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不过是第一波攻势。
三万精锐轮番发射,前排射毕即退下,随即快速重新装箭,继续射击。
箭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给整个韩都带来无穷无尽的伤亡。
与此同时。
上百架投石机调整方位,锁定目标。
轰隆声不断响起,装满火石的投石机将燃烧的石块抛向韩都城墙与内部。
火石落地,尸体般的巨响震彻四方,烈焰四溅。
投石机的参战更是令城内哀嚎不断,无数韩兵被砸成肉酱。
战场。
无比血腥。
军阵之间。
赵封同样拉弓搭箭,俯身射箭。
数万人同时放箭,无差别覆盖韩都城墙,如此密集的箭雨下,暴露在外几乎是死路一条。
“击杀韩兵,获增5点力量。”
“击杀韩兵,获增5点寿元。”
“击杀韩兵,获增5点速度。”
……
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赵封依然把握住机会,每次射击都五箭齐发。
他的箭袋装满了箭,即便盲目射出,也让他有机会尸体韩兵,获取属性加成。
“这样的箭雨威力堪比后世的饱和攻击。”
“若论军械,秦在当时当属顶尖。”
“果真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赵封心中感叹。
就在他全力射击之际。
箭袋中的箭支迅速减少。
这样的杀敌良机怎能错过?
箭雨仍在继续。
伴随着火石不断坠落。
彻底压制了城内守军。
此时!
中军战车上李腾见战机成熟。
当即高呼:“我大秦箭阵已压韩军!”
“趁此良机!先锋军!冲锋!”
一道命令传出。
早已准备就绪的万将营瞬间寂静无声。
“第二万将营的勇士们,今日我们担任前锋。”
“大秦之威,必破韩国国都。”
“进攻!”
吴华手中的长枪一扬,高声喊道。
“进攻!”
“进攻!!!”
万千先锋营战士咆哮着,带着赴死的决心,盾兵在前,携带冲城锤、临车、云梯等攻城器械,朝韩国国都发起猛攻。
很快。
他们便突破了排列整齐的弓箭手,直逼国都。
在大秦弓箭手的压制下,先锋营的勇士迅速冲到城下二十多丈处,进入了韩军的射程。
见状。
守城的曹义明白不能再坐以待毙。
“绝不能让秦军破城。”
“全军听令。”
“出击。”
“放箭。”
“胆敢临阵逃脱者,督战队格杀勿论。”
“投石机,发射。”
“进攻!!”
曹义大声下令。
在他的威慑之下,城上的韩军冒着箭雨展开反击。
从城内,韩军射出的乱箭向城外倾泻。
同时,在督战队的警告下,城里的韩军也开始有条不紊地防御。
箭雨渐渐增多,更加密集。
城中的投石机也发射巨石,朝着城外的大秦军队砸去。
“防御!”
吴华立即喊道。
前方的勇士立刻举起盾牌。
不少乱箭被盾牌挡住,但也有一些乱箭穿过缝隙击中了后面的勇士。
噗嗤。
噗嗤。
箭矢穿透身躯。
一个个勇士倒在地上,在血泊中挣扎。
落石砸下,又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但这并未阻止先锋军前进的步伐,他们依旧坚定地逼近城池。
攻城战本就是极其残忍的战斗。
战争一开,生命便如草芥。
“这就是真正的攻城战。”
“用人命来填。”
“直到城池被攻破。”
赵封一边射箭,一边注视着这一切。
这般大战,如此近的距离,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残酷。
然而,赵封也察觉到这些攻城的精锐勇士们,他们毫无畏惧,只有一往无前的气概。
身旁的战士被乱箭射杀倒地,立刻便有后继者补上缺口。
周围众多勇士被巨石击毙,后方的士兵即刻全员上前填补空缺。
勇猛向前,无所畏惧!
“这,莫非便是军魂?”
“无所畏惧。”
“不破敌城誓不回。”
“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目睹此景,赵封心中对秦军有了更深的理解。
又或许。
真正感受到那种无形存在的军魂。
在秦军箭雨的掩护下,
先锋部队已逼近城池。
云梯、临车迅速靠近城墙,
另有冲城车待命。
“继续发动投石机!”
“弓箭手推进至三十丈范围尸体击!”
李腾高声下令。
如今先锋军已抵达城下。
若继续远距离放箭只会误伤己方,而早先的弓箭手仅是起到压制效果,现在需更靠近目标。
号令下达。
大秦锐士井然有序地推进。
“传我命令。”
“所有兵力全面调动。”
“战死一人,补上一人;战死十人,补上十人。”
“绝不能让秦军攻破城池。”张平大声疾呼。
他身旁的禁卫军立刻传令下去。
大量韩军迅速向城楼进发。
拉锯战正式开始。
整个韩国国都陷入战火之中。
先锋军接连不断地冲击城池,韩军同样严防死守,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城外亦是箭雨连绵。
每一次呼吸都有无数生命消逝。
极其惨烈。
“尽管韩军伤亡严重,但他们守城能力很强,并且兵力充足。”
“以这样的防御态势,想轻易攻破是不可能的。”
“况且城门好像已经被封锁住了。”
赵封注视着这场战斗,看着那些相继牺牲的战友,内心泛起一丝忧虑。
但他身为非先锋的一员也只能旁观!
……
时间流逝!
两三个时辰过去了。
激烈的战斗僵持不下,双方仿佛陷入了无休止的拉扯。
秦军精锐虽已登上城楼,却在韩军顽强的防御面前屡屡受挫,最终被守城的韩军击杀。
城内外依旧箭矢交错,呼啸成雨。
城内,城外,皆被殷红的鲜血浸透,尸骸遍布,宛如一片血海。
城门口聚集的秦军如潮水般汹涌。
几十名秦军精锐推动着沉重的冲城锤,一次次猛烈冲击,然而那坚固的城门始终屹立不倒。
“烈酒!”
“火油!”
“杀!”
城楼上,烈酒倾泻,烈焰熊熊燃起。
无数秦军精锐瞬间化为火炬,在火海中挣扎哀号。
这般惨烈的战况似乎毫无尸体之道。
“冲!”
“全力破城!”
“随我杀!”
吴华高声呐喊,带领手下精锐向城门逼近。
即便有他尸体,局势依旧未见好转。
韩军防御森严,城门久攻不下,他也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
一阵密集的流矢飞来,吴华身中数箭,重重摔倒在血泊之中。
然而城下的秦军依旧前仆后继地发起冲锋。
主帅的命令尚未下达,擅自后退者将被监军处死。
秦军后方,李腾望着先锋部队久久未能攻克,眉头深锁。
准备得如此周密的一场攻城战,竟耗费了大半天仍未成功。
“报!”
“禀告李将军!”
“先锋营损失惨重,吴华将军阵亡!”
“先锋营士气崩溃!”
“请问将军,是否撤下先锋营?”
随着传令兵的汇报,李腾的眉头更加紧蹙。
“看来是我低估了张平,也低估了城内的韩军。”李腾沉声说道。
随即。
“行军作战,当一鼓作气。”
“若中途退却,必动摇全军军心,还可能让韩军缓过劲来。”
“先锋营士气尽失,那就换一支先锋营。”
“传我的命令!”
“命先锋营即刻撤退!”
“让陈涛率领他的万将营接替进攻!”
“陈涛之后,诸营依次推进。”
“吾必破此韩都。”
李腾高声断喝。
在军中多年,他深知士气的重要性。
若此时贸然撤军,军心必然受挫。
“末将领命。”
亲卫们随即回应。
不久后。
呜呜——
号角声响彻四野。
此乃撤先锋营之号。
随即,
韩都城下的先锋部队开始有序撤离。
“大韩儿郎们啊。”
“胜了。”
“秦军退了。”
“我等定能守得城池,护国安宁。”
目送秦军远去,韩将曹义兴奋地呼喊,俨然一副凯旋的模样。
城楼上韩卒皆喜形于色。
“将军。”
“有异。”
“这一拨秦军撤了,又有另一拨秦军压上,且那些弓箭手并未撤退。”一名韩将指着城外说道。
曹义脸色骤变。
此时,
陈涛拔剑出鞘,立于阵前。
“赵封、刘武何在?”
陈涛厉声问道。
“末将在!”
赵封与另一都尉齐声答道。
“李将军有令,先锋撤退,我营出击。”
“谁若破得韩都,便是首功;擒得韩王,便是奇功。”
“城未破前,我军仍是先锋之待遇。
卸下武器,举起盾牌,随我冲锋!”
“胆敢后退者,斩无赦!”
“本将亲自监战!”
“赵封、刘武,谁愿为前锋?”陈涛怒吼一声,目光扫向两位都尉。
军规各异。
攻城之法亦不同。
“末将领命!”赵封与刘武异口同声道。
“赵封,你初入主战营,领兵之道尚需磨砺。”
“此战。”
“刘武,你为先锋进攻。”
“赵封,若刘武军势不足,你即刻接替冲锋。”陈涛略作审视,轻压赵封,最终点名刘武。
刘武眉开眼笑:“末将领命。”
接着,他望向赵封,笑道:“赵都尉,这功劳我就先夺了,待城门一开,你即紧跟而上。”
显然,这场战功他是十拿九稳的。
赵封只是冷眼一瞥,便察觉到刘武眉宇间的些许得意。
“秦军虽然整体作战,但内部也有派系之分。”
“看来我升迁得太快,让某些人眼热了。”赵封心中暗嘲。
自赵封加入主战营不过半月,除了与自家麾下的军侯熟识,对其他人并不了解,更别说刘武,不过是见过几次罢了。
李腾任命先锋之事便可说明,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亲信,其次才是陈涛,而陈涛选择刘武,无疑是因为二人关系密切。
秦国的军功制度明摆着,人人都想立功,想升官,但决定谁当先锋,关键在于与上级的关系。
否则,
自古以来就不会有这么多争功的事了。
从古至今,讲究的无非是人情世故啊!
这是赵封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军中的复杂人情。
然而,
他毫不在意。
“诸位将士。”
“听到了没?”
“将军说了。”
“城池未破,先锋依旧。”
“跟我冲锋,攻下韩都,首功归我赵封部。”
刘武高声呼喊,带着必胜的信心,率领五千精锐,率先出击。
“太过自满了吧。”
看着刘武的表现,赵封内心轻蔑一笑。
城门紧闭,城墙上尽是韩军防守。
赵封倒要看看刘武如何破城。
“刘都尉领兵先行,赵封部待命。”
“大家都要小心。”
“韩军箭如雨下,尽量分散行动。”
赵封转身叮嘱章邯等军侯,尤其目光落在魏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