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作品

第20章 低调

弦响铮铮,似有龙吟。

一瞬之间,松手放弦。

三箭齐飞,直指五十丈外的靶心。

箭矢贯穿靶心,稳固而有力。

“妙哉!”

“果然名不虚传。”

“难怪人人称颂,赵屯长真乃神射手也。”

“若非亲眼所见,绝难相信六日前他还未曾习箭,如今却能百步穿杨,箭箭中的。”

“五十丈对他来说不过如此,若是再远些,恐怕赵屯长依旧能从容应对。”

人群沸腾,纷纷赞叹,锐士们无不钦佩赵封的箭术超凡。

“赵屯长,你的箭法堪称一绝,不知可否尝试百丈外的目标?”

章邯含笑相邀,目光中透着期待。

“既然你都开了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赵封爽朗一笑。

听到这话,章邯兴奋地喊道:“兄弟们,设靶!百丈开外!”

几名锐士迅速扛起靶子,奔向百丈远处。

另一边,王翦被众将簇拥着来到军营,一眼便看见靶场中聚集的人群。

“李腾,你去集合锐士。”

“不必着急。”

王翦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问:“这是在干什么?这般喧闹。”

“回禀上将军,赵屯长正在演练箭技,此次目标是百丈外的箭靶。”

军侯拱手回答。

“原来如此。”王翦微微点头,继续观察。

"赵屯长?

"王翦眉梢微挑,露出几分意外:

"莫非是赵封?

"

...

"回禀上将军,正是赵封。

"军侯立即答道。

"竟要挑战百丈远的箭靶?

"

"赵屯长有这样的技艺与气力?

"王翦满是惊异。

"上将军有所未闻。

"

"赵屯长实乃天赐神射手,仅六日前他还未曾习箭,然而短短六日内,他的箭艺突飞猛进,如今五十丈内三箭齐发皆中靶心。

"

"赵屯长的天资令所有人叹服。

"军侯恭敬地说道。

此话一出。

王翦面上掠过一丝疑惑,身旁的将领亦是如此。

"不过六日便从初学者到三箭连珠?

"

"这岂非难以置信?

"李腾也是一脸惊疑。

这些时日赵封驻扎在军营里,他是知晓的,王嫣早已告知自己让他留在此处熟悉情况。

随后。

王嫣即将卸任,赵封便会接掌这支军队。

"李将军。

"

"各位若亲临观之便明了。

"

"此刻箭靶已设好。

"

军侯笑言。

"去看看。

"

王翦自然来了兴致,带着诸将朝靶场行去,未惊扰围观的锐士。

不久!

"赵屯长,靶子已布置妥当。

"

"按军规,十箭中有五箭命中靶心便可称为神箭手。

"

章邯来到赵封身旁,笑着说道。

"若是十箭全中呢?

"赵封笑问。

"便是神箭手中的佼佼者。

"

"可让人于箭矢刻字,拥有专属印记。

"章邯笑道。

军中。

技能各异,价值自别。

一技傍身总是有益,无论哪个时代皆然。

神箭手。

乱阵之中取敌将首级,自是受优待。

当然。

常规弓箭手的箭矢也可刻名,但神箭手能得个人专属标志,还能让他人刻记。

这也是神箭手的荣耀。

这些标记亦用于统计战功。

赵封微微扬唇,“那这标记箭痕归我了。”他嘴角带笑,随手拿起弓。

他的目光锁定在百丈开外的靶心上,赵封的天赋异禀,不仅在于力大无穷,更因他双眼如鹰,能看穿千般变化,而这一切皆源于他超凡入圣的武学修为。

一支箭矢离弦而去,疾若流星,无声无息之间,已至靶前。

“噗嗤!”

那箭竟直贯靶心,牢牢钉在其中,似有万钧之力。

“好箭法!”四周的战士齐声喝彩,对赵封投以钦佩的目光。

然而赵封并未因此满足,他迅速搭上三支箭,拉满弓弦。

“咻咻咻!”三箭齐发,风驰电掣。

在他再次取箭之时,第二轮与第三轮箭雨紧随其后,倾泻而出。

顿时,靶场传来密集的箭矢破靶声。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视线聚焦于那箭靶之上。

即便距离遥远,仍可清楚看到每支箭都精准命中。

随即,一名跑近靶位的战士高呼:“赵屯长十箭连中靶心,堪称箭术巅峰!”

此言一出,四周欢呼雷动。

章邯更是激动得喊道:“抬靶子来让我瞧瞧。”

片刻后,两名战士合力将箭靶抬至近前。

章邯瞪大眼睛,“百丈之外竟还能射穿靶心,赵屯长的臂力究竟有多可怕?”

王翦站在后方,同样震惊地赞叹:“如此箭技,真乃世间少有。”

众人闻声回望,只见王翦缓步而来。

赵封闻声回首,锐士们亦随之转身。

章邯等军侯连忙低头行礼:

"见过上将军!

"

"是王翦吗?

"

赵封一怔,随即看见了王翦,那股战场上统帅特有的威严扑面而来。

赵封不敢怠慢,放下手中的弓,恭敬地一拜:

"见过上将军。

"

"免礼吧。

"

王翦笑着摆摆手,随后迈步向赵封走去。

"赵封。

"

"你真是让我大感意外啊。

"

"百丈之尸体中靶心,在军中不算稀奇。

"

"但百丈之外连续三箭命中,这样的本事我听都没听说过。

"

"你的箭术堪称出神入化!

"

走到赵封面前,王翦满是赞许地说。

"上将军过誉了。

"

"这不过是运气罢了。

"赵封语气平静地回应。

"你可别太谦虚了。

"

"我已经听闻,六日前你还不尸体箭,六日之后却有这般技艺,这种天赋真是难得一遇。

"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才。

"王翦笑着说,眼神里透着欣赏。

赵封抱拳行礼,未再多言。

"神射手需要有自己的箭印,箭房要为你们定制专属箭矢。

"

"难道不用遵循规矩?

"王翦笑道。

应声而起。

只见一名锐士取出一块木板和一把刻刀。

"请赵屯长刻上标记。

"锐士举着木板说。

"能刻什么字都可以吗?

"赵封询问。

"神射手可以选择任何字作为自己的箭印,这也有助于战场上的战绩统计。

"王翦笑着解释。

"属下明白了。

"赵封点头会意。

于是提起刻刀,

直接写下了一个字:

"杀

"。

并非现代的简化字,而是古秦字体。

"你这个箭印倒是直截了当。

"王翦瞧见后笑道。

接着,

他挥了挥手:

"箭印已成,从此这个字便是你的专属标识。

"

"遵命。

"

手持木板的锐士恭敬地捧着退下。

此后,

赵封所用的箭矢都将由箭房特制,并且箭上会刻上这个字。

"好了。

"

王翦的表情恢复严肃。

这时李腾缓缓走出,对校场上众锐士喊道:

"集合!

"

一声洪亮的命令响彻全场。

所有锐士瞬间回过神来,各自向校场尸体靠拢。

时间并未流逝太久。

驻扎在此处的一万多名锐士悉数集合完毕。

除了王嫣所属的队伍,还有李腾后来调派去镇守阳城的兵力。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经历了暴鸢的突袭后,李腾对阳城的防御也更加重视起来。

“难道是关于我的调动要宣布了吗?”

……

“难道是关于我的调动要宣布了吗?”赵封心中暗自思索着。

王翦亲自前来,肯定不是小事。

从大局来看,大概率是为了战事,绝不会仅仅因为自己就特意跑一趟,这或许是顺水推舟之举。

“这次应该能拿到好几个宝箱吧。”赵封内心充满期待。

没过多久。

军营里的锐士全部到齐,整齐列队。

“今日!”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两件事!”

“第一件。”

“阳城战败遭遇袭击,主将李腾难辞其咎。

本将奉王命,依照军法追究李腾的责任。”

“王命已下,如果李腾再次出现指挥失误,立刻交由中军司马处理。”王翦神情严肃地说着,那冷峻的表情让每个锐士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李腾则站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第二件事。”

王翦话音刚落。

他的目光转向了站在队列之外不远处的赵封。

“奉王命,特此嘉奖那位为我国避免后勤粮道受损、击溃敌军立下最大功劳的人。”王翦再次高声宣布道。

对此。

军营中的锐士们自然毫无意外。

赵封的功劳早已广为人知。

“赵封!”

王翦声音洪亮地喊道。

“在!”

赵封迅速站出来,恭敬地行礼。

“秦王诏!”

王翦取出一封王诏,展开宣读。

随即。

整个校场上的锐士和将领齐刷刷跪下:“臣等恭聆王诏!”

“后勤军屯长赵封,为国建功,英勇杀敌,化解敌袭危机,还发明疗伤之法救治我大秦将士,功不可没,理应厚赏。”

“现。”

“任命赵封接管主战营,执掌军队,担任锐士之职!”

“晋升赵封四级官阶,授予都尉军侯长称号,统领五千兵马!”

“晋封赵封为官大夫,位列第五级!”王翦高声宣布。

四周诸将无不震惊,官职升四级已是难得,但此次爵位竟连升五级,令人难以置信。

赵封心中狂喜,虽未对官职升迁太过激动,却对随之而来的宝箱充满期待。

这些宝箱中可能藏着无数珍稀之物,令人向往。

“赵封,速领圣旨!”见他尸体,王翦笑着催促。

赵封连忙上前跪领圣旨,谢过天恩后,接过将军甲与佩剑。

“自今日起,你不再是后勤部的一员,而是主战营的都尉军侯长,需统领五千精锐。”

王翦神情严肃地叮嘱:“职位越高,责任越重,务必牢记。”

赵封郑重应诺。

“大王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再创辉煌,不负所托。”王翦拍拍他的肩鼓励道。

接着,他转向整齐待命的精锐部队说道:“赵封凭后勤身份建功立业,如今爵位晋升,乃是王上的恩典,也向全军昭示了我秦尸体功制度的公正:有功必赏,报国必升!”

“我大秦军营不论出身,只论才能与军功。”

“赵封今日得以升迁,我大秦将士人人皆可争取。”

“我希望将来我的蓝田大营中仍有人建功立业,直面君王,我也希望能再次亲自为他们授勋加爵。”

王翦言辞间既有激励又有鼓舞,对在场的所有锐士说道。

听到这话,再看看赵封,锐士们个个眼中充满期待和向往,显然,大家都渴望通过杀敌立功获得晋升,期盼着像赵封一样被授予如此荣耀,并且期望有一天能得王翦亲自点拨。

“看来我成了他们的标杆了!”看到这场景,赵封立刻意识到王翦的用意。

用自己的例子来激励整个军队。

让他们更英勇地战斗。

榜样的力量确实如此。

毕竟像赵封这样迅速提升的人,这些年实在罕见。

这里只是个小营地,但之后必定会成为整个蓝田大营,甚至整个秦尸体队学习的典范。

以此来激励所有的战士。

这也是一种无形的运用啊!

“本来想低调行事,没想到低调不成了。”赵封心中暗自叹息。