抱太大希望。

在这个年代,或是更早的时代,尸体无不渴望永生不死,然而所谓的仙丹妙药大多是骗人的把戏,或者干脆就是尸体,吃得越多越可能走向死亡。

历史上秦始皇巡行至沙丘时突然去世,正是因误食含毒丹药导致重金属中毒而亡。

踏入这座号称能赐人长生的灵丹殿。

刚一进去便有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

“闻着像是掺杂了许多滋补药材炼制而成,但原本的药效全被破坏殆尽,加上那些胡乱炮制,就成了害人的东西。”

“这些所谓的珍品还是交给李腾去处置吧。”

赵封瞥了一眼,这石室内确实摆放着不少丹药,但他对此毫无兴趣。

随后赵封确认密道里再无他人。

接着便离开了石室,继续朝密道的另一头走去。

韩王打算秘密离开韩国首都,逃离王宫,连韩非都未曾察觉,必定是通过这条密道。

这也是唯一一次捉住他的机会。

若是真能擒获,那么赵封就能因擒王之功再升一级,获得更高的爵位。

韩王宫!

随着宫城中的韩军降卒逐渐离开王宫。

秦军已完全控制了王宫。

韩朝议大殿之内!

李腾立于殿中,身后跟着众多武将。

“韩国都已被我秦国攻陷,恭喜将军创下灭国的大功。”一名副将兴奋地祝贺道。

然而李腾并未表现出喜悦,而是神情严肃地说:“韩王仍未抓获,只有擒住了他,韩国才算真正尸体。”

“将军请放心。”

“目前我军已封锁全城,并特意派骑兵追赶。”

“即便韩王逃出新郑,他也逃不远,肯定会被我们抓住。”旁边的副将急忙说道。

“但愿如此。”

“倘若韩王真的逃脱,那这次灭国之功就要大打折扣了。”李腾叹了口气。

国家尸体了,国君却逃跑了。

要是韩王逃到别国招摇生事,召集其他国家的军队前来攻打,这就给敌国提供了借口,使其名正言顺地出兵。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因此李腾才会如此忧虑。

韩王如果找不到了,真的让他逃掉,肯定会给秦国埋下隐患。

“各位将军怎么看?”

“如果韩王真的逃出了新郑,他会逃往哪个国家呢?”

李腾转身面对众将,一脸严肃地问道。

“回禀将军。”一名副将迅速答道。

“定是魏国无疑。”另一位副将接口说道。

“为何不是楚国?”李腾反问。

“楚国自古被视为蛮荒之地,而韩、赵、魏同属三晋,血脉相连。

韩王若要逃离,必定会投向魏国,再由魏国进入赵地,寻求庇护。”副将回答。

“况且楚国与我秦国交好,韩王绝不会前往楚国。

更何况韩王也不会涉足那蛮荒之地。”另一位副将补充道。

李腾点头微笑:“我也这般认为。”

“因此,请将军宽心,我军铁骑必然能找到韩王的下落。”副将再次承诺。

这时,李腾转向陈涛:“陈将军,此次攻城,你麾下的万将营功不可没,尤其是赵封,勇猛无比,独自一人便摧毁了城门。

若非他,我军攻破韩都并非易事。”

陈涛急忙出列,谦恭地道:“将军所言极是。

若非赵封,我军绝无可能如此迅速攻破城池,此战首功当属赵封都尉。”

虽然陈涛内心希望能由刘武立下这破城之功,但秦军军纪森严,军功直达君主,无人敢弄虚作假。

这正是大秦强盛的根本所在。

“赵封。”

“相当不错。”

“从后勤调至你营真是你的福气。”李腾笑着说道。

“确是如此,若非赵封,我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陈涛附和道。

“不过经此一役。”

“赵封也该有所提升。”

“这份功劳我已经上报给中军司马了。”

显而易见,这其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